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92章 高振东是特务!!

林连伟又开始了他和高振东之间发生了好几次的空对空对话,不过这次,娴熟多了。

    而且今天这个,只是想开阔思路,院里是有一些想法的,来找高振东,是想集思广益,不是想解燃眉之急。

    “还是个耐热的问题,大概要到1800~2000度,一次性使用,工作时间不长,可以依附到金属底材上,底材本身能耐温大概1000多度。但是有个问题是,工作在高温高压高速气体氛围中。”

    看看,林连伟一气呵成,都成精了。

    林连伟和他上头的陆工、型号总师,都估计到高振东猜到他们在做什么,但是估计归估计,他们还是不能敞开说出来。

    反过来,高振东也知道他们知道自己已经知道,但是高振东也不能说出来。

    不过至少这种估计,能让林连伟他们设计院这边,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清晰的描述问题。

    “钨银、钨铜合金我们倒是没考虑到,不过还真是一条路子,不过价格也贵。”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对了,你下次去的时候,把他的单位全称、工作部门、职务、职称全部记回来,我这边把他加入到型号主要研究人员里面去,薅了人家这么多羊毛,荣誉总要给人家的。”

    如果没人提醒引导,他是想不起来的,有点儿多。

    至于碳-碳复合材料,这个时候就不用说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过时,放到这个时候可就不过时了。

    高振东之所以知道这个东西,是因为作为资深军迷的他,前世在中二期的时候,为了和人在网上对线啥的,曾经买过一些军工专业书籍。

    国内这个时候还没有热解石墨这个东西,是在60年代前期才开始研究,等到真正用到导弹火箭上,已经是70年代的事情了。

    “嗯,对对对,一次性的,烧完就算了,只要烧蚀率稳定,那烧蚀带来的压力变化问题就是可控的。”

    斟酌了一下现在可能有的技术,高振东一口就把答案说了出来:“钼、钨、钨银合金、钨铜合金、金属陶瓷或者石墨。”

    林连伟连声应是。

    两人说到这里,看着林连伟笔记本上最后一行字发愣,对视一眼,总师问林连伟:“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告诉他我们这是什么东西了?”

    “石墨?那不是碳么?这可是工作在高温高压高速气体中的。”

    “我有同学在东北碳研院,我可以问问他们,有没有合适的材料。”

    总师乐呵呵的叮嘱林连伟:“看来他对于火箭发动机这块,还真有不少想法,还是能解决问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那种,有事没事的,你多去找找他。”

    “我都问问我同学,他可能知道。”

    “应该是钨做骨架,银或者铜做发汗材料进一步带走热量的路子。”

    这些东西,完全超出了林连伟的知识范畴了,他傻愣愣的记下。

    林连伟老老实实把高振东每句话都记下,带着一脑门子官司回了单位,不懂归不懂,但是他还是觉得收获很大。

    回到设计院,林连伟拿出这次的收获,和发动机负责人、型号总师沟通。

    林连伟摇摇头:“没有,应该就是对于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工况,他有更多的想法。”

    “没错儿,碳怎么了,金刚石不也是碳,它咋就那么硬?石墨在烧完之前,耐热性能可好了,你这不是一次性么?厚度做够了就行。”

    ——刘海中。

    就在高振东工作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第三轧钢厂的保卫处内保科,来了一个人。

    这回不用继续玩儿猜谜游戏了,导弹的火箭发动机的尾喷管没跑了。

    但是这不影响高振东就这么大喇喇的把它说出来,在材料这领域,他现在的情况,是可以说更多的一些东西的。

    想了想,高振东补充道:“多晶石墨就可以,这东西便宜,可以渗点硅或者渗点铜。不过更好的是热解石墨,用气相沉积法就能做。”

    不过不知道他们的工作时间是多长,但是考虑到应该是红外格斗弹,那就不会长,基本上是按秒计算。

    前面这些东西倒是勉强在林连伟的知识范围内,但是石墨这個东西就让他有点儿懵了。

    高振东想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工作时间长,那设计就复杂一些。”

    高振东仔细看过这本书,他现在这个脑袋,记忆力很好,就是得回想一下才能想起来。

    这个人架着拐杖,一瘸一拐的往内保科值班室里走,室内的灯光照出他那张处在黑暗中的肥脸。

    这句话就很灵性,只差说“火箭发动机喷管如果是长时间工作的,那就要复杂些。”,实际上到这个时候,双方都知道对方知道了,但还是不能说,就很好笑。

    总师笑道:“也许他猜到了,但是不好说。毕竟你在我们导研院工作又不是秘密,每次去找他,问的事情都很明确,以他的能力,猜出来不奇怪。”

    不过后来他在自动化这个大海里游泳差点上不了岸,那些中二的做法和想法,也就渐行渐远渐无书。

    “钼和钨不合适,重量大,价格高。”

    “你问问,噫?这个热解石墨是个什么东西?没听说过。气相沉积法?”

    林连伟点头:“嗯,应该是,这一次他都没等我说第二遍,就开始回答我的问题。”

    导研院这边在为型号研制又进了一步而高兴,而高振东和科研组的同志一起吃了饭后回到家,便一头扎进了南屋,拿出了晶体管计算机,继续他的asm、vi、math组成的极简IDE的调试。

    两人一看,嘿,高振东的想法还挺多,不愧是和材料打交道的人。

    这其中,就有一本是公开出版的,讲火箭发动机设计的,神奇吧,在高振东前世,这些只涉及过时、基础的理论和技术的书都已经公开出版了。

    “多晶石墨?渗硅或者渗铜?这个看起来可以,价格应该也便宜,我们也曾经考虑过,但是没有这么明确。”

    “金属陶瓷可以考虑,就是烧制和附着也是问题。”

    走进值班室,有点儿气喘吁吁的他掏出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汗,对着内保值班人员大声说道:

    “同志,我检举高振东,他是特务!!”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20171/5679306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