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人被下诏狱只是开始,接着锦衣卫四处出击,将京畿地带的理学官吏全部缉拿入狱。
可以说,理学中的京官和京畿地区要员,全部被下狱。
这也意味着,理学派彻底失去了中央代言人。
一个学派,一旦无法在朝堂发出声音,那离没落也就不远了。
儒家其他派系,则只抓了跳的比较厉害的领头人。
剩下曾经参与过逼宫的人,则只是给予警告。
所有人今年的考核一律是下等。
按照大明律,连续三年考功下等,最轻降职,严重的会被罢官。
而且三年内有一次下等,哪怕其余两年全是上等,也只能平调无法升迁。
这意味着,三年内他们没了升迁的希望。
对有志于官场的人来说,是个非常严重的处罚。
但所有接到处罚的人,却都放下了心中的石头,跪地叩谢皇恩。
盖因,同罪不二罚。
现在老朱给了他们考功上的惩处,就不会再给予别的处罚。
意味着,他们的命保住了。
宫里,看着这个处理结果,以及群臣的反应。
陈景恪叹服:“太上皇的手腕太高明了啊。”
“先是摆明了只针对理学,并对其余学派宽大处理,彻底将理学孤立。”
朱雄英与有荣焉的道:“何止啊。”
“这一手宽大处理,既得了人心,又确保了不会因为缺员太多,导致国家行政系统停摆。”
“但考功下等,也决定了这些人三年内不可能升迁。”
“那么空出来的职务,就和这些人无关了。”
“朝廷可以光明正大的启用革新派官吏。”
“此举过后,大明的官场面貌将焕然一新。”
陈景恪竖起大拇指道:“高,实在是高啊。”
老朱被俩人吹的有些飘飘然,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面去了:
“这才哪到哪,当年咱将天下群雄戏耍的团团转的时候……你们是没见到啊。”
一高兴,老朱就开始讲起了自己的光辉岁月。
老年人吗,就有这个习惯。
更何况他也确实不是吹牛,人家当年是真的牛。
而且通过老朱的讲解,也能让人更加详细的了解当时的细节,以及参与者的心理状态。
所以陈景恪和朱雄英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与皇帝一家子不同,外面依然是风声鹤唳。
通过这种区别对待,大家都明白,太上皇这是冲着理学去的。
理学是保守势力的核心,正是他们明里暗里的阻挠,导致第一次国家计划的全面失败。
太上皇在算总账。
有些反应比较快的,已经想到为何太上皇不把权力移交给太子了。
不是他恋权,而是要为太子扫清最大的障碍。
看明白这一切之后,尚羲韶苦笑道:“太上皇的计策……高明啊。”
邱广安也深以为然的道:“以前我只知道太上皇杀伐果断。”
“今日终于领教了他老人家的手腕,难怪能得天下。”
自上次两人达成共识,私下交往就频繁了许多。
本来他们想的是,太上皇要是一退再退,就入宫劝谏。
一个好杀但明智的君主,也比一个糊涂软弱的君主要强的多。
尤其是大明变革不断,更需要强势君主。
否则,之前的一系列变革,很可能会被废除。
这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
只是,还不等他们入宫,形势就变了。
原来,一切都是计谋。
尚羲韶叹道:“理学这次在劫难逃了。”
看着他痛苦的样子,邱广安也有些唏嘘。
尚羲韶不算理学出身,但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哪个没学过一些理学知识?
眼见一门显学就要被废,他自然很难过。
可理学确实阻挠了新法,被废是理所应当的。
邱广安也只能安慰道:“华夏信史两千年,学派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无需为此担忧。”
“太上皇的目的,应该只是将理学撵出朝堂,并不会真的禁绝。”
“以后大家还是可以私下学习研究的。”
“理学的精髓,也会被其他学派吸收……”
尚羲韶说道:“我知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理学强盛这么多年,已经非常难得了。”
“只是……人老了,难免会悲春伤秋。”
说到这里,他毫无征兆的转移话题道:“此事过后,我会向陛下请辞。”
他说的陛下是朱标,因为他是朱标提拔起来的。
邱广安嘴巴张了又张,最终也没有说出什么挽留的话。
尚羲韶虽然本意是并不反新政,但他的行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法的进展。
关键是,下面无数人打着他的旗号阻挠变革。
如果他不退,以后类似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
残存的保守派,会自发的团结在他旗下,打着他的旗号继续作妖。
到那个时候,他想善终都不可能了。
现在主动引退,还能给自己留个体面。
所以,最终邱广安说道:“保重。”
能看出朱元璋打算的人不少,但能像尚羲韶一般选择急流勇退的,少之又少。
奋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得来的位置,岂能轻易放弃?
