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

天幕上。

延和殿。

殿外,两列披甲挂胄、执戈佩剑的禁军士卒,从丹墀下直抵正殿门前,甚是森严。

大殿之内已恭立着黑压压的一片朝臣。

一袭雪白细绸宽襟博带袍,一顶玄纱平翅官帽。

赵顼神情严峻,语气平静道:

“王相公,你认识监安上门,郑侠吗。”

王安石出列陈述道:

“禀奏陛下,监安上门郑侠。”

“治平年间进士,原任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后被臣调进京都,曾居臣门下一年。其……”

赵顼突然直言打断王安石的说辞,继续平静道:

“其人品德如何。”

殿内一片安静,陛下的神情无变,但态度已明。

有大事将生!
“回陛下,其人博学慧辨,聪敏多才,精天人感应之论,明阴阳五行之说,常人才智不及。”

“故对变法极表赞同……只是为人……”

“够了!”

赵顼突然怒喝一声站起,剑指殿下,厉声道:

“好一个天人感应!好一个阴阳五行!”

“五行统于阴阳,阴阳统于天!”

“今上天示警,悯我大宋黎庶!”

“现有一物示于众卿观赏!”

说罢,向御座旁的两名侍人挥手示意。

群臣心下不安的盯着那两名宦官。

“哗啦!”

奉旨走到群臣面前的宦官合展开了一幅画卷。

延和殿刹那间成了一座绝无声息的世界。

身被锁械的流民。

饿毙道旁的流民。

举刀断臂的流民。

咬牙切齿的流民。

呼地怨天的流民

扶携塞道的流民。

血泪斑斑的《流民图》闯进了殿内群臣眼帘之中。

……

【公元1073年,宋朝干旱不雨长达九个月之久,大量灾民涌向开封等大城市。】

【宋神宗终日长嗟短叹,旧党人士趁机上疏,请求废除新法。】

【担任开封安上门监的郑侠是王安石的学生,曾对王安石直言青苗、免役、保甲、市易等法诸多不便,王安石不予回应。】

【公元1074年四月,郑侠将亲眼所见的流民扶老携幼,充塞道路,身无完衣,吃草根,食树皮的一系列惨状绘成《流民图》,假称急密文书,传到宋神宗手里。】

【神宗第二天便决定废除青苗、雇役、方田、保甲等十八项新法。】

【这项决定公布的第二天,天降大雨。】

【史称民间欢呼相贺。】

……

大汉·文帝时期
刘启看着那副《流民图》心生酸楚。

望向刘恒,嗫喏了几下,终究没问出口。

他错了吗?

范仲淹用行动证明了对官吏动手行不通,所以王安石要从民治。

但走民治的执行又绕不过官吏插手。

刘恒面色平静如水。

这幅流民图里的情形,他自小就看得多了。

“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政策也兼顾富国利民。”

“但他忘了一件事。”

刘启看向他,目含探究。

刘恒点了点水杯,在桌子上画了三下。

“宋朝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三冗,冗兵、冗官、冗禄。”

“王安石解没解决冗兵问题咱们不得而知,天幕没说。”

“观熙河开边……嗯,咱们姑且算他解决了。”

“但冗官、冗禄呢?”

“非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只开源不节流。”

“但对于贫苦百姓来说,节流减轻负担,远比担上高且远的开源来的清晰、容易。”

刘启摸着一旁史书。

那是从咸阳宫里抢救出来的秦简,是秦史。

“王安石,生不逢时。”

刘恒也看向那卷史书。

“是啊,生不逢时。”

“商鞅之才常有,而似秦孝公那般的人却是不多。”

“但,民,国之基石也。”

……

天幕上。

一处简陋的庭院内。

一位身穿白直缀的文人与一身青罗衫的文人相对而坐。

头上的梧桐叶落在两人之间的石桌上。
青衫文人拿起梧桐叶,露出刻在石桌上的棋盘纹路。

执着落叶,青衫士看向对面,压抑着语气道:
“介甫推行新法,却援引些小人。”

“或置清要之位,或授监司之职。”

“介甫……这是为何?”

王安石看着眼前相继被风吹落的树叶,平静道:
“君实,新法初行之际,用人自当以才干和执行为先。”

“等诸法实行成功之后,再逐一更换,用德才兼备、稳重可信的人守之。”

“所谓智者行之,仁者守之。”

司马光扔掉手中树叶,摇头叹气:

“错了!介甫,你大错特错矣!”

“君子难进易退,小人则易进难退!”

“小人倘若得势,岂可轻易去之?”

“一旦去之,必成仇敌,他日悔之晚矣!”

