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91章 除夕赐宴,去年赐火锅,今年赐烧烤

第291章  除夕赐宴,去年赐火锅,今年赐烧烤!

        满速儿派兵袭扰陈友后路。

        却发现,从吐鲁番出去,一路往东,跑了几百里,都看不到人影。

        本来富庶的吐鲁番,变得千里无人烟。

        而且,明军还在驱使百姓攻城,并沿途焚烧牧场,让逃走的牧民,冬天容易饿死。

        明军大营里,陈友和寇深也在商量。

        烧毁草原的毒计,是寇深想出来的。

        “天快冷了,咱们最早吞并吐鲁番,也需要等到明年了。”

        “让那些牧民给东察合台汗国造成困扰,不枉咱们出兵一场。”

        若骑兵多的话,寇深想派骑兵南下,将整个吐鲁番搅得天翻地覆。

        见识到满速儿的谨慎后,一战吞并吐鲁番,根本不可能了,这是拉锯战,急不得的。

        “可惜了。”陈友想一战封侯呢。

        寇深白了他一眼:“向朝堂报功吧,想吞并吐鲁番,恐怕有仗要打呢,慢慢来吧。”

        “起码咱们知道了东察合台汗国,虽然摇摇欲坠,但并不羸弱,这骑兵要比咱们明骑强上一线。”

        “咱们也随时做好准备,飘下第一场雪,就撤回甘肃。”

        陈友皱眉:“不回哈密?”

        寇深摊摊手:“咱们只带了兵卒口粮,哪有粮食供养难民啊?”

        “这偌大的哈密,咱们退出去,岂不被吐鲁番的人给占了?”陈友觉得这是嘴边的肥肉。

        “他们占了更好,这些哈密人正嗷嗷待哺,吐鲁番吞并哈密,就得管哈密百姓。”

        寇深坏笑:“本官巴不得他们占领哈密呢,就担心满速儿不上当。”

        陈友明白了。

        回去的路上,把好东西全都拉回肃州、西宁,让哈密人自生自灭去。

        明年开春,物资充足,再收复哈密之地。

        若收复不了,就再烧一遍,后年还收不了,就继续烧,直到把东察合台汗国给拖死为止。

        “这功劳又薄了一层。”陈友叹息,但这是最好的结果。

        明军打算撤了。

        抓到的牛羊、战利品等还是要带回大明的。

        捷报送入中枢。

        已是十一月中旬了。

        朱祁钰龙颜大悦:“传旨,封陈友为沙州伯,赐一世世券,加授寇深太子少保,在哈密城为陈友、寇深树立一座雕像,待其百年之后,立庙祭祀,昭示其收复哈密之功!”

        “再传旨,哈密纳入甘肃,甘肃全省版图正式形成,拆分甘肃、宁夏,寇深为甘肃督抚,升原杰为宁夏督抚。”

        “神英、陶瑾皆有大功,官升一级,按照战功名单封赏,朕额外加赐宁夏军全军铜符一枚!”

        “原来吐鲁番是满速儿在控制呀。”

        大明对吐鲁番所知甚少,他还以为是封给远支亲戚了呢,不想是东察合台汗国的长子,未来的大汗,坐镇吐鲁番。

        说明吐鲁番十分重要,东察合台汗国不想放弃。

        那大明就更想要了。

        “再传旨,从哈密国中,挑选出三万妇人,赐给三万宁夏军,无妻者为妻,有妻者为平妻,其子有继承家业的权力,若妇人有子嗣,则归宁夏军将,令其抚养长大。”

        “拆分宁夏军,挑出一万五千人,愿意留在甘肃的,改为甘肃军,在甘肃分地,按照军功多寡分地,女子、孩童皆给分地,多多分,为朕打仗者,皆是有功之臣,朕绝不薄待。”

        “再从哈密国中,挑选哈密俘虏两万人,分给甘肃军当奴隶。”

        “再传旨给寇深,回师时入驻答司麻万户府,问问绰丝,是愿意割地呢?还是愿意割头啊?”

