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四郎和五郎有一些种地的经验,四郎更多一些,养鸡他也知道不少。
宋亚行有管人的经验。
小伙伴们群策群力,韩野很快记下不少东西,被黄先生叫过去时,他还意犹未尽。
“看你的样子,你的庄子打理得不错。”
韩野就不好意思起来,“其实也没有那么好。”
“种地灌溉也很重要,得空了你可以带着人挖个蓄水池,再开凿沟渠,后期灌溉也方便,蓄水池里还能放一些鱼苗,稻田里养鱼我好似在哪里听到过,割谷子时就能一起收一波鱼,不过今年你赶不上了,手里这些做好就很好,贪多嚼不烂,好好做,先生相信你今年做不完的明年还能接着做。”
韩野一时愣怔,不敢相信。
先生教他还鼓励他了。
“先生,你这是看好我?”
“你是我的学生,作为先生我难道不应该看好我的学生吗?你可别忘了,这事还是我促成的,你做得好了我面上也有光,你要是做不好了,我脸上好看吗?”
韩野摇头。
“要当一个好学生不容易,要当一个会种地的好学生更不容易,你这次完成得不错,看得出来你有努力用功,这次便不罚你了,只给你布置一些课业,好好完成,好好种地!”
韩野重重点头,从学堂领了课业就匆匆回了家。
回的是县城的韩宅,韩大郎把钱留在了这里,就在他房间旁边的小书房里。
书架上有个小匣子,并不起眼。
韩野高兴的把匣子抱下来。
打开,里头是整齐的小银块,真的很小,最大的也就五钱左右的样子,属于很方便花用的那种。
韩野抱紧匣子在脸上贴了又贴,匣子下头放着一本书,是空的,韩大郎特意让人装订起来的。
韩大郎的要求是,让韩野每天都把自己做了什么,得到什么写下来。
嗯,相当于每天的心得日记这样。
韩野一起拿了,很高兴的当场在大哥书房洋洋洒洒写了不少。
同窗的帮助,先生的鼓励,大哥的支持,他感受到了满满的关心,现在的他充满了斗志。
心头澎湃的激情抒发一番,韩野又慢慢沉稳下来,抱着钱匣子又坐上了马车。
跑了县城的杂货铺药铺,又去了集市的肉摊。
最后韩野决定钱要省着花,红糖姜汤就挑着天寒的日子煮两顿,家里的那些煮完就不煮了。
倒是骨头汤可以来一些。
光骨头只要三文一斤,就是一点肉都没有的那种,精光只适合给狗舔舔。
韩野打算买五文一斤的那种,带一点儿肉,煮一天也就十文钱。
就一个月的时间,三百文能暖那么多人的心,算一下还是很划算的。
于是,韩野当即买了两斤肉骨头回去。
明儿他去地头就熬上。
第二天,韩野的席子旁边就多了一个大罐子和一个土坑,里头生上火,坐在旁边看书的韩野也觉得暖和起来,前几天他没少裹棉袄,尤其他坐着不动练字的时候,穿多了费劲,穿少了写着写着就觉得冷。
这下好了,暖乎乎的。
短工和长工们也很激动高兴。
看着韩野身边的火苗,干劲都更足了一些。
因为那火上的东西是给他们熬的。
肉骨头汤呢,谁能想到出来干个短工,主家还给熬肉汤呢。
等肉汤终于喝到嘴里时,那种满足感,不是三两句言语就能形容的。
油汤里还有盐水,喝下去,身暖,心更暖,大家再下地时,干活就更卖力了。
原本还需要三天才能犁完的地,在大家的努力下,两天就犁好了。
犁好地,就能播种了。
韩野买的牛和请的妇人也到了。
一共五头牛,牛拉着犁走在前头,一个妇人丢种丢粪,一个人盖土,地头忙得井井有条。
韩老爷不放心,抽空回来一趟,家里的姜没了,糖没了。
儿子黑了瘦了,却是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看着就是一个合格的健壮开朗种地小伙儿。
韩老爷放下心又出门了,他也有很多地种呢。
韩野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他划分到的所有地种完时,村子里也还有大半人家没有种完。
韩野又挑选了一番,回家有其他事的放走了,剩下的开始给他建房子。
元三郎也抽了空来打短工,总算是赶上了大家羡慕的肉汤。
是的,韩野还是没让人撤了每天的肉骨头汤。
就是这一天十文的肉骨头汤给他省下了更多钱,还让他得了好名声。
这是韩野写了一段时间的心得日记才发现的。
十五个人,一人一天二十五文,早一天干完活他就省下了三百七十五文,够买多少肉骨头来炖汤。
因为这一碗汤引发了韩野许多思考,他还到学堂和先生同窗讨论了一番。
黄先生借此让他写一篇文章,这还是韩野第一次尝试写文章。
一碗肉骨头汤。
韩野思索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笙宝这边也学到了不少。
春种结束,夏天来临,他们已经走了三分之二的村子。
还是春种时不好耽搁大家下地,几人放慢了速度的原因。
春种最忙的时候,他们更多是一家一家的去看病,节省了村民们下地的时间。
笙宝还带着人拿着针袋去了地头上。趁人休息一会给人扎个针,顺便和人蹲在一起聊个天。
现在的笙宝不说是百事通吧,那也差不多了。
大到哪个村和哪个村关系不太好,小到东家丢了菜她都知道。
她记性又好,嘴又甜,各种八卦听得不要太多,也顺带给人解决了不少纠纷。
最厉害得还要属医术上的进步了。
笙宝,陈二郎两个有底子的进步最快。
香雪香梅也飞速进步着。
元二郎这个掌柜越来越有掌柜样了。
实践出真知。
便是跟来的护卫差役都通了一些医理。
便是孙大夫这个成熟的老大夫都有不少收获。
笙宝也是黑了一圈,瘦了一圈,人却更加精神自信了。
心里装的越多,本事越大,人越是从容。
笙宝她是个好学爱学的宝宝。
给人看病之后还会每天抽空把脉案用药以及和孙大夫他们的辩证都记录下来。
每次冯齐让人给他们补给时,笙宝能送回去一摞笔记,再收一堆笔墨。
孙大夫很满意,在笙宝的带动下,大家都跟着努力记录学习。
待得全部村子走完。
丰定县出了个小神医已经传播得人尽皆知。
被笙宝吓过针的人都会自豪的说一句,小神医给我看过病!
不夸张的说,香梅香雪现在去一个村子定居,直接坐诊当赤脚大夫都没有问题了。
更不要说笙宝和陈二郎了。
他们两人现在已经完全有了自己的诊室药堂,两人的医术,已经是县城中的佼佼者。
冯齐的收获也很丰盛。
书记吏每天都会把村子里的情况记录下来,隔三差五就送到冯齐案头。
冯齐对丰定县又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然后冯齐写下了一系列治理计划后就把事情都交代给了宋县丞和主簿,自己准备准备要回京成亲了。
冯齐和楼翎月的婚期就在六月,赶在鬼节前,也赶在秋收之前。
八九月日子不错,冯齐没空,再等就只能是年底了。
楼翎月等不及,长公主疼爱女儿,见女儿这般,也不好再阻拦,便让人算了三个就近的日子,选了中间这一个。
便是六月。
元家人都没有跟着去,冯齐就说等他把人接来,到时候会把元家人都请来吃一顿酒。
再大办一次就不用了,大费周章,还会来不少让人不高兴的人,没有这个必要。
(https://www.biquya.cc/id125110/5679287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