有些人则是想退而不可得。
锦衣卫四处出动,锁拿理学派官吏。
有些是诏狱里面那些官吏招出来的同党,有些则是之前理学占上风时候,出来搞事情的。
比如,禁止百姓讨论孔家恶行的,根本就不用审,抓起来就完事儿了。
陈景恪虽然很不忍,却并没有再劝阻。
这些官吏里面,或许有很多是好官清官。
然而这是阵营斗争,没有人会去在意个人的好坏。
只要你是对面阵营的,全部都在打击之列。
短短月余时间,就有三千多官吏被下狱。
与之相对应的,大批革新派官吏被破格提拔,走上了主官的位置。
但这件事情依然不算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关键的还在后面。
那就是如何处置孔家。
七月初,大明周报发表,这一期是加量版,比往常的厚了足足三倍多。
说是一部大部头的书都不为过。
内容只有一个,孔家的恶行。
一桩桩一件件,全部被刊印出来发行天下。
可谓是举世哗然。
大家都知道孔家所犯之罪不小,却没想到竟然恶劣到如此程度。
除了少数人洁身自好,其余人多多少少都参与了。
百姓可以说愤怒到了极点,对孔家也痛恨到了极点。
“什么狗屁圣人之家?应该叫畜生之家才对。”
这句话得到了广泛认同,并传扬开来。
以往百姓说这些话的时候,还要避着读书人或者官吏,怕他们发怒。
但现在情况反过来了,百姓们故意在读书人面前大声说畜生之家。
读书人不但不敢管,还要远远的绕着走。
当然,也不乏敢于逆势发声的人,很多人依然站出来斥责百姓胡说八道,诽谤圣人之类的。
然而,基本都遭到了百姓的嘲笑。
这样的孔家,也配称圣人?你们竟然维护这样的人,也配谈伦理道德?
我呸。
如果遇到硬茬了,甚至会被摁着捶一顿。
最后连报官的地方都没有。
可以说,理学和孔家,人心尽失。
到了这会儿,就算再迟钝的人都意识到情况不对。
太上皇到底想如何处置孔家?
如果只是敲打一下,为何要将他们所有罪行都公之于众?
难道……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心头,难道太上皇如对待理学那般,彻底废除孔家所有的尊号?
要真是如此,我们该如何做?
一时间,大家都犹豫了。
保孔家?
就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现在的名声,谁敢保他们?
任由孔家尊号被废?
好像也不是不行……咳咳……我说什么胡话呢,作为门徒我们自然要维护圣人荣耀。
当然,如果维护不住,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
针对孔家的行动,自然不是发行一起报纸就能结束的。
隔天的早朝,就有官吏上奏,认为孔家实乃天下第一无道之家。
并罗列了很多孔家不仁德的行为。
比如以让梨成名的孔融,就曾经写文章为吃人做辩护。
吃人啊,多么非人的行为。
你作为圣人之后不谴责就算了,竟然还写文章支持。
实在是道德败坏到了极点。
连装都懒得装了,是妥妥的真小人。
就这样的人,也配被世人敬仰?
也能作为楷模,被写进三字经?
你们儒家还要不要脸了?
不只是孔融,还有很多孔家所谓贤人干过的见不得人勾当。
这一篇弹劾的奏疏,打了文臣一个措手不及。
有一说一,别看大家都饱读诗书,但大多数人确实不知道孔融干过这事儿。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通读过史书。
且古人讲究为逝者讳,很多史书都刻意隐去了这一点。
他们只知道孔融让梨,却不知道他还为吃人做过辩护。
不知道真假还怎么反驳?