        朱祁钰打算用军功分地之法,激发百姓向战之心。

        扈文林快速书写,然后送去内阁。

        很快,姚夔、王复急匆匆而来。

        “陛下呀,您这是要重蹈暴秦覆辙呀!”姚夔气呼呼道,军功封爵,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为何自宋之后,就没有了武人乱政?

        因为军功封爵被扫进历史垃圾堆,这玩意太邪性。

        看看蒙元,归根结底就是军功封爵,看看他们打成什么狗脑子样了,就没一天消停的时候。

        废除军功封爵制,才能断了武人的路,才绝了造反的根子。

        虽然现在看,这些因功封地的兵卒不成气候,可等百年之后呢?这些兵卒就是本地的兵将世家,他们有钱有粮有兵,会做什么?

        安史之乱,近在咫尺呀!

        “陛下,您知道为何太祖皇帝,没有使用军功封爵吗?”姚夔问。

        因为当时文官集团不够大。

        朱祁钰需要用军功集团,来平衡文官集团。

        “陛下!”

        姚夔重重磕头:“文官乱政,但陛下却能稳如泰山,倘若武人乱政,天下姓什么就不一定了!”

        王复也认真道:“陛下,微臣也是文官中的一员,纵然微臣高居阁臣,哪怕做了权臣,您一道圣旨,也能诛杀微臣!”

        “可武将掌兵,您就算传多少道圣旨,都没有效果呀,可不是人人都是岳武穆呀!”

        “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皆是因武人掌权造成的乱象。”

        “任何武人掌权的可能性,都必须消灭掉!必须!”

        王复拼命磕头,目眦尽裂。

        朱祁钰的确把情况想得简单了。

        太祖、太宗哪个不是人杰?

        他们都不采用此法,甚至不停打压军卒的地位,连武庙都拆了,就是担心武人乱政,重蹈藩镇之祸。

        而且,这哈密是新收之地,遍地是异族,说叛乱就叛乱。

        到时候,这些兵卒忠于谁可就不一定了。

        “两位爱卿请起,朕想当然了。”

        朱祁钰也得考虑。

        他在世时候,尚能镇住这些骄兵悍将,等他驾崩之后,他的儿子可就未必能驾驭得住了!

        或者说,一定驾驭不住。

        他可没有太祖的能力,想杀谁就杀谁的能力,他现在还有,因为这些军将不成气候,若放任做大,他恐怕都杀不了了,可不能学李隆基啊。

        所以,他不会给儿孙留个烂摊子。

        姚夔松了口气,皇帝还是很理智的。

        “两位,您们说说,该如何封赏?朕想厚待士卒,让他们忠于王事。”朱祁钰道。

        王复微微凝眉:“陛下去除军功分地,其他如您圣旨一般即可。”

        姚夔也是担心这一点。

        武将,才是皇帝最该防着的人。

        在武将问题上,皇帝和文官的利益是一致的。

        “朕想用军功分地鼓励兵卒,为朝堂卖命,变成强军,百战百胜。”朱祁钰说出心里话。

        姚夔却嘴角翘起:“陛下,老臣说句僭越的话,倘若兵卒百战百胜,您会睡得安稳吗?”

        猛地,朱祁钰瞳孔一缩!

        你在揣测帝王心吗?

        转瞬,他又苦笑一声:“姚卿深知朕心啊。”

        姚夔跪伏在地:“老臣不敢僭越,却也经历过永乐朝风云,您可知若无太宗皇帝御驾亲征,必是百战百败,您知道原因吗?”

        难怪看太宗实录,会发现,永乐朝,最能打的就是太宗爷仨,其他人都是渣渣。

        其实并不是的。

        而是没人敢僭越,武将也得自保,倘若百战百胜,皇帝会放过他吗?蓝玉的例子,还不警醒吗?

