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78章 仕途起飞未半而中道崩殂

第278章  仕途起飞未半而中道崩殂

        若论大汉朝的灵魂人物。

        除去天子之外,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使节:苏武。

        扬名匈奴,功显汉室,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不失国格。

        而这王玄策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使节姿态。

        同样受辱,同样将生死置之度外。

        不同的是这王玄策似乎从头到尾都没有苟安的想法。

        不耗唐之一兵一卒,以国威驱藩属国之兵,降雷霆之罚。

        “如此才略,做使节可惜了。”

        张飞第一时间产生的就是如此想法。

        法正摇摇头:

        “这唐将才泱泱,投身军旅,反倒可能成庸碌之将,难以此出彩。”

        张飞顿时觉得很有道理。

        这唐似乎从没缺过将才,甚至皇帝就是最能打的一个之一。

        胡人能效死命,甚至贵为可汗者都弃尊位而奔大唐为将。

        人人皆欲争先的情况下,武将想要出头那真是难上加难。

        “如此倒也难怪这大唐个个都是将星,而且皆欲效险。”

        就如攻那于阗国,地图上也看得明白,那龟兹国已灭,西突厥与于阗的联系也已经被斩断。

        大可稳固龟兹之地,对于阗徐徐图之,如此也最为保险。

        但这唐将偏不,搏功不惜身,几乎是奋不顾身仅领五十人直趋王都,勒令朝唐。

        可见大唐将军们立功之迫切。

        不过法正倒是有点好奇:

        “这王玄策所驱者并非唐军,竟也能势如破竹。”

        “如此富足之地,何以如此不堪一击?”

        【不过既然聊到了天竺,咱们也可以额外说一说这片神奇的地方。

        关于天竺的战斗力为何这么差,种姓制度让下层士卒缺乏死战之心,这只是其一。

        印度平原确实称得上天馈之地,轻轻松松养活十四亿人口并且还能做粮食出口贸易,但缺点自然也是有的。

        最关键的就是有铁矿,但是缺煤矿,没办法像咱们古代那样,发展出来百炼钢、灌钢法、炒钢法等等技艺,也就没有办法研究上好的铠甲和兵器。

        冷兵器时代咱们也都知道,刀剑可以随便把玩。

        私藏弓弩的话轻则论罪重则流放,私藏铠甲轻则绞刑重则族诛。

        在冷兵器时代盔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没有盔甲不仅导致天竺兵员战斗力低下,同时还导致中央军和地方军难以拉开技术代差,王朝的统治难以稳定长久。

        这也是王玄策打起来势如破竹的原因。

        其次也是因为地方太富饶了,都是适合耕种的大平原,反而导致无险可守。

        用咱们都熟悉的话来说,印度是一块标准的四战之地。

        随后还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印度不产马,连简陋的轻骑兵都发展不起来。

        最终结果就是穿着铠甲骑着战马的波斯人、马其顿人、大夏人、安息人、月氏人、白匈奴人、蒙古人等等穿过开伯尔山口后,个个都如战神一般势如破竹,将天竺轮番征服。

        在这种情况下,王玄策打起来自然也是势如破竹。

        不过咱们后世聊到王玄策的待遇时,多有分歧。

        有个说法认为王玄策灭国却没拿到好处,反让吐蕃获利,所以最终李世民不怎么开心,也就对王玄策比较苛待,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个个说。

        贞观年间的吐蕃对印度是不太上心的,因为虽然能去印度,但路非常非常难走。

        也因此松赞干布仅赞助了一千二百兵马,若是吐蕃真的有心插手天竺,直接出万兵,对吐蕃来说不算困难。

        历史上吐蕃打到天竺是安史之乱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吐蕃已经彻底侵占了河西和西域,可见即使对吐蕃国内的野心家来说,大唐的疆土比天竺香多了。

        而且贞观后期属于大唐和吐蕃的蜜月期,双方翻脸要到王玄策灭国十五年后了。

        以及还有一个证据是开元初,位于东天竺的个失蜜国遣使来朝贡玄宗,还给带了封信:

        有国以来,并臣天可汗……臣身与中天竺王厄吐蕃五大道,禁出入……天可汗兵至勃律者,虽众二十万,能输粮以助。又国有摩诃波多磨龙池,愿为天可汗营祠。

        话说的很明白,一直认天可汗这块招牌,也一直在遵命防守吐蕃进入天竺。

        而且还希望大唐去讨伐勃律国,只要人马不超过二十万就能把粮草包了。

        最后是帮摩诃波多磨龙池国传话,“愿为天可汗营祠”是愿意让大唐在自己国家内驻军。

        其次王玄策也算不上苛待。

        去之前是右卫率府长史,正七品上。

        回来后嘉朝散大夫,从五品下。

        唐朝官员品级是九品三十阶,一年一考核,综合四年的考核结果,合格才能进一阶,政绩很好才能升多一点,并且超过五品的官职需要上报皇帝决定。

        在这套系统里,王玄策直接擢升五级,并且五品开始是被皇帝记在心上的。

        真要说对王玄策最无情的应该是命运:

        <div  class="contentadv">        带回来的天竺医生并没有医好二凤的病症。

        刚刚简在帝心,结果皇帝噶了。

        皇帝噶之前还吃了自己带回来医生的药物。

        王玄策就属于仕途才刚开始启航,结果船沉了。】

        李世民感觉自己还是小看了这块地方,眉头不受控制的扬了起来,还用手指掏了掏耳朵:

        “多少?”

