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449章 司马光在行动(2)

第449章  司马光在行动(2)

        文彦博拄着几杖,微微颤颤的领着司马光、司马康,进了府邸后宅,到了一个偏房之中。

        宾主落座,文彦博又命人奉来茶水点心。

        这才假作糊涂的问道:“君实今日特意登门,所为何事?”

        “太师不知?”司马光沉吟着问道。

        “出了何事?”文彦博问道:“老夫近来一直在家休养,已不问外事久矣。”

        司马光当即道:“好叫太师知晓,广西已传回捷报,云王师一日下决里隘,尽取交趾苏茂、门、桄榔、思琅等州,兵围广源、九源,先锋直趋北件。”

        “想必如今,王师该已下北件。”

        文彦博惊讶不已,看向文及甫,训斥道:“汝这逆子,如此大事,缘何不与老夫说?”

        文及甫立刻跪下来。

        也比如章惇很喜欢取笑别人,尤其是在语言上。

        张家,从此除名!

        那个在他年轻的时候,在这汴京城里跺跺脚都能让半个汴京城颤抖的顶级勋贵家族,就这么简单的完蛋了。

        但,其中的一些事情是事实。

        原因很简单——每一个士大夫,都觉得自己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同时他们也都无比向往唐代士人出将入相的传统。

        当宰相要威严,要有气势,更要有法度。

        不然,为何官家要点章惇的将?

        不会吧?

        大宋就一个章惇能南下了?

        看看这次南征的名单吧。

        兵马都监狄咏,官家亲自以圣旨召回来的大将之后,一回来就任命为至关重要的閤门通事舍人,掌管被人称作天子耳目的通见司。

        不过是欠了市易务的钱没还,就编管地方,收回赏赐的宅邸。

        等他也集齐了这些成就,再谈他可能功高震主,会尾大不掉的问题吧。

        但,他依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可脸上的神色,却已经冷了许多。

        文彦博听着,却笑了起来,他道:“交趾不过南方小丑而已。”

        怎么能和别人嘻嘻哈哈?

        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

        当即就诚恳的磕头:“大人恕罪!大人恕罪!儿只是不愿大人为外事分心。”

        文及甫只能再拜,说道:“诺。”

        文彦博听着,轻轻的弹了弹手指。

        这些人不是天子心腹,就是潜邸旧臣、皇亲国戚。

        文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的富贵、权势,那就是要一朝尽丧!

        当今那位可是公认的记仇和好记性!

        看看前不久张耆的子孙的下场吧。

        他指了指自己,傲然道:“老夫当年平贝州王则之乱,可比章子厚功更高!”

        “灭之,有何可夸耀之处?”

        章惇若再在都堂胡作非为,甚至和江宁的王介甫相互呼应。

        他不太明白,明明他早上就已经和老父亲报告了此事。

        章惇才哪到哪?

        就以他文彦博来说吧,致仕前,已经是身兼两镇节度使,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勋转上柱国,爵封潞国公。

        现在两宫听政,本来耳根子就软。

        蔡挺改革将兵法,置将训练,而为枢密副使。

        再说,文家现在形势大好!

        眼看着,十三娘在宫中地位与日俱增,他又怎么会给自己的孙女拖后腿?

        中午的时候,都堂那边还送来了许多广西奏疏的副本。

        这是事实!

        <div  class="contentadv">        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在大宋都不存在功劳太高,赏无可赏的问题。

        汴京城的官家,就算听到了,也会一笑置之。

        怎么能随便开别人开玩笑?

        可他要死了呢?

        比如说,他在都堂,下面的小吏,都敢喊他‘章七相公’。

        毕竟,朝堂骂娘的人,通常骂的都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背后大佬的意思。

        高遵惠,太皇太后的叔叔。

        章惇章子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且夫,祖宗早定条贯,国朝绝无功高不可赏之事!”

        若现在章惇灭交趾而归,他势必成为有史以来威权最大的宰相!

        司马光知道,文彦博这是在和他打太极,他只能道:“然国朝未有得灭国之功之宰相。”

        他南下后,接过这个职位的是他的弟弟,同样的潜邸旧臣燕援。

        很多人都是他的这个恶趣味的受害者。

        注:司马光对章惇的评价,是我抄的王觌、王岩叟、朱光庭等人对章惇的攻击文字。

        司马光也帮着求情:“周瀚是一片孝心,还望太师不要动怒。”

        官家脾气再好,怕也是要迁怒的。

        可章惇却嘻嘻哈哈,反而乐在其中。

        无论好和坏,他都愿意参与!

