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第284章 灵魂与争斗!

百姓的苦难始终如一。老朽身为正宗的学者,探寻多年,所求的无非是天下祥和平民安乐的梦幻景象。”
  “然而无论是暴虐的元朝,还是即将到来的宏大明国,正如你所言,假若历代君主相继衰微,终将导致国度动荡,百姓流离,而这悲剧本会在短短百年内上演无数次。”“朱小郎君方才的话语如雷霆惊醒梦中人,确实,吾等学士不应仅局限于眼前数十年,乃至一朝一代,而应为天下黎民寻找一条永恒的安宁之道。对此,老朽也曾思索,却始终未能觅得答案,今日听闻朱小郎君之言,犹如曙光照耀迷途。”
  “至于我…事实上,我也未能想到切实的良策。”朱林苦笑回应,面对如此崇高的赞誉,他内心满是谦逊。
  没错。
  这些理念并非源自他个人的超凡智慧,而是他在现代社会中,从各种人群的经历和对华夏历史的深度剖析中汲取的灵感。
  曾经,朱林在那个世界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小职员。
  那时的生活平凡却也苍白,偶尔他会沉思国家命运,更多的却是深感无力和卑微。
  寻常百姓怎可能有机会真正表达对国家未来的见解呢?
  即便有机会,他人也会视之为痴人说梦,毫无意义。随着年岁增长,肩上的重担日益加重,曾经胸怀理想的男女都成为了历史尘埃中的一粒。
  不甘,真的不甘!
  那时的朱林满腔热血,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但他无财无权,才能也并不出众。他见过身边才华横溢、怀抱理想的同伴奋斗,却因出身和命运的不公而消失在人群中。
  于是,当朱林在现代度过三十大关后,他变得更加冷漠,不再涉足那些所谓的国家大事。他知道,既无发表观点的平台,也无法产生实质影响,只会干扰本职工作和生活,最后空手而归。
  然而穿越至此,虽然只是大明初年的小小商人,朱林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他的便宜老爹和洪武大帝的联系,短短一年内取得了非凡成就,那颗为国为民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
  此刻,宋濂是朱林在这个时代遇到的最富有智慧的人。谈论这些话题时,他的言语自然而然地变得丰富起来。
  “不可如此悲观!既然朱小郎君认为现有儒家思想存在问题,那你有何见解?或者,你有解决问题、替代旧观念的办法吗?”宋濂凝视着朱林,问道。
  "一在灵,二在抗。"
  "何意也?"
  "敢问宋贤者,汝识儒门灵魄乎?"
  "此……"宋濂眉心微皱,拂动稀疏的银须。"仁义礼智信孝悌乎?"
  "此即灵魄乎?"
  朱林眼眸半眯,问道。
  "此乎?"
  宋濂嘴角轻颤。
  "此不过儒门流传千年的核心而已,岂能谓之灵魄?若以此为灵魄,岂非大谬?况此仅为规范,特别是对被统治者的期许。若一族之人视其统治法则为族之灵魄,岂非荒唐哉?"
  朱林直言不讳。
  "此乎?"
  宋濂再无言以对。
  朱林嘴角微扬,淡笑道:"何谓灵魄?乃支撑族群脊骨之力也。仁义礼智信可视为个人修身之道,实则为统治者对子民之期望,盼人人安分守己,而统治者更添一字,即忠,所谓忠君爱国,最终仍忠于一国之主,爱于一家之邦。与全族福祉及百姓个体利害无太大关联,此亦为何儒家治下之国,遭外侵时,唯有利益相关者方守护其所谓国家,普罗百姓对国家兴衰替换无感矣。"
  "而对于百姓而言,谁赐食,谁立良策,哪怕此人乃异族,百姓也可安然耕作,虔诚纳贡,此乃汉土易被外族侵蚀,乃至驯服之故,世间多数国度亦同理。"
  "归根结底,皆因心中对本族认同感缺失,共利感匮乏所致。成人间万物皆立足于共同利益之上,民族之灵魄亦然。故而,使统治者体现百姓共同利益,代民制定政策,才是执政之本。"
  "一族之灵魄,唯有共享经历与利害方能铸就。在小子看来,要创建一个同心协力,共同迈向新纪元,且恒久不衰的国度,关键在于塑造共享利益的民族灵魄。"
  朱林目视宋濂,语气坚决。
  嘶!
  宋濂吸了一口冷气,口中反复默念"灵魄"二字。
  他连连点头,怔怔望着朱林,未曾料到朱林对治国之道竟有这般深刻洞察。"那……"宋濂沉思道。"你说以铸造民族灵魄建立团结之国确有道理,然关键在于,如何铸造?毕竟,儒学已有一套完善的治国方略,稍加变通即可运用,你说的灵魄又如何融入国家政策之中呢?"
  "非常简洁,采用神秘的教育秘法,实施奇特的选拔制度,推行梦幻的贸易法规,构建独特的执政架构。对于这些构想,我心中有一套完整的策略,若宋先生有兴趣,我愿逐一阐述。"
  朱林微笑着说。
  "请讲。"
  宋濂目光闪烁,立即抬手示意他继续。
  "耗巨资,普及智识之光;选拔贤能,废除旧有的试炼;繁荣魔法市场,官方与民间共融经营;检视百官,强化奥术监察……当然,还有许多领域亟待革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或许需要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光,关键是要有勇往直前的决心。"

