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452章 战了又战

“不要——”

“别过来,你别过来呀!”

辽东大地广阔的原野上,汉骑四处出击,左劈右砍,乌桓贼人血洒大地。

“饶命,汉爷饶命啊!”

“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啊!”

在苏曜的指挥下,辽东军的铁骑精准出击,他们迅速席卷辽东各地,将那些曾经嚣张一时的乌桓贼兵们杀的是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贼人的哀嚎声、求饶声此起彼伏,与昔日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形成了鲜明对比。

面对不可力敌的对手,他们痛哭流涕,哀婉求饶,只愿能得一丝苟且。

然而大汉铁骑却毫不手软,对于这些双手沾满鲜血的胡贼们是坚决镇压。

尤其是太史慈,在战斗中他冲杀的尤为坚决。

他奋力舞动战戟,心中默念那些逝去兄弟的名讳,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吕布和赵云等将领也各展所长,他们带领骑士们奔驰在辽东大地上。

他们或如猛虎下山,以一当百,或如游龙出海,灵巧的穿梭于敌阵之中,对发现的每一个敌人降下审判。

在这场“扫胡除贼”的行动中,这支以苏曜赤云骑士为核心的辽东军初次登场便立即在辽东人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短短不过数日的时间内,辽东大地便重归宁静,贼兵们被全部肃清,再也找不到一个活着的流寇。

二月,辽东和平!
这一次因属国都尉公孙昭等人狗急跳墙,先手作乱导致波及辽东与属国两地的大叛乱,终于落下帷幕。

他们的阴谋不但没有得逞,反而付出了血的代价。

不但公孙昭惨死于混战之中,小峭王死于内斗,娜拉阏氏也消失于历史长河。

辽东属国经此一役彻底被苏曜掌控,幸存的乌桓等诸部落无不俯首帖耳的宣誓忠诚,整个后方安全局势一片澄清。

而战场上的出色功绩带来最明显的便是个人威望的提升。

整個辽东上下,呈现出一派空前团结的景象。

不但田畴在移民安置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没事找茬的冲突都消失不见,典韦的反贪整肃也取得了空前进展,各大世家可谓积极配合,纷纷和那公孙昭划清界限,其中尤以除公孙昭本家外的其他公孙氏之人表现最为积极,不但表示坚决拥护府君的决策,还出钱出力的投入各地重建工作等。

“真是难以置信。”

田畴站在襄平城外,望着不远处忙碌而有序的工地,不但春播工作有序进行,移民的房屋也一座座都盖了起来,甚至连远处的马场也恢复了繁荣,数以千计骏马在宽阔的草地上自由奔跑,鬃毛飞扬,蹄声如雷。

这一幕让田畴看得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曾经因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如今正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是啊,谁能想到,不过短短月余间,辽东竟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站在田畴身旁的典韦,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苏君侯可真是了不得啊。”

“难以想像他今年才二十一岁,这还是头一次当一地执政。”

田畴点头赞同,他深知,苏曜的到来不仅平息了叛乱,更重要的是为辽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与希望。
他转头看向典韦,轻松一笑:
“典曹掾,说来这里面你也是功不可没啊,现在这些世家大族,哪个还敢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比起咱们刚来时候的那般模样,现在简直就是夹着尾巴做人。”

典韦听了也是一乐,想到那些一见苏曜凯旋,便纷纷痛哭流涕,自首罪过的贪官污吏们,他就不由感到一阵好笑。

只见他摆了摆手,毫不居功道:
“若非君侯铁腕,杀破了他们胆子,这些人哪里会有这般服帖。”

两人正交谈间,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单膝跪地:
“报!君侯有令,请田曹掾和典曹掾两位速去郡守府议事。”

“好,我们这就去。”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一丝意外。

这才刚刚平静下来没两日,莫非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
“是时候解决高句丽问题了!”

“啊???”

“高句丽?”

众人懵逼中,苏曜则宣言道:
“没错,高句丽不服王化,我欲出兵讨之!”

“什么?!”

郡守府中,文武官员刚刚聚齐便听到了苏曜的宣言。

这一下所有人都傻了眼,他们完全没回过神来这是怎么回事。

这才刚打完,怎么又要打了?

要说不服王化,那高句丽确实这些年都没再朝贡过,但这有必要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么?

“苏君侯。”

田畴率先站了出来,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辽东战乱刚平,如今百废待兴,贸然兴兵劳民伤财所谓何来?”

“属下以为,如今比起外兴战兵讨伐高句丽,我等更应该内修仁德,巩固辽东的和平与安定,继续推进重建工作,增强民生,惠及百姓。”

“如此,高句丽等周边诸胡见我等富饶强盛,定然心向往之,纷纷依附。”

“不战而四夷服,才是上上之策也。”

田畴的话显然得到了诸多人士的认可,牵招紧接着便也站了出来,表示支持:
“田曹掾所言极是,我军虽在扫胡除贼一役中大获全胜,但兵马疲惫,粮草辎重亦需时间补充。”

“而且那高句丽地处偏远,山高水远,林野纵横,长途跋涉对我军极为不利。”

“再者,其国内不但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其国人好修宫室,多懂工程修造之术,城防工事比之我汉地城池也是不遑多让。”

“若战事迁延日久,不说劳师远征的所费,君侯前番大胜打开的大好局面怕也会为之葬送。”

牵招话音一落,那一向坚定站苏曜的卫明竟然也站出来表示赞同:
“高句丽之战,并不应单纯只考虑战场,朝野间的反应也必须要加以考量。”

“那高句丽虽偶有不服王化之行,但其到底已是享国二百余年的邻邦,更是在昔年坐原之战大败我汉军征讨,远非那些游牧部落可比。”

“君侯贸然兴兵讨之,败则有失颜面,胜了也是朝野震动。”

“届时这辽东太守的位置,君侯怕是就很难坐稳了”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18347/567927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