        朱祁钰,并没有太宗皇帝打仗的本事,也没有汉王、赵王这样的儿子,也没有仁宗皇帝这样善于治国的儿子。

        擅自启用因功分地,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姚夔见皇帝在思索,缓缓道:“就说那洪武朝,第一名将,真是中山王吗?”

        不是,是太祖皇帝!

        为什么太祖皇帝家乡里的人,个个都是名将,自然是太祖带得好,变废为宝,是太祖的本事。

        这也是为什么太祖谁敢都敢杀,因为他把自己的儿子也练得那么出色,打仗、治国,全都是人才。

        太祖皇帝能让身边所有人变成名将、名臣,因为最牛叉的那个人是他。

        你朱祁钰能做到吗?

        历史千古,能做到的寥寥几个人罢了。

        “朕有自知之明,这和朕欲练强兵有何关系?”朱祁钰又问。

        “陛下,您就是太祖、太宗二位圣君的再生呀!”

        姚夔拍马屁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只要您能够善于用人,那么天下人才全都会为您所用。”

        “煌煌大明,屹立不倒。”

        “您不必担心没有人才、没有强兵,只要您能广开言路,选贤用贤,什么战争都能打胜的。”

        “所谓强兵,不过是悖论而已。”

        “您看看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强兵,到了靖难时期,几十万人都打不过太宗皇帝。”

        这说明,用人很重要。

        兵卒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放在会用兵的名将手里,就是强军,放在纸上谈兵的废物手里,都是垃圾。

        “而且,强兵真就好吗?”

        姚夔说完,重重磕个头。

        军功分地,绝对不行,诞生太多军功家族,必然会造成六镇之乱,重蹈安史之乱。

        他的意思很简单,只要皇帝肯用人,那么天下就会诞生名将、名臣、强兵。

        强兵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皇帝想出来的。

        而且,不能练出强兵来。

        兵强,野心家就多,帝位就不稳。

        朱祁钰听进去了:“那就多封赏一倍的财货,您看如何?”

        “陛下圣明!”

        财货,总会花出去的。

        兵之所以强,因为穷。

        等兵卒富了,都是废废。

        这才是人心。

        而且,那些天下商贾会将各种商品,卖给兵卒,把兵卒卖命换来的钱,赚进商贾的口袋里。

        这也是人心。

        “姚卿,王卿,你们都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朱祁钰请姚夔坐下,并奉茶:“如今内阁只有伱们三个人主事,十分繁忙,王竑、叶盛回京估计要明年了,朕觉得该补入一个人入内阁了。”

        内阁本就应该是七个人。

        但朱祁钰一直用六个人,而且,还有几个人不在京师。

        姚夔秒懂皇帝的意思,这是要调彭时回京了。

        景泰八年时,皇帝对彭时网开一面,没有杀他,派其去浙江避避风头。

        金忠又清洗了江西,发现彭时家族并没有参与海商,这让皇帝对他的印象转好。

        “老臣举荐彭时……”姚夔说出彭时很多好处。

        “他资历够吗?”朱祁钰问。

        姚夔知道自己举荐的很对,因为皇帝没拒绝,而是问资历,说明皇帝的人选也是他。

        “回陛下,老臣以为彭时资历足够。”

        朱祁钰确实想启用彭时了,彭时放在地方,着实屈才。

        再者,中枢不停派人督抚地方,导致中枢空虚,确实需要这样的名臣回朝辅佐。

        “那就启用彭时吧。”

        启用彭时还有一个原因,他弟弟彭韶,在景泰八年高中,如今在翰林院做得可圈可点。

        圣旨发到浙江,彭时看到圣旨,整个人都傻了,皇帝竟不计前嫌启用了他?

        还高升他,直接入阁?

