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打宋军措手不及
察合台马上想到,乌木固蓝那边有条大湖,东西宽一百多里,南北也是一百多里,东边还有一片巨大的丛林,当地物资丰富,可以屯田牧守和打渔,曾经是谦州附近一个工匠基地。
现在那边的工匠和牧民估计全被宋军杀光了,宋军占了这么个地方扎营,是相当聪明。
仅那数百里长的湖泊和附近的大片丛林就能养十几万宋军。
那边其实就是蒙古最大的盐水湖乌布苏湖,但盐水湖的水是不能喝的,蒙军自己在那边也没多少人。
宋军在乌布苏湖东一百多里处,还有条小的淡水湖,宋军就在那边扎营。
这里生物资源丰富,当地有包括狼,红色狐狸、雪豹、猞猁、草原臭鼬、野猪、麝、麋、獐和蒙古黑尾巴小羚羊,羬羊,盘羊等数十种哺乳动物。
十二万宋军带了二十多万匹马,三千辆马车,全军带的物资加当地的捕猎,不说长时间,起码和蒙军对恃一个月是没什么问题。
而且宋军也没打算和蒙军对恃,蒙军出来就野战,不出来的话,宋军准备攻城的。
二十二日,得知蒙军出来后,刚刚汇合的三部宋军也开始往东移动。
蒙军同时往西进,双方有序靠近,哨骑也不时的开干。
奥屯保和犹豫了下,长叹道:“宋军射程比咱们远,不近战,也不好打。”
更别说宋军的弓质量远远超过蒙军,射程也比他们远。
看起来像是重骑兵,其实并不是。
宋军打仗有点不讲武德,如果蒙军想用风筝战术的话,宋军会下马步射。
随着双方骑兵越来越近,奥屯世英和弟弟奥屯保和都是脸色凝重。
蒙军西征时,罗斯公国也好,波蓝和凶牙利的骑兵也好,除了重骑兵外,战马都没有护具,蒙军就经常先射他们的马,等他们下马后再杀人。
如察合台所说,宋军前锋刚到现场,后面的马车正拖上来。
蒙军中轻骑较多,大部份甲具都是远远不如宋人。
“。。”奥屯世英顿时有点无语。
“不能和宋军近战肉搏。”奥屯世英一边提速,一边和弟弟道。
马车走的慢,还没到前面,蒙军就开干了。
宋军和蒙军在西夏打了多年,不停学习蒙军的长处。
察合台和宋军打过多次,知道宋军的套路。
此时正是秋冬季,宋军棉甲有一半都加了重型钢甲片,专门为西西伯利亚寒冬和与蒙军对战而创。
宋军肯定是先把马车拖到位,然后等蒙军冲锋,中后面的宋军还会再挖坑。
时间拖的越长,对蒙军越不利。
“呜呜”随着蒙军的号角声,左翼蒙军率先出击。
但很快,他又想到宋军这十几年都在练骑兵,西夏附近的宋军骑射都不比蒙军差多少了。
重量不及札甲,但防寒的同时,防御力也不差。
察合台和阔端的蒙军在北面,一字排开列阵。
“轰隆隆”大股骑兵跟着孟瑛也往前上。
当天下午,双方在距离宋军营地三十多里处汇合。
他们刚刚来到战场,都没休息到一会,立刻对宋军展开攻击。
现在好不容易是个遭遇战,蒙军没有犹豫,也没有浪费一点时间,要打宋军一個措手不及。
以前宋军是带步弓和蒙军打的,后来不停改进,升级,现在宋军的马弓都比蒙军射的远。
奥屯世英一看宋军也是骑兵上来,脸上露出喜色。
“特娘的。”对面吕文德果然在骂娘。
下午一点左右,察合台和阔端带着一股精锐跑到前锋处,就见对面宋军正在数里外摆阵。
宋军现在的战马全部都披着皮甲,这是学自蒙军的,皮甲不重,一匹战马全身披的皮甲加起来都只有十几斤,算不上重骑兵,但防护了几个重要位置,遇到敌军射马的情况会好很多。
宋军只是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甲具上,力求最大限度的保障军士的安全,而且宋军只有外围着了加了钢片的重棉甲,里面是轻棉甲,通常就是一半一半,一万骑兵会有五千重棉甲,五千轻棉甲。
对比起来,蒙军这边就简单了很多。
同样的弓,骑马上发力和站地上发力都不一样,能射出不同的射程来。
论骑射宋军可能还是不如蒙军中的精锐,但论甲具装备,宋军已经远远超过蒙军精锐。
察合台马上道:“不能给宋军摆阵的机会,传令,立刻进攻。”
对面的骑兵像黑色的巨浪,老远就能看到宋军连脸都包裹在内,全身似乎被铁甲包围。
宋军在南面,同样一字排开列阵。