        但其实都不用解释,光幕说的通俗明白,李世民只是难以置信,而且那粮食出口意思也简单好懂。

        “十四亿人口……还有卖粮食的余裕?”

        作为对比,李世民想起来另一组数据:

        “朕记得,大业四年,华夏有口四千六百万,乃隋之极盛也,此数尚不及半亿。”

        杜如晦出列道:

        “此乃后世之数,纵览后世,其有科技之助,务农之法远超我等,自可供亿万之民。”

        说是这样说……但李世民还是难以释怀。

        大业五年有近九百万户,而到了开唐的武德年间,大略查来的数字是两位百万户。

        乍一看似乎隋末大乱死民三千万口,但李世民也是认真研究过的。

        大业四年和五年,炀帝花了大力气搜括隐户,并且为了增加税收,强制兄弟必须分家,然后按户收税。

        虽然税收大增,但李世民回头总结认为,此乃大乱之始。

        所以前两年李世民还曾专门增加律例:父母若在,子女分家当罚。

        对于清查隐户的建议也是已读不回,并还出台了对于生育婴孩的奖赏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

        炀帝的手段虽然被他诟病,但至少确实是花了大力气厘清了人口,只是如今一对比……

        “近乎二十个大业年间……”房玄龄也惊叹。

        同为宰辅的杜如晦明白老友的心情:

        “真不知后世此等之国,有何治国良策。”

        而在另一边,武将们都已经颇为意动了。

        李世勣总结了一下:

        “无甲,无兵,无马,无险。”

        然后与李世民一样扬眉惊叹:

        “这岂不是能任意攻伐?”

        而看着后世历数的那些开伯尔山口过客,李世勣羡慕不已:

        来来往往国家这么多,为什么不能多我华夏一个!

        苏烈猛点头,长孙无忌则是老实不客气的瞪视过去:

        这块功劳是我先看上的!

        而在看到那一个东天竺的小国就敢豪言供应二十万大军的粮草,长孙无忌觉得必须要争一下了:

        “懋功将军既有灭薛延陀之功,何不弥陛下之憾,修高句丽之武略参详?”

        李世勣如今彻底支棱起来了,丝毫不让道:

        “等大唐海师初成,以奇兵袭之,水陆并进,高句丽弹指可平。”

        “随后正宜转道向西,以骑兵乘海船,平天竺更是指日可待。”

        长孙无忌圆脸涨得通红,但最终,圆短的手指对着李世勣指了两下后,最终还是恨恨放下。

        如今无官,说话都不够大声,要不要还是旁敲侧击一下陛下,对自己尽早起复?

        他长孙无忌也想为国尽忠啊。

        李世民对此向来浑不在意,毕竟这些旧臣虽然会争,但最终决定权一直都牢牢握在他手里。

        对于王玄策的遭遇,李世民只能深表同情,然后也没啥办法。

        毕竟那时候他已经噶了,还能怎么办?

        而且如今王玄策都已经被尽早启用了,如此算来也算了无遗憾了。

        李世民摸着微微蜷曲的胡子在思考后世这随口所说。

        在他国驻兵?那这小国除了需要负担兵马的粮草之外……

        是不是理应还得给大唐酬劳?

        【因为二凤的突然离世,王玄策起飞的仕途戛然而止。

        同样因为二凤的突然离世,突厥人又又又准备造反了。

        这次造反的主角是大唐的将军阿史那贺鲁,也就是咱们前面简称的小鲁。

        小鲁是从西突厥被大可汗追杀逃出来的,投奔大唐之后的靠着当带路党,在灭龟兹国之战有功。

        后来庆功时二凤对其很是看重,甚至亲自将自己的袍子披到小鲁身上以示荣宠,更是官嘉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待遇甚厚。

        但人跟人向来都是不一样的。

        有人在二凤死后哭着想要以身殉葬,比如放着放着都布可汗都不当的阿史那社尔。

        有人在二凤死后第一时间就想着造反自立重新当可汗,比如留学生小鲁。

        而也是至此开始,西突厥的灭亡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已经在长安扫了三十年大街的苏定方,也终于轰轰烈烈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https://www.biquya.cc/id117635/1664345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