        他拜谢完圣旨后,收拾东西,立刻入京。

        与此同时。

        边永于十二月初七,进入暹罗。

        于十二月十九,入都城阿瑜陀耶,翻译过来叫大城,拜见暹罗王。

        现在是暹罗历史上,最恢弘的、最强大的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在大明译文里,称为大城王朝。

        大城王朝,建立于元朝至正十一年,只比大明年轻几岁,正处于王朝的巅峰时期。

        如今执政的是第九代国王,波隆摩·戴莱洛迦纳。

        本名拉梅萱,是大城王朝有名的贤君。

        他和大明维持良好的贸易关系,海量的丝绸、瓷器,从陆路运到暹罗,暹罗则高价卖给西方商人,从中赚取差价。

        所以,边永进入大城,进入金碧辉煌的皇宫,阿犹地亚。

        边永受到暹罗王的热情接待,晚上则是被暹罗美人伺候得腰酸背痛,堂堂上国贵使,竟沉溺在暹罗美人乡,实在是暹罗美人可盐可甜。

        双方递交国书之后,边永则请求暹罗王,想接触暹罗境内的西夷商人。

        拉梅萱自然不反对,暹罗地理位置优越,常年和西夷商人打交道。

        但暹罗人并不擅长商业。

        为此经常吃亏。

        暹罗王没少写密奏,向天朝皇帝诉苦,请求天朝拨付一批商人,来为暹罗经商。

        自然遭到天朝皇帝的拒绝。

        其实暹罗,不止不擅长经商,也不擅长打仗,还不擅长种地,简直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饭桶。

        而在中南半岛这块诡异的地方,居然是最强大的王朝。

        但暹罗比较开放,和闭关锁国的大明不一样,他们是允许经商的,和西夷关系也比较好。

        但他们不生产丝绸、瓷器,他们只是丝绸、瓷器的搬运商。

        大明闭关锁国,人家不卖。

        暹罗卖,但暹罗不生产,也不会生产呀,暹罗王就派遣使者,向大明朝贡,骗大明的东西,拿回来自己卖。

        这一手玩得妙。

        大明皇帝也知道,但这些赏赐,只是大明拔下来的一根腿毛而已,怎么会在意呢?

        但朱祁钰就不开心了,他就断了贸易。

        导致暹罗王天天给皇帝上书,并派使臣出使大明,请求大明赐下丝绸、瓷器等物。

        “贵使阁下,您带来的兵卒可是大明打败瓦剌、鞑靼的强兵?”

        暹罗王消息灵通,虽然不知道瓦剌、鞑靼是什么水平,但他们知道蒙古的恐怖呀,所以认为瓦剌、鞑靼很强。

        当然了,他也不担心,当年强如蒙古,也不可能通过无数瘴气森林,抵达暹罗的。

        大明也没这个能力。

        所以和安南的臣服不一样,暹罗王对待边永,更多的是平视。

        这让边永很不舒服。

        我是上国使臣,你居然敢平视我?

        你等着,早晚灭了你的国!

        “回禀国王殿下,外臣带来的兵卒,不过临时招募的而已,并非是扫北雄兵。”

        一听这话,拉梅萱觉得边永在吹牛,打算举办一场宴会,让暹罗精兵和大明精兵打一仗。

        边永自然答应下来。

        带来的五千人,是要熟悉本地地形、战争情况的,靠自己练练不出雄兵来,得多多和当地兵打仗。

        在暹罗王都里,就有很多西夷商人。

        西夷和暹罗关系友好,从古至今的友好,这也是亚洲唯一被没侵略过的国家的原因。

        这里有大食人、佛郎机人、红毛番等等各色的欧洲、中亚商人,几乎天下商人,云集暹罗王都。

        边永一路上都在学佛郎机语言,皇帝从宫中派来几个佛郎机太监,专门教导使团学习番语。

        边永已经能够和佛郎机人正常交流了。

        但是,佛郎机人竟然不懂他说的是什么,经过了解后才发现,在暹罗的佛郎机人,是葡萄牙人。

        在大明遇到的,是西班牙人。

        <div  class="contentadv">        因为长相酷似,被大明统称为佛郎机人,其实是两个国家的人。

        边永、潘本愚和佛郎机人交流很久,才分辨清楚,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区别。

        而红毛番,也不是一国家的人,是荷兰和意大利人。

        而在大明的翻译里面,荷兰翻译为和兰,意大利为意大里亚。

        像大食之类的阿拉伯人,大明是比较清楚的。

        边永将一切记录在纸上:“暹罗都城,甚是繁华,却遍地是夷人,夷人行走于路上,本地人并不讶异,甚至有暹罗贵女嫁给夷人,侍奉恶鬼,实属伤风败俗,微臣不忍直视……”

