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旺夫 > 第一三七章 殿试

???    第一三七章殿试(奉编编陆陆旨加更)

  

      四月初十,贞观十一年的春闱终极考试——殿试,终于如期拉开了帷幕。

  

      卯时初刻,参加殿试的三百名士子便齐聚皇城宫门外,等候城门开启。

  

      卯时中刻,皇城正中的春明门缓缓开启,一众士子鱼贯而入,进入皇城,前往大明宫含元殿。

  

      卯时末刻,在殿试考官的引导下,数百名宫人,一对一的教导三百名士子,在皇宫大内要注意的礼仪。

  

      辰时初刻,大明宫含元殿的殿门隆隆开启,正副主考官李孝恭和秦遗风,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背朝着含元殿,面对三百名考生,相貌无比严肃的开始训话,宣讲考场规定!他们的两旁及三百名考生的身后,无数身披金甲,手执矛戈的御林军卫士,笔挺而立,将气氛烘托得万分神圣庄严!

  

      辰时中刻,在宣讲完考场规定之后。李孝恭和秦遗风转过身去,带领众考生和考官,先向空荡荡的殿内三叩九拜,然后才带着一众士子鱼贯进入含元殿内。殿内早就布置好了三百张案台,各张案台上都放着相应的考生名字。那是用一整块价值不菲的白玉雕琢而成,让一众士子感叹不已:皇宫大内,就是富有啊……

  

      辰时末刻,大唐皇帝李世民,头戴紫金翼善冠,身披滚圆绣金大裘冕。龙行虎步,进入了含元殿内。大太监王德在帷幔之后高声叫道:

  

      “陛下驾到——————”

  

      殿内三百名士子,和李孝恭,秦遗风等一众考官,俱都放下手中事务。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倒在地,口中高呼万岁!

  

      李世民今日显得颇为高兴,只听见他呵呵大笑几声。站在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上,中气十足的说道:“诸位,快快平身!”

  

      殿内诸人再次三呼万岁,又谢过皇上之后,这才缓缓站立起来,垂首而立,等着皇帝陛下训话。

  

      果然,待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李世民清清嗓子,再度开口说道:

  

      “诸位,春闱乃我朝最为重要的抡才大典,三年方有一度。今日,能够站在这含元殿内的,皆是各地俊杰当中的楚翘。朕希望你们能尽展所长,发挥出比平日里更好的水平!开始吧!”

  

      李世民本就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做事讲究个干净利落。因此,稍稍鼓舞两句意思一番之后,便吩咐开始了。很快,大太监王德领着两个小太监,双手捧着一个托盘,从殿后碎步走进殿内,将托盘双手举到李孝恭面前。

  

      李孝恭先对那托盘拜了一拜,这才恭恭敬敬的拿起那托盘上的一个方形盒子。将那上面的火漆揭开,取下盖子,从中抽出殿试的考卷。然后和秦遗风一道,挨个分发下去。

  

      殿试的题目,是由皇帝亲自拟定。考的内容,也更贴近于务实,主要便是针对时弊的策论。当然,文学才华也是要考的。但是那诸如蒙题之类的低级考题,是断断不会出现在殿试这样的终极考场上的。因此,殿试的题目,总共就只有两道,一题为策论,一题为诗赋!而殿试的时间,则是……四个时辰!也就是今天的八个小时。

  

      在今天我们看来,一场考试需要八个小时,似乎长得有些可怕。但是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写字是用毛笔,速度本就异常缓慢。再加上科举考试关系到读书人一生的命运,所以这些士子无不万分谨慎。一道题目,总要先在草稿纸上先做一遍,再检查三遍。确认没有任何纰漏之后,才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一笔一划的誊抄到正式的考卷之上!再加上思考的时间,这样下来,八个小时,有的士子恐怕连一道题都做不完。

  

      但是这是殿试啊,皇帝陛下是要亲自在场监考和阅卷的好不好?皇帝陛下日理万机,哪儿有更多的时间来跟一群读书人耗?李世民能给四个时辰,已经甚是难得了。若是像后世宋朝的某些皇帝那样,殿试仅仅只给一个时辰,弄得跟儿戏一般,恐怕天下的读书人就要集体上吊抹脖子了……

  

      而今科的策论题,则是“山僚蛮荒,文制乎?武制乎?”。

  

      山僚,是唐时生活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在如今的云南,四川,广西一带。说是少数民族,可是他们的人数却不少。整个山僚部落的人数,加起来足有近十万人。自贞观十年起,在被唐军击败的吐谷浑残余势力的影响下。这个部落便有些蠢蠢欲动,时常侵袭周边的大唐子民。大唐朝廷,在战与不战之间进退两难。

  

      若是战,大唐虽说物阜民丰,可是贞观八年和九年间,连续对吐谷浑作战,已经消耗了大唐不少国力,必须要休养生息几年。而且山僚一族人口众多又异常团结,若是强行武力镇压,除非将这一族全部灭绝,否则结下了血海深仇,怕是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若是不战,山僚一族便愈发嚣张。这一年多来,朝廷数次招抚,没想到这山僚一族却愈加嚣张。丝毫不将朝廷放在眼里,便在上月,甚至连朝廷派去招抚的官员都不愿再见了。若是任由其这般发展下去,影响会越来越大,一些刚刚安抚或平定下来的地方,或许又会燃起反抗大唐的星火!

  

      李世民和他的一帮文武大臣,便在这战与不战之间徘徊,难以下定决心。正好赶上春闱殿试,李世民在出题之时,便将这个问题作为策论题,问计于新科的三百名士子,期望看看民间的态度!

  

      至于诗赋,要求也甚为严格。李世民自己便是一个文治武功的圣明之君,因此,他所出的诗赋题,便是要士子以七言律诗明志,表达自己对策论题的态度。

  

      一众士子拿到考卷之后,无不皱眉沉思起来:这种军国大事,让他们这些文弱士子来发表看法,真有些难以下笔!

  

      江志轩也一样皱眉苦思,不同的是,他的眉宇间隐隐透露着兴奋和期待……

  

      (那啥,一心做了一个读者调查,亲们去发表下自己的看法……求票票……)

  

      第一三七章殿试,到网址

(https://www.biquya.cc/id11909/62729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