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一时冲动
洛明一下车,就看到了提前在电视台门口等候的林淑悦。
洛明不由的想起了昨天林淑雯说的:“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堂姐不是这样的,你一定认错人了。”
“穿这么普通都这么漂亮,不愧是我妹妹。”林淑悦上下打量了一下“林淑雯”后略带调侃的说道。
今天的“林淑雯”穿着一件很常见的黑色的大号羽绒服,北方的11月还是很冷的,如墨般的黑色长发披散在肩头,肤若凝脂,丹唇含笑,眉宇间透着一股从容清雅,如同一粒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明珠,让人移不开眼睛。
洛明笑了笑没反驳,讲真,林淑雯的这张脸真不需要任何谦虚。
过分谦虚就是骄傲,她这稍微谦虚一下就是骄傲了。
“跟我进去吧!”
洛明点了点头,乖乖跟在了林淑悦身侧。
一路上林淑雯引来了很多人的侧目,其中有几个和林淑悦相熟的同事还凑上来打听了一下林淑雯的情况。
十几分钟后,众人进到了一间演播室。
一进门,洛明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人”,这人正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凡尔赛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撒宁。
“小林你来了!快过来,撒老师已经到了。”一个蓄着大胡子的中年男人朝林淑悦喊道。
林淑悦一把抓住洛明的手,把他也拽了过去。
“小林这位是”
“朱导,撒老师,这是我堂妹林淑雯。”
听到林淑悦对“林淑雯”的介绍,蓄着大胡子的导演和撒宁的表情都有了些许变化。
“愣着干嘛呢?和朱导,撒老师打个招呼。”林淑悦拍了拍洛明的肩膀说道。
洛明知道这是林淑悦再给她介绍人脉,自然是乖乖听话向两人问了好。
“你好,淑雯是吧!我早就听小林说起过伱了。”朱导笑着说道。
“我是没听小林说起过她有妹妹,不过淑雯,我倒是听过你唱歌,我可是你的歌迷呢!”撒宁也很给面子的恭维了“林淑雯”一句。
“撒老师过奖了,您能听我的歌是我的荣幸,说出来撒老师您可能不信,我可是您的忠实粉丝呢!”
“是吗?要说我主持的节目,最出名的也就是今日说法了,没想到今日说法还有漂亮的观众呢!”
“有,我可是经常看您的节目下饭,特别是每次节目里的撒宁时间,我都舍不得移开眼睛。”
撒宁听到这儿就知道“林淑雯”真是自己节目的观众。
要说刚刚和林淑雯打招呼是冲着同事的面子,现在就是带了几分真情实感了。
“淑雯,你为什么喜欢看今日说法?”撒宁饶有兴趣的问道。
“大概是因为我对悬疑推理类文学感兴趣吧!”
林淑悦闻言不由的想起了以前她去林淑雯家的时候,林淑雯总是抱着那么厚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看的津津有味。
“原来那不是雯雯故意躲我,是真的喜欢这方面的书吗?”林淑悦在心里想道。
而撒宁能主持这么多期今日说法肯定是对这方面的文学有所了解的。
他随口说起了自己比较喜欢的悬疑推理作品,“林淑雯”还真能接上聊几句。
聊着聊着,撒宁觉得林淑雯这人真不错,挺对他胃口的。
“诶诶诶!差不多行了!撒老师,淑雯,今天你们是过来录节目的,还是来开悬疑推理文学交流会的?”朱导看其他人都来了,打断了聊的正开心的两人。
“那雯雯咱们加个微信,有空再聊?”
“好啊!”
洛明和撒宁添加了微信好友后,就回到了闪姐身边。
洛明一回来,闪姐就给她介绍了一下其他嘉宾。
来参加这档综艺的嘉宾一共有6人,加上林淑雯有3个是娱乐圈里的人。
剩下的两位名气都不大,但却是妥妥的老戏骨国家一级演员。
还有3人一个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一个是华夏诗词协会的副会长,最后一个是帝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在读的研究生,也是嘉宾中除了林淑雯外,唯一的女生。
几人互相认识后,就开始对起了台本。
这次的节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诗词比拼,一个部分是唐装,最后一个部分是节目表演。
节目表演是穿插在诗词比拼中的,而唐朝时的装束,则是节目一开始就要换上的。
诗词比拼的题目是由节目组随机抽取,然后嘉宾们再进行抢答。
每轮成绩最好的嘉宾能指定其他嘉宾表演节目。
当然了,这个不管谁的成绩最好,肯定都会让嘉宾们准备的节目表演了的。
确认了节目的流程后就是彩排了。
一开始洛明只是把这个节目当做是替林淑雯完成任务。
可渐渐的,洛明也认真起来了,因为他发现不管是那两位国家一级演员,还是教授学者们都很认真。
他们并没有把档节目这个当做是一个让人娱乐的综艺,而是当成了一个向大众宣扬华夏诗歌文化的机会。
他们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准备,以至于洛明都觉得自己不应该想着就这么把这一期节目糊弄过去,他脑子里也随之冒出了一个想法。
下午四点多彩排结束,洛明主动要求要去林淑悦家里。
林淑悦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然后这天晚上林淑悦家里的灯凌晨3点才熄的。
第二天洛明坐着林淑悦的车去往了电视台。
一路上林淑悦表情复杂的看了洛明好几次,把洛明看的都不自在了。
到了电视台的停车场,林淑悦临下车前终于开口了:“雯雯,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大学偷偷转去中文系了。”
“没没有啊!”
“那算了!不说了,以前叔叔和婶婶和我说你进了娱乐圈我还觉得可惜,毕竟你在生物科学上颇有天赋,现在看来,你进娱乐圈也不错。”
洛明尴尬一笑,他这会儿已经在想要怎么和林淑雯解释了。
人总要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买单啊!
——————
ps:有几句话想说,今年夏天的时候《长安三万里》上映,本来没想过去看的,结果正好赶上了我姐出差,把10岁的侄子放在我家,小孩子闹腾的不行,就想着带他出去看个电影,吃个kfc,然后就选了《长安三万里》。
当时去看电影的不少都是和我侄子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电影一开始大家还在闹腾,到后来出现了一首首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的诗句时,孩子们却跟着背诵了起来。
那一幕,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正好当时动画里高适说了一句话:只要诗在,书在,黄鹤楼就在,长安就会在。
听着这些孩子背诗,我突然就理解了这句话,无论时代如何更迭,那些诗篇也会代代相传,文化也会薪火相传。
(https://www.biquya.cc/id118372/5679312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