        “微臣得知,那佛郎机是两个国家,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国家地图如何,微臣正在探知,请陛下给微臣一点时间。”

        “来往于大明的红毛番,竟来自很多国家,微臣得知,在欧罗巴,有很多国家,那西班牙、葡萄牙如沧海一粟,微臣担心其欧罗巴军事之强。”

        “微臣在大食商人手中,买到了玉米种子,但其不愿意卖给大明,微臣知道是讨价还价而已,微臣如您所说,愿用丝绸交易,其人果然痛快答应,隐约透露,玉米种子并不在大食。”

        “陛下,微臣在暹罗,见到了身毒商人,微臣与其谈论佛法,他竟不知佛法是何物!微臣震惊至极,佛教已在身毒凋零,微臣还有心去身毒拜访诸佛呢。”

        “微臣得知,暹罗有吞并柬埔寨之意,并有意南向,扩张势力,微臣以为暹罗为我朝第一大敌,但其兵之弱,微臣罕见,微臣手中之兵,和暹罗兵打了十场,十场全胜,最后一场允许动用兵器,我天兵杀死暹罗兵154人,阵亡一人。”

        “暹罗想从微臣手中购买火铳,遭到微臣拒绝,暹罗王对待微臣,态度不复从前。”

        “陛下,暹罗王亦开拓明军,他正在策划帮助勃固(缅南)攻打阿瓦(缅北),微臣以为,一旦战争爆发,国朝可趁机收复麓川失地。”

        “陛下,微臣已经和葡萄牙商人谈妥,葡萄牙商人,愿卖给大明一艘船支的种子,但价格着实有些高,一粒种子,就要一尺丝绸,微臣觉得种子更加重要,便答应了他,船支已经扬帆起航。”

        “陛下,荷兰人愿意卖给大明一批战船,微臣看过了,他们的战船不比佛郎机战船差,微臣觉得价格公道,便答应下来。”

        “……”

        如日记一般,每一件事都被边永记录。

        天天就是买买买。

        拉梅萱算是看到了大明的殷实家底,王都内的所有西夷商人,似乎都和大明做上了生意。

        一向自称地大物博,看不上西夷东西的大明,竟然开始大肆采买了,貔貅转性了。

        潘本愚离开暹罗,乘着葡萄牙商船,回到大明,船支会在广州停泊。

        预计,会在除夕之前,抵达广州。

        而腊月的京中,已经有了年味,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充斥着大街小巷,北京城十分热闹。

        今年税赋减免,百姓家中都宽裕了一些,做小生意的自然也好过了,京师更加繁华。

        今年京师最火的有三件东西。

        一个是羽绒棉袄,皇帝鼓励天下百姓养鸭鹅,鸭鹅的绒制作成羽绒服,冬天御寒穿。

        第二个是火炕,从年初开始,皇帝就关注火炕,在秋天时候,终于造成,中枢大力推广,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京师最赚钱的,就是火炕匠人,京中权贵都搭上了火炕、火墙,百姓家也想搭建。

        第三个是罐头!