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说:这都是个人行为,请勿上升到整个孔家。
然后,他们又被重拳出击了。
另一位御史站出来弹劾孔家无道。
儒家最讲究忠孝仁义,可孔家连最基本的忠都做不到。
君不见,但凡改朝换代,孔家都第一个上降表。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提过。
儒家的辩护是,天道轮转,气运转移,孔家不过是顺应天命。
但这一次,弹劾的御史显然早有准备:
“两宋之际,孔家先向辽国称臣,又向金国、蒙古上降表,同时还尊宋室为天命之主。”
“那么请问又要作何解释?”
这确实是无解的难题。
你可以说,孔家向元朝上降表,是顺应天命。
毕竟大明是承认元朝的法统的,给出的论断是:以小宗而主天下。
大明取代元朝,就是大宗重主天下。
可是,宋朝和辽金蒙古对峙,你孔家的行为就没法解释了吧?
如果你说,辽金蒙古那边的孔家是叛徒……
可是,元朝一统之后,为何南北两孔又合二为一了?
你们什么意思?
怎么看都像是两头下注啊。
儒家被怼的哑口无言。
孔家在德行上确实有亏,而且还是大亏。
这是事实,你可以用诡辩来解释,然而诡辩改变不了事实。
当年白马非马公孙龙,在口才上将孔穿说的哑口无言。
可是孔穿几句话,就将公孙龙摁死了。
孔穿的意思很简单:口才再好,也无法将假的变成真的。
雄辩也不是为了争一时风头,是为了解释事实,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而恰恰,公孙龙的辩属于诡辩。
当这一点被人戳穿,公孙龙的政治生涯也就结束了。
这里说一句,孔穿就是孔子的后裔。
现在的情况,和当初孔穿评价公孙龙是一样的。
你们儒家再怎么能解释,都无法改变孔家不忠的事实。
这还不算完,新一期的报纸,头版头条的标题就是:
世修降表衍圣公。
其内容无需多说,就是孔家不忠,给各个政权上降表的事情。
民间对于孔家的最后一点敬畏,也彻底消除。
剩下的只有谩骂声。
读书人则愁的头发都快白了,猜测终于成真了。
太上皇这是真的要废了孔家啊。
先是用孔家现在的恶,激起百姓的怒火。
又用‘世修降表’,来破除孔家的神圣外衣。
现在朝廷要废除孔家,民间只会拍手叫好。
关键是,世修降表衍圣公,实在太顺口了。
就像是有魔性一样,念了一遍还想忍不住念第二遍。
以后提起孔家,大家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印象,不再是什么圣人之后,而是世修降表。
想翻身,比登天都难。
所以……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想过,朱元璋会灭了孔家。
然而,事实上朱元璋也在头疼,到底让谁去执行灭孔的任务。
“别看那些人嘴上喊着严惩孔家,真让他们动手,没有一个敢去的。”
陈景恪默然。
不管你怎么扒孔家的神圣外衣,圣裔就是圣裔。
在这个相信鬼神的年代,对圣人之后下死手,是要承担很大心理压力的。
更何况,动手的那个人,必然会成为儒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或许无法对抗皇权,也无法保住孔家,却有能力让动手的那个人死无葬身之地。
朱雄英摸着下巴上刚刚蓄起来的短须,若有所思的道:
“不一定非要让外臣动手啊。”
老朱问道:“哦,你觉得谁去合适?”
朱雄英说道:“十三叔,您觉得如何?”
“朱桂?”朱元璋下意识的相反对,这个混账儿子,能做什么大事。
但马上就反应过来,混账?
