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前辈去世了。那几天我想我得到的消息并不晚,因为我这段时间超迷手机,每天晚上就是抱着手机看新闻资讯。我也明知道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不太好,也不知道中了那个邪,似乎不动动它,就是过不去。以前从未来没有过对电脑有这样冷漠的感觉,尤其是在2009年至2010年的那段时间,哪怕整天坐在电脑前,都觉得离不开它,而到了现在,每天工作完,真的不想再看到它,只想跟它离的远远的。
可能是我真的比较喜欢看新闻资讯的原因吧,所以才那样迷一般地离不开手机。虽然以前不看新闻资讯,基本上是在论坛中不动,所以会那样痴迷电脑。我不知道我现在这样痴迷手机是否也是这样,但我已经开始警告自己,不能再这样。而这也许就是一个痴人无法改变的惯性思维,就像我对金庸前辈的态度。
其实在我上初三的那年真的挺迷金庸,那时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从她的表哥那里借了金庸的书看。而我受她的影响,惊喜地发现竟有这么一个神奇而充满古典意韵的世界,而且作者的文笔功底竟是如此深厚,有着浓浓的文学性,更重要的是感觉他的三观与自己太符了。
也许是天性的使然,我一直对品格的修养非常看重,而且金庸所倡导的“义”正是我追求的,于是我就那么热烈地喜欢了上他的小说,只是那时没有卖书的想法,毕竟好朋友借书太容易了,她看完了,我就接着。虽然看不全,也只能这样了。其实我虽然看金庸的书比较多,但是真正看全的也只有《倚天屠龙记》。
而随着金庸的作品越来越大陆火,似乎越来越注入了商业化,而我可能也真的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变得更幼稚,对金庸这种商业化的作为越来越不能接受了。后来上了高中以后,毕竟我面临着的主要是学习,所以与金庸越来越远了,另一方面,我在理念理念里会不断地对金庸的作品去揣摩、感悟,虽然他讲的义非常贴合我的理念,但故事情节虚得不着边,还是让我有了很大的情绪。而且更让我接受不了的是金庸的宿命论太强,每个男女主角,都是那么命好,他们可以占据所有的优势,而且也吃苦,也遭难,但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他们也的确有本领,但最终还是靠的好命。可是男二、女二以及一些其他角色就不一样了,他们就是命不好,而且品性也会有问题,即使是没有问题,只要没有好命,处处遭难,处处不得志,即便得志也只是男女一号的陪衬,最终还是掉入深渊而无法自拨。而这也不知道是触犯了我哪一个神经,让我对它有了那么坚决的抵触情绪,从此金庸不再是我心里的那神,以至于我曾对自己没有看完整《神雕侠侣》而耿耿于怀。
等上了中专后,我向学习图书馆借了一套《神雕侠侣》,就看了开头几章,说什么也看不下去,感觉如果自己再看,可能还会破坏金庸前辈在我心目中的好印象,于是赶紧送回了图书馆,而是重新借了一本《史记》。可是借了也没用啊,通篇的文言文,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看天书,也不知道是不舍得还是不甘心,我还是让《史记》在我那里待了好几天,才送回了图书馆。虽然这次看书挺失败,但《史记》却从此进了我的心里,而且后来还真有个机缘巧合,那应该在我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有一次我竟在一个书摊上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史记》原文加翻译的书,虽然是一本盗版书,我却感觉如获珍宝一般,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从此它一直跟着我,直到现在,我到哪里,都想着带着它,而司马迁也成了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文神。
当然虽然我对金庸前辈有了意见,但他对我的启蒙,对我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尤其是他更加深了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因为那段时间对他的小说的着迷,让我对古典文学更加喜欢,让我有了看《红楼梦》《三国演义》《道德经》这类古典名着的欲望,而且我还真的看了。因为看了它们,所以才从心里越来越质疑金庸的武侠小说。从这一点来说,我是一直把金庸当作我的一位老师,虽然他根本不知道我这位学生的存在,但我的确也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也在心里时时地维护着他。
当我听到他去逝的消息时,心里一沉,看到很多关于对他去世的评论,也有很多人转发,而我却告诉自己:“你唯有用静静文字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其他的你不须做!”所以我才找出周末这个属于自己的时间,静静地写一点文字,表达自己对金庸前辈的怀念和尊敬。而对于悲痛,也许不会有,因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想老前辈他自己是看得开的,所以离逝对于他来说,应该就是两种世界的问题,只希望老前辈一路走得平安,在那个世界里仍然洒脱、超然!
最后,填一首词,表达自己对金庸前辈的追念吧!
满江红?追忆金庸前辈
飞雪连天,狐刀竦、寒光逼仄。看华山、东邪西毒,绝世高手。顽劣伯通续走,神雕侠侣沧桑泪。鸳鸯刀,碧血剑江湖,恩仇录。
连城剑,鹿鼎记。抢宝藏,耍计谋。小宝皇帝情,怎抵娇女。情至无情论侠客,葵花宝典还需悔。光明顶、无忌九阳功,终归隐。
(https://www.biquya.cc/id122520/5679302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