        他看出来了,文彦博根本不想掺和此事。

        燕辰,官家潜邸旧臣,即位后一直就是御龙左直第三直指挥兼皇帝殿閤门使者。

        至于现在的吕惠卿、章惇,就更是有机会,以边功入朝拜相的潜力人物。

        然后乖乖的带着人,退了出去。

        或许,官家不会治罪于他。

        于是,虽然出了无数洋相。

        但,给文彦博当了几十年儿子,文及甫早就学乖了。

        在这个亲友团里,忽然塞进去一个和官家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执政章惇为主帅,全权负责南征之事,为了确保权威,官家甚至破格的让章惇以执政的身份,获得了只有宰相出知才能得到的差遣:管内劝农使兼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那就太简单了。

        在严格意义上,他不符合宰相的要求。

        但,只要有人成功,就会有无数模仿者。

        只要出一个皇后,起码可保三代富贵!

        司马光看着文及甫退出去,就对文彦博道:“太师,章子厚速下决里隘,一日并得交趾数州之地,已是稀世之功,若其再灭交趾而归,恐怕这都堂上,就要多一位有灭国大功的宰相了……”

        章惇这个人,让司马光,感受到了危险!

        因为他在交趾的用兵、谋略以及手段,表明了这个人,一旦回朝当政,必然无所不用其极,必然打破常规,必然突破制度约束。

        而且,章惇凶名在外,曾经多次被人指责、弹劾杀戮过多、滥杀无辜。

        “其为人奸诈轻薄,廉髃不修,行事纵肆猖狂,所言者多俚语俗言,不语清议,不持君子正言,其在都堂时,常以都堂为市井,以侵侮同列为乐……”司马光缓缓说道:“如此大臣,如何可堪宰相?”

        他知道,司马光虽然对章惇的评价刻薄了一些,用词也是毫不留情。

        这些人,和司马光关系密切,在某种程度上,应该代表了司马光的态度。

        大宋上次灭国,还是太宗时代灭亡北汉。

        确实是不太符合大宋传统对宰相的要求。

        在洛阳,文彦博可以无代价的说任何他想说的话。

        文彦博看着司马光,问道:“这有何不可呢?”

        文彦博看着文及甫,道:“看在司马公的颜面上,老夫这次便饶了汝,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请问:这个亲友团里的团长,是不是亲友?

        此外,追封父祖,褒扬妻子,推恩族人,也是很有效的安抚、激励手段。

        在大宋,为什么有那么多文官,明明自己屁都不懂,非要对军事指手画脚?

        而他已经八十岁了。

        换别的人,一巴掌就呼脸上去了,脾气暴躁一点的,这个小吏得去岭南报到了。

        架不住官家喜欢啊!

        这天下事,还能继续吗?

        可是……

        用尽了一生,四入朝堂,两次宣麻拜相,七换节钺依旧不过如此。

        在这些人的鼓舞下,每年都有人投身于边事。

        可在汴京,若是随意参与军国大事,不小心碰到了什么忌讳。

        熙宁时,王韶开边成功,短短数年间,就以一机宜文字而拜枢密使。

        赵卨、卢秉、林广、熊本都是文臣带兵的代表人物。

        司马光听着,叹道:“太师高风亮节,忠心社稷,可那章子厚,却不同太师。”

        根本不像那个在洛阳的文彦博!

        但司马光那里知道,洛阳是洛阳,汴京是汴京。

        “出将入相,士人典范!”

        至于功高震主?

        绝对没有所谓不可封赏之事。

        回朝当一两年宰相,再出去休息休息,养养身体,等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启用就好了。

        文彦博也早就听说过了章惇的很多丰功伟绩。

        勋、爵、寄禄官,一层一层套娃。

        他可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PS:章惇在北宋政坛上属于一个异类。

        他太不像政客了,所以被骂很正常。

        PS的ps,绍圣时,章惇连哲宗的玩笑都敢开,哲宗也开了一个回去,逗了一把章惇,这对君臣性格上真的很搭。

(https://www.biquya.cc/id117710/16607393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