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史慈点了点头,伸手轻轻的拍了拍郝昭的肩膀,对郝昭道:“快走吧,记得千万别回箕关,回晋阳去,好好的照顾你的母亲。”
郝昭的心里是一阵矛盾,一边是被太史慈杀死的生死兄弟,一边是对自己有恩的太史慈,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从太史慈的手中接过了马匹的缰绳,翻身骑在了马背上,“驾”的一声大喝,便飞奔而出,一句话也没有说。
看着郝昭远去的背影,太史慈的一个亲兵说道:“将军,你就这么放了他,他连一句谢都没有,就这样走了,实在是太可恨了。”
太史慈笑而不答,当即对众人说道:“事不宜迟,立刻给其余各营发信号!”
“喏!”
太史慈等人没有在原地久待,士兵牵来了战马,他们跨上战马,便立刻朝箕关杀了过去,而此时,信号已经发出,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太史慈带着军队走了,留下两个亲兵照顾受伤的沈豹,径直朝箕关杀了过去。
曹休受了伤,士兵劝他回关,他没有同意,非要亲眼看到郝昭拎着沈豹的人头回来,这才愿意离开。
而这时,郝昭的其余部下都赶了过来,围绕在了曹休的身边,留在原地,等待着郝昭的好消息。
等了一阵子,郝昭没有等来,却等来了敌人。
随着一声清啸,全副武装的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或拎着弓箭,或端着弩机,尚未靠近,便是一阵激射!
紧接着,正前方的官道上,太史慈骑着一匹白马,银盔银甲。手中更是持着一杆银枪,与雪地几乎融成了一样的颜色,带着一股橙红色的洪流,直接杀了过来。
曹休等人吃了一惊,立刻列阵迎战。
但漫天飞舞的箭矢,已经袭来,成百上千的箭矢落下。曹休的部下便死伤一大片,只剩下二百来人。
剩下的二百士兵,将曹休围在了正中间,更有十名士兵举着盾牌替曹休遮挡着箭矢,然后向箕关方向退却。
太史慈也不靠近,只是指挥部下用箭矢狂射。并派人切断了曹休的退路,依然用箭矢远远的射击,从外围消灭曹休的有生力量。
很快,曹军士兵接连中箭,他们身边巴掌大的雪地上,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箭矢,像是刺猬。尸体更是横七竖八的躺着,有的甚至被人践踏的血肉模糊。
只一刻钟的时间,曹休的身边就只剩下二十几个人了,而且多数都还带着箭伤,被消灭是早晚的事情。
曹休恶狠狠的等着太史慈,心中懊恼不已,自己太低估太史慈了,当看到太史慈在这里出现的那一刻。曹休彻底震惊了,怎么才几天功夫,太史慈就从河东来到了河内,但是太史慈却没有经过必经之路的箕关,难道是绕道?
此种危险的情况下,容不得曹休多想半点,他环视了一圈。发现自己已经完全陷入了包围,要想冲出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突然,太史慈等人停止了射击,太史慈策马向前走了几步。朗声叫道:“曹休!识相的话,就主动投降吧,只要你能说服箕关城里的军队投降,我还能给你一条活路!”
“哈哈哈……你以为,我是贪生怕死之辈吗?要杀便杀,少在哪里罗里吧嗦的!”曹休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既然无法冲出重围,那就光明正大的死,反而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太史慈见曹休不愿意投降,也不愿意再多费口舌,毕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是他堂兄弟的侄子,那也就是他的侄子,肯定不会背起曹操的。
于是,太史慈抬起了手,四面八方的将士或拉满弓弦,或端着弩机,在太史慈的手挥下的时候,立刻射出了箭矢。
如蝗的箭矢,毫不留情的落了下来,护卫曹休的士兵尽皆阵亡,而曹休也身中数箭,但他却拄着长枪,仍然站在尸体堆里,用一种冷漠的眼神,望着太史慈,嘴角上还浮现出来了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有气无力的道:“太史慈,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既然你那么喜欢做鬼,那我就成全你!”太史慈取出角弓,抽出一支箭矢搭在了弓弦上,迅速的拉满了弓弦,目光只看了曹休一眼,便松开了弓弦,一支箭矢快速的朝着曹休飞了过去,一箭穿喉,直接将曹休射死。
随后,太史慈便命士兵清扫战场,扒下曹军士兵的衣服,披在身上,然后派遣三百人余人去箕关城下赚开了城门。
当关门被打开的那一霎那,三百名精兵立刻露出了凶恶的面孔,举起手中的佩刀,便是一阵砍杀,将守门的曹军士兵杀的一干二净,一个也不曾走掉。
这时,太史慈率领大军,提着曹休的脑袋,大摇大摆的进入了箕关城,然后迅速占领关城中的至高位置,将八千多名曹军士兵全部堵在了军营里,并且告知他们曹休已死的消息,如果不放下武器投降,下场跟曹休一样。
曹军将士有近九千人,仗着人多势众,最初不愿意投降,还想试着拼杀一番,看看能否冲出重围。
但是,太史慈已经占据了关城内的一切有利位置,曹军一从山洞里出来,迎头便是一阵箭矢,死伤一千多人后,其余的都不敢再冲出来,全部龟缩在山洞当中。
太史慈也不进攻,只是在外面等着。
