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639章 奏表天地祖宗,收获玉米番薯

而在皇宫内。

        朱棣也收到宦官禀报,顿时脸色大喜。

        随后,便看向亦失哈。

        “去将定国公召进宫!”

        “奴婢遵旨!”

        亦失哈急忙应了一声,便快步走了出去。

        定国公府。

        指挥着徐勇与郭昂等人,刚刚将后花园的那点玉米给收回,刚刚坐下,还没歇上片刻。

        郭安抬头一看,发现亦失哈居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脸上忍不住有些惊诧。

        “亦大伴?”

        “公爷,陛下召您呢!”

        “陛下召我有何事?”

        “公爷,应该是试验田那事……”

        “……”

        半个时辰后。

        郭安便站在朱棣面前。

        “微臣郭安,参见陛下!”

        “郭爱卿快快免礼!”

        看到郭安,朱棣自是满脸喜色。

        “敢问陛下,这般着急召微臣前来,可是出了什么急事?”

        朱棣道:“郭卿,你也应该知道,城外试验田的玉米,会在十日后成熟,可以收获之事了吧!”

        郭安回道:“回禀陛下,微臣知道了!”

        朱棣再次问道:“那郭卿可知,番薯要比玉米,还要迟上多少日才可收获?”

        “这……”

        郭安眉头微微皱起,他感觉朱棣好像有些谋画。

        但是……想着,郭安有些惭愧的拱手行礼。

        “还请陛下恕罪,臣让陛下失望了,臣这一段时日,都未前去将军山试验田,也不知番薯长势如何,因此并不知!

        不过,按照番薯生长周期来算,虽然在冬日,要比热天要迟一些,但有玻璃大棚,大棚周围还烧有地暖,周期也长不到哪里去!

        最多,也就一个月,或者大半个月时日?”

        “这么久?”

        朱棣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片刻后,便再次看向郭安。

        “郭卿,玉米成熟之后,可否让其在玻璃大棚内,再长上一段时日,晚上几日再收是否有碍?”

        郭安点头,“回禀陛下,可以!”

        “甚好!”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便直接说道:“郭卿,若是前去试验田看上一眼,你可否能确定其收获时间?”

        “可以!”

        郭安直接点头。

        “走!”

        朱棣丝毫不拖泥带水,吩咐亦失哈前去准备好马车之后,带着郭安,径直前往城外将军山试验田。

        一路上,郭安也没多问。

        将军山试验田。

        看着出现在面前的朱棣与郭安,郭秉雍几人眼中也是闪过一丝惊诧。

        不过,几人都并未多问。

        直接领着朱棣与郭安,先是来到玉米玻璃大棚内。

        郭安直接扒开一颗玉米,露出里面饱满的黄澄澄玉米粒。

        一旁,朱棣与郭秉雍等人,顿时脸色一喜,只需看上一眼,便可以看得出,这玉米绝对要大丰收。

        亩产,定然低不了。

        郭安微微点头,“陛下,这些玉米确实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了!”

        朱棣道:“去番薯大棚!”

        “是,陛下!”

        郭秉雍几人应了一声,便急忙前去隔壁的番薯大棚内。

        整个大棚内,早已经被深绿的番薯藤蔓占据,往日专门留下的过道,也都已经番薯藤蔓覆盖的严严实实。

        “这些番薯长势如此之好?”

        看着这满地的番薯藤蔓,朱棣一脸惊诧。

        “是啊!”

        郭安也是有些惊诧,他也没想到,哪怕是冬天大棚内的番薯藤蔓,也能长的这么茂盛。

        随后,转头便对着郭秉雍道:“还请四兄拿来一个小铁锹!”

        郭秉雍看了一眼朱棣,发现朱棣没有反对的意思,转身便走了出去。

        很快,进来之时,便带进来两个小铁楸。

        郭安接过一个,直接蹲下身子,将番薯藤蔓揪起来,找出一株番薯的根部。

        然后,在郭秉雍等人惊诧的目光下,直接将番薯根部上的藤蔓,都给削断。

        再将用铁楸,顺着番薯根开挖。

        只是。

        哪怕是郭安再怎么小心,也看不到番薯都是怎么长的。

        于是,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露出来半截番薯。

        “挖断了!”

        “断了,断了!”

        朱棣与暴昭等人,顿时满脸心疼。

        郭安无奈之下,只要扩大范围。

        好在栽种的时候,番薯之间空的间距都比较大,哪怕是郭安再怎么扩大范围,也挖不到别的番薯。

        等到全部挖出来,便露出番薯根系上,那密密麻麻,拳头大小的番薯。

        “一、二、三……七个?”