        没错,是罐头。

        今年秋天,果子丰收后,果子不易保存,所以皇帝就下旨,令皇家商行在南方,建立一百多家罐头厂。

        把卖不出去的果子,收购下来,加入糖水制成罐头,用瓷瓶装。

        还得用铁盖,盖上。

        朝臣都骂皇帝败家,这些铁用来制成农具多好呀,却变成铁盖,真的浪费。

        朱祁钰派人全国探索铁矿,建立铁厂。

        而到了冬天,就将储存好的罐头上市,罐头方便保存、运输,南方来的罐头,能卖去捕鱼儿海。

        自然是罐头卖爆了。

        瓷瓶做得精致好看,多少百姓买回去当摆件用呢。

        朝臣有点明白了,为什么皇帝让百姓种植果树,说了他收,果然收,制成罐头,几年都不会坏,一本万利的买卖。

        年前,皇帝大手一挥,将各地的罐头厂,赏赐给今年的有功之臣。

        而商贾触类旁通,竟然开发出了肉罐头,在漠北建厂,把吃不了的牛羊肉制成肉罐头,卖到内地来。

        罐头是景泰九年冬天最火的东西。

        “你是说玻璃烧制成功了?”朱祁钰看着费璠。

        费璠来到京师后,写信邀请他的一些朋友,挂职在宫中,一直在研究玻璃。

        “请陛下阅览!”

        费璠献上一个玻璃瓶子,按照罐头瓶子做的,用铁盖一拧,纹丝合缝。

        “倒是透明。”

        朱祁钰拿着放在眼睛上,能看见费璠,但并不十分清晰:“成本多少?”

        “回陛下,若在京师生产,十分昂贵,可去沙漠中生产,一文不值。”

        费璠也很郁闷,他研制玻璃,其实进入了一个误区。

        以为玻璃是天地造化,其实这玩意就是盐碱沙子烧制出来的,就这么简单。

        以前烧制不透明,就是沙子用的不对,用普通沙子烧,烧出来的就不透明,用含盐碱的沙子烧制,就透明了,额外加入盐碱还不行。

        “仔细说来。”

        费璠详细介绍了用什么沙子,才能烧制出来这样的玻璃等等。

        “一文不值好呀!”

        朱祁钰脸上露出笑容:“你去注册专利,然后开办一家厂子,不,多办几家,你费家办一家,是朕赏给你的。”

        不能公开配方,他需要玻璃赚钱,赚战争的钱。

        这回沙子也是宝了。

        朝堂总不至于反对他的占领更多的沙漠吧?

        “微臣不敢受陛下赏赐。”费璠心中郁闷,他是文人呀,是要考进士的呀,陛下却让他在奇淫技巧上越走越远。

        “朕要组建格物院,你来担任院使,隶属于军机处,朕直管。”

        朱祁钰看出他的不情不愿:“景泰十一年进士科,朕准你入殿试,如何?”

        “陛下岂能因臣一人,而作弊科举呢?”费璠要是答应了,估计会被文人喷死。

        “哈哈哈。”朱祁钰大笑。

        费璠却磕头。

        “研制玻璃之功,大大有赏,赏集体银符一枚,所有参与者,皆有封赏。”

        朱祁钰让人在紫禁城附近挑个地方,当做格物院。

        “费璠,明年就把紫禁城的纸换成透明玻璃,能不能做到?”朱祁钰问他。

        “微臣必不负陛下厚望!”费璠磕头。

        “贺知恩干得不错呀,待来年朕要拆分皇家商行,他贺知恩能担大任了。”

        朱祁钰幽幽道,敲打贺知恩,已经够了。

        罐头之事,全部交给贺知恩负责。

        “皇爷,您还收了天下所有的枣和枸杞呢,可怎么卖出去呀?”冯孝小声提点。

        朱祁钰瞥他一眼:“大枣和枸杞都是好东西呀,百姓用不起,江南那些富商想买,还买不到呢。”

        “冯孝,你说说,什么最赚钱?”

        冯孝摊手,我哪知道?

        “垄断,枣和枸杞都在朕手上,朕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朕想用这些,换盐商的盐。”

        景泰十年,必须把盐价打下来!

        冯孝脸色一变,跪伏在地,不敢吭声了。

        朱祁钰心情非常好,今年取得了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开疆拓土,又在南直隶打开局面,局势一片大好。

        但百姓的日子,过得还是挺苦的。

        “明天就除夕了吧?”