这时,副将戴雄带着大军抵达了北门,太史慈派人将戴雄迎入关内,然后合兵一处,轮番守卫要冲。
山洞里虽然暖和,但是没有吃的,曹军在和太史慈僵持了近一天后,军心逐渐涣散,有的愿意投降,有的要坚守,意见不统一,而诸将又都相互不服气,竟然闹起了内讧。幸好被人劝住。没能发生流血事件。
但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只能是挨饿,而且柴火也烧完了,之前的温度已经没有了,又冷又饿,实在难以忍受。
恰好。这时,郝昭去而复返,感念太史慈的恩情,投降给了太史慈,太史慈便命他去劝降那些曹军。
郝昭武艺过人,好勇斗狠。在军中很有名望,他独自一人进入山洞,将太史慈的条件告知给了那些曹军,那些曹军这才纷纷表示愿意放下武器,向太史慈投降。
于是,七千六百多曹军,跟随着郝昭一起走出了山洞。交出了武器,向太史慈投降。
太史慈也信守承诺,首先让他们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又让人落实到每一个士兵,愿意留在他手下当兵的,他一视同仁,不愿意的,他也不加害。不仅放他们离开,还给路费。
这些士兵,都是并州当地征召入伍的,其中不少人都是晋阳人,入伍也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就算回去了,也还是种地。一旦遇到不好的天气,入不敷出,还要挨饿,倒不如继续当兵。赚取军饷,至少在军营里管吃管住,还有钱拿,可以寄给家里,养活一家人。
于是,这些七千六百多人,无一人愿意离开,都表示愿意留下给太史慈当兵。
太史慈便让郝昭当校尉,负责统领这七千六百多人。郝昭一阵感动,对太史慈更是感激不尽。
当天,河东太守贾逵带着两千降兵来到了箕关,与太史慈合兵一处,并且经过一番谋划,准备展开反攻。
太史慈只在这里短暂的休息了一夜,然后留下沈豹和五百人守关,带着大军,一路向东,准备收复河内失地,而他更是将屯兵在怀城的夏侯惇,当成了首要的目标!
除此之外,他更是派遣郝昭带领这批降军封锁河岸,收集船只,为他的下一步计划做好准备。
……
兖州,离狐。
张彦带着天子,在句阳赶上了虎贲将军许褚,却暗中派遣屯驻在范县的虎威将军赵云,偃旗息鼓,秘密从苍亭北渡。
袁绍起大军三十五万来争夺中原,而另外五万兵马则分布在幽州、并州的边界,由袁绍的第二个儿子袁熙掌管,防止匈奴、鲜卑、乌桓乘虚而入。这样一来,袁绍的老巢冀州必然空虚。
虎威将军赵云所率领的是侍卫亲军,这一支兵马是张彦部下精锐中的精锐,而且在袁绍南下之前,就做出了布防,让其屯兵在范县。
但张彦也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大摇大摆的让侍卫亲军去范县,而是让他们化妆成百姓的样子,押运辎重抵达范县,然后低调的就地为民,对县令只说是迁徙过来的屯田民兵。
所以,虎威将军赵云的这一支兵马,除了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所在的位置之外,外人都无从知道。那么,袁绍更加不知道还有赵云这一支兵马存在于范县了。
如果袁绍知道的话,恐怕早已经做出了防范。
张彦曾经答应过赵云,一旦和袁绍的战争爆发,便让他做先锋,并且亲手杀了袁绍。
他始终没有忘记,赵云更没有忘记。
在袁绍来袭之初,赵云便向张彦请缨出战,要去白马攻击袁绍。
但张彦根据当时的形势,认为袁绍军锋芒正盛,不是正面交锋的时候,应该保存实力,所以勒令各部,坚守不战,但凡袁绍所攻击的郡县,只要没有兵马防守的,一律让他们假意投降,以免给各州、郡、县的百姓带来祸端。
所以,赵云耐着性子,愣是在范县留了下来,只待张彦一声令下,便带着大军,火速冲入袁军的军营,斩杀袁绍。
不过,赵云没有等来当先锋与袁绍正面交锋的命令,却等来了让他率军秘密北渡,然后奔袭邺城的命令,更是给赵云派来了一个监军,怕赵云因为仇恨蒙蔽了心迹,不愿意服从这个命令。
事实上,赵云还是比较听话的,他是天生的军人,是军人,就要服从命令,而他这一点也做的非常好。既然张彦这样安排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而且赵云也并非弱智,他很快就猜出了奔袭邺城一旦成功,会给袁绍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监军司马,对于赵云来说是多余的,但却也有着好处,至少可以有人进行商量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多一个脑袋,多一个想法。担任监军司马的沛国国相陈珪,后将军陈登的老爹,也是张彦执掌徐州的忠实支持者。
陈珪年纪虽大,但身体却很健康,一来到范县,便向赵云说出了张彦的战略构思,赵云二话不说,便带着兵马与陈珪一道,秘密来到了苍亭,然后收集船只,开始北渡。
而张彦,则带着当今天子,在两千侍卫亲军的骑兵和虎贲将军许褚的护卫下,一路上虚张声势,大摇大摆的从句阳向北,来到离狐时,便停住了脚步,派使者带着圣旨,去濮阳城外的袁绍军的大营兴师问罪!(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https://www.biquya.cc/id11967/63379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