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斌啥水平我还不知道?报纸上的字都读不全,种地就知道个深挖坑多下粪……”
于长顺抱怨着,抓起一把树条,插进犁铧豁出来的沟里,他扭头看看已经密密麻麻如同秋后满地苞米茬子的一样的“苗圃”,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这特么的,又搭工又搭料,几天几宿没睡觉,要是到头来一棵都整不活,宏斌你看我咋扇你大耳雷子的!
孙建平这边,正在阳光下仔细观察浸泡在营养液中的胚珠,和昨晚相比,这些小小的胚珠似乎颜色更加鲜亮,而且……
他揉揉瞪得生疼的眼睛,小月月站在大棚外边,轻轻拍了两下,孙建平急忙转身出来,摘下口罩,擦了把汗水涔涔的脸,蹲下来,“怎么了月月?”
“哥哥吃罐头!”
小丫头从背后端出来一个小瓷碗,里面装着好几块黄澄澄的黄桃罐头,递给孙建平,孙建平笑着捏捏小丫头的小脸蛋,“还是月月好,吃好吃的都不忘了哥哥!”
“我和哥哥最好了!”
小月月嘻嘻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
“哥哥吃过了,你拿去吃吧!”孙建平又把小碗还给她,小丫头嗯嗯点着头,抱着小碗跑进屋子里。
此时屋子里四个孩子正围着一盆黄桃罐头,吃得满嘴冒糖汁!
“真好吃!”长这么大还没吃过罐头的小宝庆早就撑得小肚溜圆,李秀芝走过来,提起毛巾帮他擦擦嘴角的哈喇子,“宝庆不能再吃了,再吃肚子要爆炸了!”
“嫂子我还能再吃一点点……”小家伙趁她不注意,抄起小勺捞了一块,塞进嘴里,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好像个小仓鼠。
“这孩子……”李秀芝笑着把他抱起来,“伱们山东老家不是产桃子的地方吗?咋还没吃过?”
小家伙摇摇头,嘴里含着黄桃,含糊不清说道,“我大说,桃树都是生产队的,不让吃,吃了生产队的桃子要挨打的……”
“真是……”
李秀芝叹了口气,把小家伙放在炕边,“你们几个别吃了,再吃还吃不吃晚饭了!”
“我吃这个就吃饱啦!”张富明更是头号馋猫,他躺在炕上,掀开小褂子,露出白白的肚皮,轻轻拍了一下,“一肚子黄桃,真舒服!”
“嫂子给我整点水!”孙建平进屋,看到炕上躺着一排小肚皮,一个个都撑得圆溜溜的,噗嗤一笑,“小蛤蟆晒肚皮呢!”
“呱呱,我是小蛤蟆!”
“我是大蛤蟆!”
“我是癞蛤蟆!”
孩子们扯着脖子大呼小叫,把他逗得忍俊不禁!
你们倒是活得开心快乐!
出乎孙建平和孙长国的意料,他们在简易条件下做出来的组培杨树苗竟然成功了!
先期用了一百个瓶子,每个瓶子里面放二十个杨树胚珠,最终有八十七个瓶子的胚珠成功发育成幼苗,剩下的十三个因为感染了不知名细菌而长满了菌斑,导致实验失败。
短短十天,在高温高湿高营养的封闭空间内长出来的杨树苗就已经窜到了三厘米的高度,舒展出一片片细小的叶片,看得孙长国眼睛都直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进行组培实验,就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
他马上掏出纸笔,尽可能详细的写下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以期留下详尽的文字资料,作为接下来进一步开展组培实验的依据。
“二叔,这些小苗咋办?”
“这些苗可以采取切段的方式继续培养出新的幼苗,这部分试验我也没做过,咱们还是先选一部分尝试一下吧!”
说实话接下来的组培倍增实验,孙长国心里也没底,要不是此次组培杨树苗成功,他对这项新技术的了解也仅限于一些翻译过来的文字资料而已。
“行!”
两人选了二十瓶组培杨树苗,先把锋利的刀子烤过火,再把这些小树苗切成小段,再次投入到用水蒸气消过毒后的玻璃瓶子里。
瓶子里早已装了以糖为原料的营养液。
至于剩下的树苗,孙建平召集人手,用报纸做成一个个小小的育苗筒,往里面倒进去从大山里弄来的腐殖土,压实,把树苗逐一分装到育苗筒里。
六十七瓶组培苗,总共分出一千四百棵杨树苗,刚刚移栽到育苗筒里的小小树苗嫩嫩的,似乎一碰就会碎成渣。
孙建平取过喷壶,往上面撒上一些水,经水滋润后,小小的杨树苗越发翠绿鲜嫩,看上去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成与不成,在此一举了!”
孙建平深深吸了口气,暗暗念叨一句。
第二天,移栽到育苗筒里的组培苗似乎有些蔫了,孙长国解释说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第四天,组培苗支棱起来了,小小的嫩茎挺得笔直,肉眼可以看到从顶部又绽放出一片片小小的嫩叶,小得只有针尖大……
第八天,组培苗窜了一大截,鹅黄色的嫩茎上绽放开好几片浅绿色的嫩叶,被风一吹,轻轻摇摆!
试验成功了!
移栽到育苗筒里的一千四百棵树苗,只有少部分因维护不当死亡,绝大多数都成功定根,迅速生长!
而此时放在玻璃瓶里被切成小段,继续培养新苗的组培苗也成功萌发出更多新枝,他的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看吧,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孙长国走到大棚外面,透过蓝色塑料布,瞅了一眼一派蓬勃生机的大棚里面,如释重负叹了口气!
终于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这段时间他都没怎么睡好,翻来覆去全是大棚里的组培苗!
“有了这个技术,我们就可以把一根树枝从一个分化到成千上万个,再以几何数进行倍增,只要做好消毒和维护工作……”
孙长国掏出一个小笔记本,攥着钢笔,瞅一眼大棚里,刷刷刷写下一段,停下来想一想,再写上几句。
“二叔,这个组培技术,是不是也可以应用到蓝莓身上?”
“从概念上说,只要是农作物,基本都可以采用,但是这方面的试验毕竟只有咱们爷们做过,经验不足,也不知道应用到其他农作物上会是什么结果。”
孙长国心里也是没底。
“不过万事开头难,我们前三脚已经踢了出去,还踢得很好,接下来大规模培育的工作就交给你了,我还得去组织巡回农技小课堂的事情……”
孙长国拍拍侄子的肩膀,“建平,你这人脑瓜子聪明,遇事喜欢琢磨,我相信组培技术对你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在你是否有恒心有毅力,把这项技术吃深吃透,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进。”
“二叔你放心吧,我相信我可以的!”
“好,有你这句话二叔就放心了,这是我做的笔记,你拿去看看,作为参考。”
二叔望着已经成长起来的侄子,目光中满是殷殷期盼。
建平真能吃透这项新技术,成功靠着自己的双手把杨树组培苗培育出来吗?
应该可以吧!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18960/5679261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