        “不知道在安南的方瑛,在朝鲜的王越,在肃州的陈友,在热河的李瑾、毛胜过得怎么样?”

        朱祁钰斟酌道:“朕准备的东西,可否能在除夕之前,送到他们手中?”

        “回皇爷,一定能的!”

        今年除夕,朱祁钰又精心准备了礼物。

        驻扎在全国的督抚,人人都有。

        今年立下大功的臣子,个个都有。

        此时,在春川的王越,幽幽一叹:“后天就过年了,朝鲜的年味真的一点都不足呀。”

        废话,百姓现在饭都吃不上,哪里高兴得起来呀?过什么年呀?

        不过,中枢调配二十万石粮食,运送至朝鲜,救助朝鲜百姓。

        朝鲜局势一片大好,女真被堵在朝鲜境内,蒋琬、毛忠在北,王越堵在南边,女真成了瓮中之鳖。

        而朝鲜新王,也是个好控制的。

        明军收复南边所有城池,控制一处,便开门放粮,稳定人心。

        驰道的修建要等到明年了,朝鲜也入冬了,倒是火炕从辽宁传到了朝鲜,王越的府邸也搭建了火炕,王越就坐在火炕上。

        一拨人马,从北面疾驰而来,抵达春川。

        朝鲜督抚府外。

        王越正在屋子里暖和呢,闻听天使驾到,立刻出门迎接。

        他乡遇故知。

        王越看见太监,竟双目晶莹,跪下听旨。

        这是封赏圣旨。

        皇帝钦封王越为春川侯,赐蒋琬一世世券,封毛忠伏羌伯,授李侃中奉大夫(正二品)、杨守陈中顺大夫(正四品),封都喜正四品上骑都尉,封周贤正六品云骑尉、周玉从六品武骑尉。

        一应军将,全部得到封赏。

        秦成是太监,没得到官位,但封赏确实最多的。

        并诏令王越组建朝鲜军,驻扎在朝鲜,并酌情可接受女真投降。

        “请春川侯且坐,咱家还有陛下御赐之物。”

        王越被皇帝划入武勋了,这是必然结果。

        魏国公、定国公两系被斩杀,朝中只剩下三个国公了,国公太少了,武勋凋零,皇帝心中不安稳。

        所以像王越如此能打仗的,日后必然是国公之位。

        宫中的太监正说着,很多食盒送进来。

        王越猜测,又是火锅?

        可是。

        宫人却支起来一个炉子,从食盒里取出来一样样食材,都是用竹签穿好了的。

        “这是?”王越讶然,这东西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呢?

        “陛下赐名为烧烤,请您少待。”

        烤肉,自古便吃。

        但这么吃的,没见过呀。

        火炭燃起来,太监亲自掌勺,测试火炭温度之后,开始将穿好的肉串放在炉子上面,并向王越介绍:“春川侯,这火炭是果木火炭,是京师最贵的,品质最好的。”

        “您请看。”

        “这是羊肉串、牛肉串、猪肉串和鸡肉肠,每样各五串。”

        “皇爷担心您一个人吃不完,没有准备太多。”

        “这个是腌制好的鸡翅、鸭翅和鹅翅,每样两串。”

        太监介绍的时候,一股香味钻入王越鼻子里,这就是普通烤肉的味道,没什么特殊的。

        “这是鸡胗、鸡心、猪心、牛心、羊心、心管、板筋,每样各两串。”

        “鸽子、鹌鹑、禽鸟各一只。”

        “还有鲜虾五串,蚕蛹五串,腊肠五串。”

        “这是全部肉类。”

        太监一挥手,后面的太监又捧着一个大食盒进来:“春川侯请看,这里面是素菜。”

        “分别有土豆片、地瓜片各两串。”

        “这两样大明稀少,皇爷自己都舍不得吃。”

        “这是菜串、豆干、面筋,每样各五串。”

        一边说着,从一个食盒里拿出一个小罐子,拧开后,对着火炉上的肉串,先扬第一遍小料。

        登时,香味就窜出来了。

        这个烧烤有点不一样呀。

        “这是什么料?”