混账的好啊。
朱桂的性子有些混不吝,做事只看心意不顾后果。
这种人什么都敢干。
让他去屠孔家,他肯定会屁颠屁颠的接旨,而且会干的非常漂亮彻底。
至于屠孔的后果……那都是以后得事儿了,以后再说。
陈景恪也不禁眼前一亮,这个人选确实非常妙。
一来朱桂的性子暴躁混账,肯定能干成这个事儿。
二来,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果然,没有无用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
谁能想到,朱桂这种辣鸡,都能找到他自己的作用。
不过,屠孔确实会带来极大的后遗症,朱元璋和朱雄英可以随便讨论,陈景恪却不方便多说什么。
所以,他并没有开口,只是在一旁听着。
朱雄英说道:“而且之前十三叔被弹劾,您将他揍的几天下不了地。”
“他心中对理学派是有极深的恨意的。”
“稍加引导,这股怒火就能冲着孔家发泄出来。”
“他定然愿意去干这个事情。”
“至于后续的安排……我也不和您说谎话,十三叔的性子确实无法承担封国重任。”
“与其对他寄予厚望,不如好好培养他的儿子,将来直接让他的儿子去封国。”
“到那时,大明的思想界早就改天换地了,也没谁会再为孔家摇旗呐喊。”
“他的封国必然能顺利建立起来。”
“至于十三叔,就让他留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吧。”
“有我们约束着,至少能让他得个善终。”
老朱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的道:
“你性子像咱,非常强硬。”
“咱一直担心,你无法妥善处理和宗室的关系。”
“事实证明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你确实不会纵容宗室为恶。”
“但让咱欣慰的是,你心中还是顾念着亲情的。”
朱雄英认真的道:“皇爷爷放心,我必然不会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宗室犯了小错,我会惩罚他们。”
“若犯下滔天大罪,我会将他们送到皇陵为祖宗尽孝。”
老朱颔首欣慰的道:“这样就好,约束惩罚他们,却不会让他们真的没了好下场,咱就放心了。”
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朱桂的头上。
正如朱雄英所说的那般,听说要去屠孔,朱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还要求老朱将他的亲王卫队还给他:
“那些人我用着顺手。”
老朱自然不可能让他带着亲王卫队过去,真要这么干了,搞不好他会把曲阜也屠了。
只答应,将他亲王卫队的五百亲兵还给了他。
然后从神机营抽调了一万人北上,去执行这个任务。
“神机营对朝廷最为忠诚,因为勋章的事情,和理学及孔家是有大仇的。”
“再有朱桂带领,他们是可以执行好这个任务的。”
抽调一万神机营对付孔家,确实大材小用了。
然而,自从报纸刊登,有文人去曲阜保卫孔家。
全国各地有很多读书人效仿。
目前的统计,差不多有一万一千多人。
神机营过去,主要是为了对付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支持者。
至于为何要给朱桂五百亲卫,老朱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就怕神机营狠不下心斩草除根,让他带五百亲卫过去,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陈景恪心道,老爷子你也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东西啊。
说白了,朱桂这五百人就是负责斩草除根去的。
真正的鸡犬不留。
刽子手选定,老朱依然没有着急。
而是一直等到八月份,神机营就位后才动手。
八月初,时隔将近半年之后,朱元璋正式对孔家之事做出判决:
恶贯满盈,族诛。
不是诛九族,也不是夷三族,而是族诛。
听到这个判决,朝堂一刹那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结果。
族诛?竟然要将孔家灭掉?
怎么可能。
下一刻犹如炸锅一般嘈杂起来。
“陛下三思……”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请看在孔圣的份上……”
“陛下,苍天有好生之德……”
“陛下,诛杀孔圣之后,恐天下大乱,危及社稷啊。”
不只是文臣,很多武将都忍不住站出来劝谏。
朱元璋讥笑道:“难道孔家所犯之罪,当不得族诛之刑?”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言犹在耳啊,怎么诸卿要食言而肥吗?”
然而,群臣却根本就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话。
“孔圣后裔,杀不得。”
“杀圣人之后,恐天下大乱。”
老朱似乎在发泄心中积累的不快,继续说道:
“代王犯法可以处置,驸马犯罪可以处死,他孔家犯罪就杀不得?”
“怎么,他孔家比我皇家高贵吗?”