        一旁,暴昭与郭秉雍等人,也已经自发的数着。

        哪怕是朱棣,也在默默数着。

        “这么多?”

        “还长的这么大?”

        随即,朱棣与郭秉雍等人,便是满脸喜色。

        这些番薯,也堪比在定国公府后花园刨的那三大箱番薯。

        大丰收!

        不过,暴昭却是一脸疑色。

        “敢问定国公,这些番薯可成熟了没有?”

        听此,朱棣也紧紧盯着郭安。

        “并没!”

        郭安皱着眉头,拿起那个断了的番薯,用手掐了掐,甚至还好奇的舔了一下。

        “陛下,这些番薯还有些嫩,最少还需要长上二十日!”

        “二十日?”

        朱棣不由沉吟起来。

        不过,暴昭则是大怒。

        “既然没有成熟,那定国公为何要将其刨出来?这岂不是糟践番薯?”

        郭安丝毫不客气的回怼道:“不刨出来,怎么知道番薯有没有成熟?”

        “……”

        暴昭一怔。

        “那就二十五日后!”

        朱棣直接朗声道,“二十五日后,朕携带诸王,还有百官,来此收获玉米与番薯!”

        “携带诸王与百官?”

        闻言,暴昭与郭秉雍等人,都是大惊,随即满脸兴奋的应道。

        “是,陛下!”

        郭安也是心中一禀,他有些明白了,朱棣到底在谋划什么。

        不过,这样也好。

        让那些藩王与百官过来,一同收获玉米与番薯。

        让他们亲眼看看,玉米与番薯的亩产量。

        到那时候,玉米番薯便可彻底名传大明。

        而朱棣这个洪鼎帝,也就彻底成为大明圣君。

        ……

        回到皇宫之后。

        朱棣坐在龙椅上,思索片刻,便吩咐道。

        “亦失哈,告诉京师所有藩王,二十五日后,随朕前去将军山试验田!”

        “奴婢遵旨!”

        “另,再召礼部!”

        “是,陛下!”

        看到朱棣没有别的吩咐,亦失哈这才快步走了下去。

        一个个宦官,在亦失哈的吩咐下,朝着京师各个藩王住所而去。

        而亦失哈,则是前去礼部。

        <div  class="contentadv">        很快。

        礼部尚书郑沂,便随着亦失哈,走进奉天殿。

        “微臣郑沂参见陛下!”

        “郑爱卿,二十五日后,城外将军山试验田的玉米与番薯要收获。

        收获如此福瑞之粮,咱决定祷告山川,告祭先祖,并携带诸藩王与京师百官,前去收获玉米与番薯。

        这些章程,你礼部务必要给咱准备好!”

        “陛下,玉米与番薯可以收获了?”

        礼部尚书郑沂大喜。

        “嗯!”

        朱棣微微点头。

        “恭喜陛下,还请陛下放心,微臣定会将此事准备齐全!”

        郑沂急忙应道。

        “甚好!”

        朱棣微微点头。

        随后,再向朱棣询问了一些细节后,郑沂便疾步离去。

        “陛下要携带诸王与百官,其收获玉米与番薯?”

        “还要祷告山川,告祭先祖?”

        “陛下对那玉米与番薯,居然有如此信心?”

        礼部衙门内,一众官员都是满脸惊诧。

        随后,一个个都是神情各异。

        祷告山川,告祭先祖,那位陛下这是要造势,要将玉米与番薯的亩产量,彻底通告全国啊!

        如此,那玉米与番薯的亩产量,定然是极其之高的!

        有此福瑞之物,也不知对大明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很快。

        不到两日的时间。

        整个京师上下,都知道了这件事。

        所有人,都在满脸兴奋的谈论着此事。

        一众藩王,也都一个个满脸兴奋。

        同时。

        这件事,也直接通过各种渠道,疯狂的朝着大明各州府传去。

        还没到年节,这件事便已经传遍整个大明。

        今年的年节,让大明上下,更是欢喜。

        所有人黎民百姓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虽然此事,导致今年大明的年节,过的十分缓慢。

        但是,也是热闹至极。

        哪怕是北方,那些受灾的几省,也满是欢乐。

        虽然受灾了,他们也有粮食吃食,不会挨饿。

        而且。

        现在又有消息传出,定国公从海外寻回来的大明福瑞之粮,玉米与番薯,也要开始了第一次收获。

        很快。

        年节便在喜气洋洋与满心期待的氛围之中过去,转眼间便到了朱棣所言的收获玉米与番薯之日。

        这一日。

        京师所有藩王、权贵、官员们,都早早的抵达皇宫。

        朝会上。

        新的一年,再加上今日主要目的,是收获玉米与番薯此等福瑞之粮。

        因此。

        并没有什么官员,不识趣的上奏弹劾别人,又或者去找朱棣禀报什么大事!

