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林毅跟英子回了趟家,把她家里的春联也给贴了,灯笼挂上。
喊上韩二爷,一起去林家过年。
因为年夜饭很丰盛,所以过年中午大部分家庭都是随便对付一口的。
等吃过饭,便差不多要准备祭祀了。
这也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个祭祀。
很多地方,也叫做请年。
通常是一个村子的人,把每家每户的贡品,集中在一起,然后供奉五到十分钟。
期间会烧黄纸和草纸,燃放鞭炮。
村里最年长的老人,口中还会念念有词。
林毅跟三个哥哥,去上了香,便在一旁聊起了天。
聊的自然是他们老家这些风俗习惯。
还有一些过年的规矩,什么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王上天.过年当天,吃年夜饭前要迎下来等等。
过年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有要做的事情,而且必须要按照这些日子来。
比如说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都还编成了顺口溜,三岁小孩都会背。
祭祖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每家每户都会从过年的菜肴里,分出一小碗的菜,给祖宗供奉。
这些菜,当天是不能动的。
过了年,也可以热来吃。
毕竟是食物,不能浪费。
此类的规矩很多,数不胜数。
反正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的。
聊了会天,祭祖完毕,林庆丰把林毅喊过去点鞭炮了。
等祭完祖后,便可以吃年夜饭了。
说是年夜饭,其实下午四点多,就已经开饭了。
猪肉炖粉条,鲶鱼炖豆腐,小鸡炖蘑菇,炖大鹅,蒸鲤鱼,饺子等等。
年夜饭的丰盛,放在后世也是十分能打的。
鲤鱼其实平日里很少人喜欢吃,但这是过年的习俗。
而且鱼必须是鲤鱼。
这最初是用来祭神的。
鲤鱼跃龙门嘛,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和象征。
当然,鲤鱼本身也是一个好兆头,昭示着“吉庆有余”、“连年有余”。
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来,咱们干一杯,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辞旧迎新,希望来年大家都能幸福美满,然后过的开心,健康。”林毅举起了酒杯,来了一段祝酒词。
所有人共同举杯。
“小毅,你是不是少说了什么?”大哥笑看着林毅。
林毅闻言一愣,少说了什么吗?
“对对对,小弟,你就是少说了。”二哥也嘿嘿笑了起来。
“你跟英子新的一年里,缔结连理,争取明年这个时候,早生贵子,开枝散叶,这也是咱们林家的大喜事。”大哥开口道。
林毅和英子没想到瓜最后落在了这里。
全部都哭笑不得。
英子更是羞涩的垂下了眸子。
“那我争取哈。”林毅笑着说道。
时间有点紧迫。
十月怀胎,除去十个月,一年就只剩下了两个月了,想要怀上,还是有些困难滴。
那种一发入魂的情况,实在是少见。
很多人从结了婚就开始备孕,结果好几年才开花结果。
“那明年,爸爸妈妈的红包可要备好哦。”二哥打趣起林庆丰和李秀荷来。
林庆丰表示,这必须的。
年夜饭要慢慢吃,一般吃几个小时都是正常的。
从天亮吃到天黑也是常有的事情。
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
饺子的说法很多,很多人会在所有的饺子里,挑选出两个饺子,然后往里面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
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
但林毅觉得这样不好。
经常出事,有的人吃饺子喜欢直接吞,要是不注意,把硬币吃进去了多危险。
于是在林毅的建议下,两个饺子都包上了糖,没有放硬币。
糖就无所谓了。
甜甜蜜蜜,同样也是十分美好的祝福。
吃过了饭,便开始守岁了。
基本上全国大部分地方,除夕晚上都有守岁的习惯。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全家人吃过了饭,便来到了客厅看电视,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围炉闲坐、守岁辞岁。
如今还没有春晚,但央视有茶话会。
林毅觉得无聊,拉着英子出去放烟花了。
八十年代的烟花种类,并不多,不像后世,五花八门的。
什么加特林烟花都整出来了。
林毅在林场的供销社,找了好几家店,才找到几种。
最多的便是,炮打灯儿和花盒。
炮打灯儿又叫做彩珠筒,外形是圆筒形的,高约3寸直径5分,外皮裹着红绿纸,点燃后的声音和鞭炮声一样。
只是会随着声响,会有一个光球儿飞出,在半空中炸响,还是很有意思的。
花盒,属于高档烟火,是一个扁平大圆盒。
燃放花盒时,是需要放在空平地上,然后点燃引线,站远一些观看。
这种烟花,还是有些危险的。
燃放出来的花盒会在天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烟花。
“毅哥,烟花好美啊。”英子望着天空中,那璀璨的烟花。
“八十年代的年味真浓啊。”林毅感叹道。
后世不让放烟花爆竹之后,年味便逐渐消散了许多。
当然,不让放烟花爆竹,也有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八九十年代,每年过年的时候,医院都是爆满的。
被烟花炸伤,甚至炸死的事情,有很多。
很多人喜欢逞能,把鞭炮点燃了,然后放在手里比赛,看谁坚持到最后,这不是纯纯的沙币行为嘛。
林毅小的时候也做过这种事情,然后被他爹拿着鞋底追了大半个村子。
此后,他再也不敢了。
现在回想下,觉得当时是真虎啊。
能活着长大,真不容易。
如今村里能放的起烟花的家庭不多,也就林毅家和村长家。
其余村民只有羡慕和围观的份。
不一会,也有村民到林毅家里来看电视。
家里有一台电视,比平日里是要热闹许多。
“毅哥,你明天去拜神吗?”英子询问林毅。
这也是守岁的一个环节。
一般是等到天明后,向寺庙烧香祈神,称为“发纸”。
然后在寺庙周围点燃火堆,在东北叫“营火”,一直热闹到接神为止。
当然,如果不相信这些的话,可以省去这一个步骤。
神明,信则有,不信则无。
林毅以前也去过几次,都是觉得热闹,好玩。(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16978/5679302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