群臣:“……”
如果世界上有卖后悔药的,他们恨不得吃饱吃撑。
“陛下,臣等知错,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那都是理学之错,当严惩理学……请放孔家一条生路。”
朱元璋冷喝道:“真是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是你们有理啊。”
“但可惜,今日咱比你们大,说话比你们管用。”
“你们那一套,对咱没有用。”
“咱意已决,孔家,族诛。”
“谁若是觉得愧对孔家,可以陪着一起去死,咱绝不阻拦。”
“退朝。”
说完,起身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只留下苦苦哀求的群臣。
——
当这个处置结果被公布,天下震惊。
即便是原本义愤填膺,要孔家血债血偿的百姓,一时间也不敢说话了。
那可是孔家啊,圣人之家。
都说中国人信神的功利心很重,且逢神便拜。
这当然也是事实,龙王不下雨要你何用?
但反过来也说明了另一件事情,中国人对怪力乱神之事,基本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万一是真的呢,拜一拜求个心安。
孔子当了那么多年圣人,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能力。
所以,别看大家对孔家的恶行非常痛恨。
真要对孔家下手,依然心存顾虑。
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在乎这个,对这个结果拍手叫好。
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观望。
读书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纷纷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反对。
不过大多数人能用的办法,就是上联名血书了。
请求皇帝网开一面,为孔家留一条血脉。
也有一部分选择前往孔家,誓与孔家共存亡。
也有很多人选择前往洛阳,去皇城请愿。
在朱元璋公布处置结果的当天,承天门外的广场上,就跪了上百人。
其中一大半都是朝中高官,剩下的也几乎都是社会名流。
第二天,来这里下跪请愿的人超过了千人。
朱元璋只是冷笑一声,道:“去告诉那些人,想跪可以,有官身的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完了再跪。”
“如果谁因为此事误了工作,罢官论罪。”
听到这个命令,跪地请愿的人骚动了片刻,很快又平静下来。
没有人离开。
第三天,来这里下跪请愿的人更多了,达到了一千五六百人。
但细心的人却能发现,很多第一天来下跪的官吏,并没有出现。
接着,针对此事大明周报出了特刊。
直接亮明观点站在朝廷一边。
先将大明律搬出来,然后计算孔家的恶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有五十多条族诛的大罪。
太上皇的判决,是公平合理是符合大明律的。
然后又重点写了,群臣是如何反对此事的。
要求赦免孔家。
这里方孝孺也非常狡猾,没有说群臣希望给孔家留一条血脉,而是说要求赦免孔家。
这其中的差别就很大了。
并且他将之前的旧账全部翻了出来。
当初处罚代王、处死驸马欧阳伦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说的?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谁说的?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是谁说的?
怎么轮到孔家,这些道理就行不通了?
你们当初逼迫太上皇,到底是为了道义,还是为了争权夺利?
这一期报纸,自然遭到了读书人的抨击。
但在百姓中间,起到的影响却非常大。
有效消除了百姓心中的顾虑。
是啊,皇子都能处罚,驸马都杀了,孔家凭什么不能杀?
孔圣真有灵,看到子孙为恶,估计也能气的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主要是激起了百姓心中的怒火。
好呀,你们这些读书人良心果然都让狗吃了。
孔家那些大的恶行,你们竟然也想赦免了?
真不是东西。
百姓不敢骂圣人,但敢骂普通人啊。
于是,各地都出现了读书人被骂,乃至被打之事。
这件事,还带来了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后果。
普通百姓心中,对读书人的光环消失了。
你们也就是多读了几天书而已,没啥了不起的。
一旦百姓不在仰慕读书人,他们再想左右百姓思想,就几乎不可能了。
为以后的很多政策施行,创造了条件。
这一点,是陈景恪都没有预料到的。
京城,前来承天广场请愿的读书人更多了。
差不多有三千多人。
然而,朱元璋什么场面没见过?又怎么会被这场面给吓住。
想跪就跪着好了。
死了就通知家人来收尸。
等孔家那边尘埃落定,这些人自然就散了。
不过嘴上是这么说,对安全方面他可一点都没松懈。
禁军全部就位,随时扑灭所有的火苗。
——
另一边,朱桂带着自己的五百亲卫,日夜兼程来到曲阜。
直接接管了神机营的领导权,然后第一条命令就是:
杀。
统领这支军队的将领叫王政,是王弼的次子。
听到这个命令大惊,说道:“那些读书人怎么办?”