        但是,趋于外面天气的严寒,一众官员也都下意识的禀报一些小事,来拖延拖延时间。

        等到太阳升起,天色大亮,温度开始暖和之后,朝堂上,便再无官员奏禀。

        见此,朱棣也十分有默契的下旨,前往将军山试验田。

        朱棣带着太子朱高炽,走在最前方。

        后面,一众大明藩王。

        再之后,则是郭安与李景隆、徐辉祖等公侯勋贵,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等一众重臣。

        最后面,则是一群百官。

        两侧,一群身穿亮光闪闪盔甲的禁卫拱卫。

        一众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宫门,坐上各自的马车,前往将军山试验田。

        最先,自然是锦衣卫开路。

        后面,则是引驾仪仗,接着才是朱棣的辂车。

        接下来,才是后面的太子朱高炽,还有藩王、公侯,百官等人。

        仅仅是朱棣的仪仗,便占据了整个队伍的一大半。

        浩浩荡荡,前往将军山试验田。

        一路上,街道两侧,时不时就有马车,或者百姓,丝毫不顾及这会的寒冷,直接跟在队伍后面。

        等到了试验田那边,早有禁卫与锦衣卫等候,另外,还有礼部官员,早早的布置好场地。

        朱棣下了辂车,队伍后面,乱哄哄的,一众藩王与权贵官员,也都跟着下来,排好队,跟在欧朱棣后面。

        至于那些百姓,则是一个个更是跟在最后面。

        在那玉米与番薯玻璃大棚前,居然立着各种牌位,牌位前,

        摆放着三牲六畜,各种瓜果,还有数十盘点心。

        还有一口大鼎!

        两侧,还有一排排香炉,香炉之中香烟缓缓缭绕!

        郭安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便四顾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眼孔便是一缩。

        他居然还看到,围在外面的那些百姓们,居然有些人手中,还拿着望眼镜。

        一个个将那长长的望眼镜凑在眼前,齐刷刷的看向朱棣。

        礼部尚书郑沂上前,手持圣旨,开始奏表天地。

        “陛下有表,奏天地皇考……”

        伴随着郑沂的声音响起,诸王与一众大臣,哗啦啦的跪伏一地。

        整篇奏表,十分长,要奏表天地,歌颂天地之德,还要告诉先皇,他朱棣的功绩,以慰祖宗之灵,最好来个祷告山川,以谢山川遗泽。

        最后,好像是将农神,也给祷告了一番。

        郭安在下面,已经跪的浑身发冷。

        因此,也就听了个迷迷糊糊。

        不过,却是听明白了一件事。

        好像,最前面的那一排牌位上,好像有着老朱的牌位!

        甚至,老朱家的那几位祖先,也都在。

        在感叹朱棣脸皮厚的同时,又是感慨,朱棣这种脸皮,果然是干大事之人!

        奏表后,便是礼乐仪器。

        还有锣鼓喧天!

        等到这一切完成后,已经到了半上午。

        郭安站着,也感觉不怎么冷了。

        终于可以开始今日的正事!

        朱棣在众藩王与权贵百官的注目下,带着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还有郭安,进入玉米玻璃大棚内。

        随后,掰下两颗玉米。

        剥开玉米外皮,露出金黄色的玉米。

        一旁的亦失哈,连忙捧起垫着明黄黄丝绸的托盘接过。

        然后。

        朱棣便走出玉米大棚,来到番薯大棚内。

        接过朱高炽递过的铁楸。

        刨出番薯,也是放在亦失哈手捧的托盘内。

        出来之后。

        将托盘内的玉米,还有番薯,洗干净之后,便分开两份。

        一份,供奉于香案上。

        也不知是给天地享用,还是再给他的朱家祖先品尝。

        接着。

        另外一份,则是放入大鼎内。

        大鼎之中,早已倒进去一鼎的清水,并被烧沸。

        朱棣之后。

        便是太子朱高炽,同样学着朱棣的动作,掰下玉米,刨出番薯。

        一份供奉于香案上,一份放入大鼎之中。

        接下来,本该是诸王,还有一众公侯大臣。

        但是,这么点玉米与番薯,要是真的挨个来上一次。

        这些玉米与番薯,可就全部糟践了。

        因此。

        朱棣直接让诸王与公侯、百官们,分批进入玻璃大棚内,掰玉米,刨红薯。

        并且,早已让人备好箩筐。

        掰下的玉米,分别一亩一亩的放在一批箩筐内。

        同样,刨出来的番薯,也是按照各自的一亩一亩,放在各自的箩筐内。

        ……

(https://www.biquya.cc/id117760/16522809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