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在此应该称呼您月隐坛主还是版主。在新浪诗歌论坛上,我一直称呼您月隐版主。也一直很怀念刚到新浪的那段日子。
我那时懵懵懂懂的,仿佛就是个愣头青,只是怀着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对网络有着美好的憧憬。但随着在网络中待得时间多了,看得多了,才知道网络是什么,我真有点胆怯了,有了进退两难的感觉。
想想那时的日子,我什么也不会顾忌,谁也不认识,看到能说上话的就插一嘴,不能说就往一边靠。想学习,就让自己勤奋些,感觉特痛快,也喜欢那种畅快的感觉,认为自己似乎还有点什么。我后来认识了您,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一只无知的小蚊蝇。那时您很沉着、稳重,我总觉得您是一位老者,让我在论坛中喊了您近两个月的前辈(只是后来从百度搜索中才知道您是如此年轻)。不知道你是否在心里暗暗笑话我,我还是一直耿耿于怀。
其实此事也怨不得您,谁让我如此不相信自己。其实蛮能从您的字里行间里,我读到些年轻的气息。但我却怎么也不敢相信,真会如此年轻有那么深厚的文学修养?而事实上,您真创造了神话,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您是奇才。
读了《白门柳》,我更知道了学问真是永无止境地。我见识浅,有些东西还真读不懂,但龚鼎孳的词真是太好了。这种收放自如的气势,真让引人驻足深读。而您的解析更是清晰、明了、具体、严谨、客观,带着浓浓的主观色彩,却又是与文气相通。
从文学发展的轨道来看,岂止是明末社会仕子们与青楼名姝因情生花。在历代的文化中,有哪个时代没有沾染上青楼的气息?也许这是文学发展的一种无奈又必走的路吧。在古代,歌妓比一般的平民能有更多接触文化的条件,一般平民的女子一直信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上层社会的女性又有许多教条的约束,她们的活动空间太小,也只有作为歌妓的青楼女子才可以与才子们交契互通。他们撞出的情感之花,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但不管怎么样的才子佳人,在学问的创作中,他们都做到了“发乎情,止乎礼”。就拿最俚俗的柳永来说吧,他写得艳词也是适可而止。不会像我们现代的什么所谓的“下半身文化”那样俗得露骨。就以后的晏道几、吴文英、关汉卿……也都以大家之笔写着情,咏着爱。很多时候我总会想,为什么生在元代的元好问会写出“问人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词句。也许这就是“情”与“文”难以割舍的情缘吧。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着一种共性,情生文,文泛情。
相比于过去,现代女性的地位提高了,不会像过去以青楼女子的身份徜徉在文化中,参与社会活动。时代赋予了我们共同参与文化、社会活动的权利,我们应该好地珍惜,维护这种来之不易的权利。不能再把自己向火坑中推。如果大部分女大学生持嫁“富二代”的想法,这与恢复以前一夫多妻制又有何异?难道这样不会使社会风气越来越腐靡吗?
纵观历史,每个朝代发展到腐靡得难以生存下去时,除了战争,好像没有别的解决办法。难道我们今人就幸免吗?但如果真有了战争,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类除了自我毁灭,还能有什么路可走?所以我们必须要救自己啊,不要让贪欲和惰性这样无止境地延下去。有一个人走出来搞坏社会风气,后来跟着得就是一批一批接连不断。然后恶性的循环就继续着。但如果大家都自律,严格地约束自己呢?不要说那些封建的理论纲常过时了,要追求新新人类的生活。不管什么时候,无规矩终成不了方圆。真希望整个社会有所醒悟吧。因为我们拯救得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https://www.biquya.cc/id122520/567929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