朱桂兴奋的道:“乱臣贼子,统统杀了。”
王政不敢置信的道:“啊……那可是两万余士子。”
随着族诛的旨意下达,又有几千名士子前来保卫孔家。
要杀死那么多人,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朱桂不耐烦的道:“你不敢就直说,我换我的人上。”
王政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深吸口气,说道:“末将遵命。”
然后大踏步走出军营,下令道:“全军都有,包围孔府……杀……”
“杀。”
神机营一万人很快就包围了孔府。
保卫孔府的士子们见状大惊,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已经有不少人察觉到情况不对,想要溜走。
然而,全都被驱赶了回来。
这下,士子们更慌了。
尤其是那些投机分子,更是肠子都悔青了。
孔府内的人也接到消息,有军队包围了孔府。
孔家人都吓的瑟瑟发抖,只能寄希望于外面的读书人,能拦住这些军队。
他们不认为,朝廷真的敢对这么多读书人下手。
事实上,就连读书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杀这么多读书人,那比秦始皇还要残暴。
太上皇还要不要身后名了?
所以,就有人大喊道:“大家不要爬,手拉手,不要被分散,他们不敢拿我们怎么样的。”
六神无主的士子们连忙照做,很快就手拉手将孔府围的水泄不通。
同伴的力量,也让他们心安了不少。
然而……
“举枪……”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响起。
“唰。”神机营一万将士,举起手中的火枪,对准了他们。
人群再次出现骚动。
但这次还没等他们有所动作,就听到一声:“放。”
然后,密密麻麻的‘嘭嘭嘭’声响起。
一排排读书人被击中倒下。
他们终于慌了,想要逃,可四处都是军队。
只能下意识的往人群后面钻。
然后整个乱成一团。
神机营使用的,是新式火枪,平均每分钟两发。
三段式射击,更是基本操作。
随着枪声不断,一个个生命被夺走。
更多没有被击中要害的人,则躺在地上哀嚎。
现场惨不忍睹。
院内的孔家众人,此时已经吓的屎尿齐出了。
朝廷来真的了。
然而,后悔已经晚了。
外面,朱桂看着那些曾经欺负他的读书人被击杀,一开始还很兴奋。
但很快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杀人还是用刀带劲儿,用枪没意思。”
然后他让王政停止了射击,不顾劝说拔出刀带着亲卫冲了上去。
早就已经被吓破胆的众士子,根本就不敢反抗,只能犹如绵羊一般四处逃散。
然后要么被神机营拦住杀死,要么被朱桂追上杀死。
两万多人,足足杀了一个半时辰才结束。
朱桂身上已经被血水浸透,看不到一丝原本的颜色。
但他脸上却带着莫名的兴奋,眼珠子血红一片:
“哈哈……爽爽爽,还是冲锋陷阵砍人爽。”
“回去我就给我爹请旨,让我上阵杀敌去。”
看着尸横遍野的现场,王政心中叹息不已。
这些可都是读书人啊,自己的身后名,堪忧。
但作为大明勋贵既得利益者,有些事情他逃不掉。
更何况,有确切消息,他爹即将被晋封公爵。
这次行动,算是一次表态。
否则,公爵是那么好拿的?
所以,他也没有多纠结,转而问道:
“代王,接下来就轮到孔府了,是你动手,还是我动手?”
朱桂已经杀红眼,说道:“把孔家的墙给我炸开,我亲自去解决了他们。”
王政自然不会反对,当即就命人行动。
孔家从没想过,自己家族会有这样的遭遇。
所以,虽然起的是高墙大院,防守能力却并不强。
只是一包火药,就将一段院墙炸塌。
在院内之人的惊恐喊叫声中,朱桂带着自己的亲卫冲了进去。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17509/567926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