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我社死在浴室,周围全是消防员 > 第104章 我们的事业,真好

平安安赶紧端起大黑锅,“阿婆,昨晚剩的吃了有毒,别要了,还是喂给鸡鸭吧。”
  阿婆同意,直接让她倒在院子里的地上,她犹豫了一下,这样倒也太脏了吧,她还在那琢磨呢。
  一群鸡已经冲过来扑向平安安了。高校长叫她:“安安老师,你就倒吧,一会就吃干净了。”
  这群鸡冲撞着她的小腿,还飞起来扑向锅,平安安吓的只得把锅里的粥扬了出去,这群鸡才放过她。
  全扑向米粥,果然一会的工夫,地上就干净的一粒米都不剩了。
  在这用水很方便,水是从后山上泉眼流淌下来的山泉水,平安安昨天喝了,十分甘甜,可以媲美很贵牌子的矿泉水,山泉水用塑料管引到院子里,在一块大石头台上洗菜洗衣,用天然矿泉水刷锅,真奢侈。
  平安安把锅用水泡上,她和高校长说她去学校宿舍取点东西,一会再回来,不要动锅,等她回来刷。
  平安安真要感谢自己生活中养成的周到细致的好习惯,她来这带了锅碗瓢盆,还带了钢丝抹布塑胶手套,一会她要彻底刷干净那口锅。
  那口大铁锅脏的让她想起小时候姥姥给她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家媳妇,特别懒,吃完饭从来不刷锅,后来锅脏的结了厚厚的一层嘎,小偷来偷她家的锅,错把锅嘎偷走了,锅还在。
  那么厚能误当成铁锅的锅嘎,实在是给幼年的平安安留下阴影了,她每次做完饭都要认真刷锅,不刷到闪闪发光不罢休。
  平安安还带了很多细面条,调料包,还有真正的红肠,黑猪肉肠。还有好几瓶自己做的牛肉香菇酱。
  她抱着一大包吃的,回了高校长家的院子。
  平安安盘上头,带着橡胶手套,蹲在石板上奋力的刷着锅,高老师给平安安拿来一大桶锯沫子似的粉末,高校长说是刷锅的,山茶粉。
  平安安试了试,别说,还挺好使的,还环保,这个不错。
  她刷干净大黑锅,盛上山泉水,架上柴火,水开了往锅里下细面,切了一根黑猪肉肠,肠里全是油脂,这样面汤里有点猪油荤腥更好吃。
  高校长家那么多鸡,鸡蛋肯定不缺,平安安在房间里看见摆的整整齐齐的一筐鸡蛋,直接拿出四个就打成荷包蛋放进锅里。
  刚才刷锅,她又在院子边上掐了点豌豆丝,她都没洗,这大山里,最纯净无污染了,直接扔一把进锅里,顿时升起一股清香。
  平安安做好面汤,一人盛一碗,又往面条上加了一勺子蘑菇牛肉酱,平安安饿坏了,昨天到现在,可算能吃口能吃的了,她让过大家之后,也不顾什么优雅了,端起碗就吃,一碗面条下去,人可算活了过来。
  高校长和阿公,阿婆三人,小心翼翼的小口吃着面条,吃完一口还要品品口中的滋味。
  三人都默默的吃着,完全不说话,直到高校长吃完一碗才腼腆的抬头说道:“安安老师,你简直是神了,这做的是天上的美味吗?”
  平安安笑的不行,“高校长,这很平常的,你们就是没出去过,不知道而已,等以后我教你们做,对了,我网购点这种面,还有很多做法,我都做给你们尝尝。”
  高校长还是不信,“我孩子也在外面,她怎么做不出这种。”
  平安安敷衍道:“她没学而已。”
  她摆弄着手机,想网购,但没信号,昨晚她就发现了。信号一阵一阵的,断断续续的,她昨晚好不容易和宋姐姐,唐糖报了平安。之后就又没信号了。
  锅里还有一些,平安安没吃饱,但看着他们也没吃饱。
  昨晚的那个黄绿的粥比今天她做的,量少多了,怎么还剩了,她今天做的竟然不够。
  平安安心里忍不住笑,他们自己都觉得难吃的吃不下,今天好吃就吃的多了。
  她把剩下的一点给阿公阿婆都盛碗里了,并且说道:“高校长,我在你家吃饭,我得交伙食费,你看多少,”
  高校长摆手,“不用不用,没什么吃的,你的小胃口,也吃不了几个钱。”
  平安安想想,“那以后都我做饭,我再买些吃的,就抵伙食费了,行吗?
  高校长赞同。
  阿婆又吃完一碗,意犹未尽的说道:“安安老师呀,这是我这辈子吃的最好吃的东西了,安安老师,你是仙女变的吧。”
  这话把安安逗的不行,这深山云雾缭绕的,她还真容易把自己当仙女。
  她摸着婆婆胳臂,“婆婆,我以后天天让你尝尝天宫的好吃的,好不好,哈哈。”
  这么寻常的煮面条,都能让人如此满足,平安安突然想隐居山林,就这么过一辈子。
  平安安突然感慨,人如果能在这简单的环境,过着简单的生活,什么都简简单单,也挺好。
  现在网上不是有个很火的说法是我们的一生,是造物主设定好的一个虚拟程序而已,短短人生,不用来抓紧体验快乐,而是用来整天勾心斗角耍心机,是不是有点可笑。
  他收拾完锅碗瓢盆,就跟着高校长去坡上的学校了。
  天已经完全亮了,晴空万里,她这才看清她所在的位置,是村里最高的地势,学校是红砖盖的,在这个村里绝对是豪华建筑了,山下民房,不是木头的,就是石头的,还有泥胚的。
  学校有六间教室,最右边两间作为老师寝室,剩下4间是教室,即便只有4间教室,竟然还空着一间。
  因为全校只有12个学生,只有一二三,三个年级。
  平安安通过了解才知道,桃花园村原本就是个很小的一个自然村,因为太偏僻,交通又不发达,年轻人,或者聪明能干的,早就搬下山去生活了。
  以前过年时,还都回来,现在连过年,村里都是冷清的了,如今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幼小。
  父母能带出去的孩子,都带走了,剩这些都是家长带不走的,大了能打工了也就走了,所以没有大孩子。

(https://www.biquya.cc/id122228/5679304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