  朱林陈述道。
  "天哪!我听见的是何等壮志!你所描绘的一切……真是你独创的智慧结晶吗?"
  宋濂满脸惊诧。
  "是我所思考的。"
  朱林颔首答道。
  "天神在上,你的脑海究竟蕴藏着多少奇思妙想!每一句话都令人震撼。若将这些言语公之于众,我确信整个华夏大地都会因此震颤。对了,你这些想法……已经告诉陛下了吗?"
  宋濂问。
  "我这样一个小商人,怎会有面见陛下的机会,上次透过翡翠帷幕交谈,险些发生争执。倒是把这些想法与我那认命的父亲分享了许多,至少他对我所言深表认同,所以我不断精进,完善我关于塑造华夏灵魂的宏伟构架。"
  朱林诚挚地说。
  "那么第二个‘争’字呢?"
  宋濂又问道。
  "这个更容易理解。初建的汉家王朝带有无尽雄心,尚能开创新土,维持帝国活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却变成了满足于现状的地主之子,仅求固守城池。实际上,随着人口增长和民众需求变化,原有的土地和资源如何能满足人民所需呢?"
  "因此,必须让统治者和民众从心底深处烙印一个‘争’字,与天地争,与其他国度争,而非沉溺于安逸,否则必然导致保守封闭,那时将面临外敌的侵袭,如同鱼肉任人宰割。所以,‘争’字的本质在于变革!宋先生,你可愿意让你的子孙后代成为任人摆布的鱼肉呢?"
  "所以,我为何对传统的儒家学说如此反感,就在于它既无法赋予人民精神内核,也无法教导他们认识这个多元的世界,反而给予那些头脑敏捷者一个虚无的圣人理想,驱使他们去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最终忽视了外界的变迁,导致整个民族的衰落。而这世间,对个人和民族的真理只有一种!"
  "是什么呢?"
  宋濂充满好奇地问。
  "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不进步便意味着倒退!"
  "这个世界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祥和,也并非那么安宁,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各种势力博弈后的暂时平衡!如果不能确保本国人民拥有足够的资源,那么华夏的财富必将被他国之人享用,那时再去争夺,已是力有未逮,还会遭到已占有资源的异国之人的指责和反对。"
  朱林轻轻开口,声音在魔法的气息中回荡。
  对于宋濂来说,朱林的这番话语宛如魔界的钟声,震破了他的认知之壁。在此之前,深思熟虑的宋濂,尽管洞察社会与王国的脉络,却未曾将视角提升至此,心中所想不过是使华夏子民能在繁花盛开的和平之地安居乐业,对于未来,他所期待的也不过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引领盛世。然而如今,宋濂清楚地认识到,朱林站在云端,俯瞰全局,他的言论与思考,都蕴含着深远的预见性。
  的确。
  在历史的长河中,汉人的国度如星辰般闪烁。
  起初,
  每一位汉家帝王都怀揣着宏大的梦想,但仅过两三个世代,那些帝王便满足于现状,又有几人还怀揣开拓疆土的雄心?短则数十年,长则百载,汉家王朝终究难逃灾难的侵蚀,最
  后被异族铁骑所征服,即便王朝更迭,汉家的统一之力也往往难以再现,整个华夏的历史,就是一部汉人与异族势力角力的史诗。
  而在这历史的洪流中,承受苦难的,却是那些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
  宋濂不同于其他固守儒学的博学之士,他更注重如何将所学应用于治理王国,为天下苍生寻觅安宁之地。
  如今看来,朱林提出的理念,比他长久研习的儒家学术更具现实意义,更有指向未来的光芒。

(https://www.biquya.cc/id122675/567928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