……

【公元1074年四月,王安石上章辞相,宋神宗接受了其辞呈,把他任命为知江宁府。】

【宋神宗又根据王安石临走前的提议,一边将郑侠治罪,一边让韩绛再次出任宰相,吕惠卿由翰林学士升任参知政事。】

【新法继续执行。】

【然而吕惠卿权势欲太强,新党内部的权势之争以他为轴心,发生了吕惠卿与曾布之争、与王安石之争、与韩绛之争。】

【又为了升任宰相,生怕王安石复相,设法陷害王安石。吕惠卿制造郑侠之狱与李士宁之狱,败坏王安石声誉。将其弟弟王安国贬出京师。】

【公元1075年二月,宋神宗重新任命王安石为宰相。】

【只用七天时间就从江宁赶回京师的王安石,此时想的已经不是变法了,他只想弄死吕惠卿。】

……

{新党、旧党,新党里又划分党派……}
{宋朝再次从新法改革回到纷乱党争的漩涡里。}
{该说不说,王安石与司马光在政见上是不可调和的死对头,常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互相辩驳,但两人的友谊尚未破裂。}
{对于王安石的选人用人,司马光一直抱有很大的怀疑。}
{然而就事实而言,在人性判断这方面,也是司马光赢了。}
{荆公不愧拗相公之名,凡是反对他的通通打倒,凡是支持他的通通提拔,他是真不懂人心啊。}
{王安石变法,理论上是正确的可操作的。至少前期王在地方自己用实际行动验证过,有结果。}
{但是到中期,王为了尽快出结果证明这个方法正确,错误用人根本就没有培养出坚定自己理念的一批人才。后期完全变成了党争,已经脱离变法了。}
{所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真正的原因,真的很难说。各种不利因素都有}
{所以大家视野开阔一点,别局限于高中的知识啊(狗头)}

……

【王安石的再次拜相使得变法派内部关系趋于恶化。】

【先是王安石与韩绛意见不合,韩绛罢相。】

【再是王安石与吕惠卿互相争斗,吕惠卿罢政出知陈州。】

【王雱、吕嘉问等人继续打击报复吕惠卿,由此,宋神宗开始对王安石感到不满。】

……

大宋·神宗时期
背负双手的赵顼突然想起王安石曾写过的一首诗: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

诗为心声,文若其人。

脱略不省旁人讥,多么传神的写照!
变法以来的一切风波,几乎都是源于这脱略不省的执拗之心。

欧阳修、韩琦、范镇他们是因循保守,但也是持重怕乱而已。

而苏辙、孙觉、刘攽、刘恕和一批谏官御史,又何尝只是反对变法?
何尝不是不满他的自以为是!

容不得一個司马光,容不得一个苏子瞻。

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张一板一眼的面孔。

“陛下,变法之事如同煮羹,若随心所欲或加一把火,或下一勺水的乱折腾。”

“这羹什么时候才能煮熟啊!”

朕谦恭求教,言听计从,敬他若师长,奉他为执政!
而他,却喻朕为煮羹时加一把火,下一勺水的愚妇!
王安石,你是骑在朕脖子上的一尊天神吗?!
当真以为变法没了你就不行吗!
哼!
……

【公元1076年,天上出现彗星,反对派再次以“天变”攻击新法。】

【同年六月,其子王雱死,王安石受到多方面精神上的重大打击,再请辞相。】

【十月,王安石再次罢相,出判江宁府。】

【至此,王安石再也没有回到汴京。】

【公元1084年四月初六,病逝于江宁钟山,谥号文。】

……

{一个理想主义者践行着他的理想,也许他路途坎坷,也许被污名掩埋。但总有人会看见那理想的光辉,无论是千年,还是几十载,一贯如此!}

{政策出发点是好的,目的也达到了,就是中间这累累白骨……难言啊。}
{当初列宁说他的是千年来最伟大改革家,那时我还不懂。现在有点明白几分。他也许思考不周,也许执行不足,但他心性坚定!}

{范仲淹、王安石,难怪会说“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则不足以矫枉!”这句话!}
{你这个……这句话其实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鸭。}
……

大秦。

“矫枉须过正,不过正则不足以矫枉……”

“说的……妙啊……”

嬴政眯着双眼,嘴里品着这句话。

想着商君变法,想着自己统一六国后的法令。

扶上案桌的手不由自主的用力。

“矫枉……必须过正!”

“垂累之责,矫枉直之!”

“矫者不过其正,弗能直!”

殿内众人被这一言惊在原地。

刘邦心里咯噔一声。

这人有雄心他是毫不怀疑。

但偏偏他雄心太大了!
矫枉过正有没有道理?
当然有!每次朝代落幕再开新朝何尝不是矫枉过正?

但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乱而治世,三条路是不一样的!

“在陛下心中,究竟是秦朝重要?还是秦民重要?”

其余四人皆侧目而视。

嬴政没有动作,只是将目光缓缓放到刘邦身上。

无声的压力逐渐布满章台宫。

而刘邦这一次则决定。

御前视龙!

……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18246/567927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