        “回春川侯,这是皇爷的秘制调料,奴婢也不知配方。”

        太监又挥挥手。

        第三个大食盒送上来:“请春川侯掌眼。”

        “这是几样小菜,拍黄瓜、芹菜段、海带丝、毛豆,四样小菜。”

        “这一盒,是几样蜜瓜。”

        说着,又送上来第四个食盒。

        里面是四壶酒。

        “这是白酒,果酒,葡萄酒和酸梅汤。”

        “皇爷说,还有一种啤酒,本来可以一起送来的,但啤酒并未制作完成,等下一次赐宴时候,您就能品尝到了。”

        太监翻面,拿出第二种料,辣椒面、孜然粒和芝麻粒,分别往上面扬,香味顿时成型。

        太监将烤好的肉串,放在托盘里,有伺候的太监双手奉上,递给王越。

        王越先拜谢皇帝后。

        才拿起一串,放在嘴里,味道真的不错。

        但他吃得竟有些热泪盈眶。

        远在京师的陛下,是惦记他的。

        不远万里,将烧烤送他的面前,在除夕烤给他吃,皇帝不能让他家吃一顿团圆饭,但却告诉他,你王越在朕心上呢。

        “微臣必为圣上效死力!”王越恭敬磕头。

        烤菜串的时候,就先刷油,烤出点水分后,就开始撒小料,小料的主要原料是胡椒粉、孜然粉。

        烤至八分熟后,就要撒辣椒孜然芝麻了,撒完就是八分半熟了,然后就离火,用余温把串烤到全熟,口感最佳。

        杨守陈、李侃、秦成、周贤、周玉、蒋琬、毛忠,都是一样的串,一样的酒。

        一顿烧烤,昭示着皇恩。

        比冷冰冰的圣旨,更能暖人的心。

        毛忠还想要点小料,问题是小料就这么多,只说等明年辣椒多了,就能吃到了。

        而远在热河,正在和车臣部角力的李瑾和毛胜。

        也收到来自宫中的圣旨。

        “晋毛胜南宁伯为南宁侯,晋李瑾襄城伯为襄城侯,封李秉文勋正五品修正庶尹,封王恕、陈泰从五品协正庶尹……”

        按照功勋封赏。

        与此同时,则是皇帝的除夕夜赐宴,一顿烧烤,把李瑾的眼睛吃红了。

        晋爵了!

        他是第四代襄城伯,终于凭借军功,晋封侯爵,虽没有世券,但等大明真的占领了和林,陛下一定会赐下世券的。

        和他一样激动的是毛胜,毛胜的孙女得意,为皇帝诞下龙嗣,他却靠军功晋封侯爵,虽是外戚,那也是有本事的外戚。

        烧烤吃得特别香,这不是一顿饭,而是皇恩啊!

        而在辽宁,宫中的圣旨传来。

        “加授李贤太子少保,赐丰润伯曹义三世世券,封施聚、焦礼正三品上轻车都尉,授商辂荣禄大夫。”

        并赐除夕宴。

        徐珵虽是太监,但也被赐宴。

        这顿烧烤吃完,大家都想再吃一顿。

        李贤吧嗒嘴:“这个辣味是从辣椒而来?”

        “正是辣椒,真的没想到,我亲手栽种的辣椒,味道竟然这么好。”

        徐珵觉得这个辣椒用的恰到好处,不是特别辣,而且特别爽口。

        本来平时吃不进去多少饭,今天多吃了一些。

        这辣椒十分开胃。

        “土豆和地瓜,竟如此好吃?”

        李贤心中盘算着,若将玉米、土豆、地瓜,种满了草原,那么还有什么能桎梏大明对外扩张呢?

        只要这三样能种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明的疆土。

        蒙元统治靠残暴尚且能统治那么大片疆土呢,大明哪里比蒙元差?

        明天补一千~

(https://www.biquya.cc/id114744/16628025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