吕文德看了眼孟瑛,孟瑛自然没有犹豫,一声令上:“干特娘的。”
对面蒙军先锋正是奥屯世英,他也没想到宋军居然直接冲上来干。
而蒙军想学习宋军的东西,一样都学不好。
奥屯世英自己穿着沉重的铁甲,弟弟穿着欧洲学来的锁甲,里面还套着一层皮甲,两人甲比较笨重,没有宋人的轻巧,但防护力可不一定比宋人的强。
如果站地上射,宋军能射的更远。
两人说话音,蒙军和宋军已经越来越近。
蒙军进入到两百步后就开始充分提速,而宋军还是以前那个死样,速度不紧不慢,并不急着提速。
巨大的旷野上此时全骑兵冲锋的声音,双方总兵力相当,第一波兵力也相当。
奥屯世英这边上了两万骑,对面也是一万八千多骑接近两万。
双方后继陆续有兵马往前移,因为大伙都是匆匆刚到达战场,宋军的马车队还没到呢。
奥屯世英看着双方兵力相当,深深吸了口气,大蒙古还是骑射无敌,别怕,上上上。
他没有擅自更改战术,还是用蒙军最擅长的。
呜,随着不同的号角声和旗帜变化。
蒙军在接近宋军一百五十步左右开始往两边掠散。
拔都在西征时和凶牙利波蓝打时,最常用的套路是,敌军上来,蒙军先假装退,等敌军进来后,再从两边掠射。
奥屯世英没这么干,直接上去分向两边。
蒙军才刚刚分开,对面噼里叭啦,宋军已经先射了第一波。
宋军也不是瞎射,是距离蒙军最近的前锋先射了几排,主要还是测试距离。
嗖嗖嗖,上千箭支飞了过来,有些勉强射到蒙军,有些还射不到。
尽管这样,也是让奥屯世英兄弟微微动容,宋军骑在马上都能射这么远?
此时宋军也看到蒙军分掠,孟瑛那边的骑兵也往两边分掠。
骑兵在战场上分掠的主要原因是要把阵型拉长,方便攻击。
假设你两万骑抱成一团,是个直径一百米的方阵,你中间的骑兵很难射到对面的敌军。
<div class="contentadv"> 如果你拉长形成一个五百米的长方阵,那你中间的骑兵就可以射到对面的敌军。
双方阵形都在分掠中拉长。
在分掠的早期,双方的箭射的非常少,基本都是测距用。
前面的骑兵会根据自己能射到敌军什么位置,来推测自己身后更深处的友军,能不能射到敌军。
如果射不到,自己就得往前移,和敌军靠的更近,为后面移出空间。
宋军这些年也是越打越有经验,特别孟瑛这部骑兵更是整个大宋骑兵中的精锐。
“呜”此时蒙军前锋已经和宋军前锋交错进了一百步左右,双方直线左右距离不到五十步。
长长的三条洪流漫延在无边的大地上。
宋军集中在中间,蒙军在两边。
双方都在往前冲。
“崩”也不知道哪边先下了令。
接着嗖嗖嗖,双方满天箭雨开始对射。
轰隆轰隆,现场人马滚滚,到处都有落地。
“看到蒙军大阵没,距离两百步时往回。”孟瑛一边射箭,一边下令。
他身为这部大将,还得看着全局。
宋军肯定不会去冲击蒙军大阵,孟瑛只是为后面马车往前移争取时间。
部下领命,飞骑而去。
战场上瞬息变化,传令要及时而准确。
孟瑛一边观察四周战况,一边打量双方主力动向。
噼里叭啦,噼里叭啦。
此时空中全是弓弦拉动的声音,双方你来我往,射个不停,空中箭支如雨,连绵不绝。
因为箭多,甚至还有双方的箭在半空中撞到的画面出现。
这么大规模的对射,除了看双方的射术,还得看双方的运气和甲具。
对对面的蒙军来说,他们每个人都得比平时更用心。
宋军前排甲具防护太严密,留给他们能射的余地不多。
要么射马,要么射脸,要么射腰。
关键宋军马身上也有皮甲,还得对准了没甲的地方射。
宋军的棉甲又额外加层钢片,放到明末连火枪都能抗。
这都是赵与芮用钱堆出来的。
大宋的工匠都是官和吏,待遇好,技术高,打出来的每具甲具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的。
每件甲出厂前还得被箭试射。
而宋军就没这么多顾忌,蒙军着铁甲的不多,甲质更不如宋军。
于是很快孟瑛发现,双方进入对射之后,蒙军立刻处于下风,稍微距离蒙军远点的宋军被射中后,连甲都不会被破。
“重甲骑兵。”蒙军那边,有将领对着宋军大叫,认为宋军是重甲骑兵。
蒙军的对手也有不少用过重甲骑兵,一般重甲骑兵都是用来冲锋收割,近战肉搏,很少像宋军这样远距离和蒙军对射。
奥屯世英则摇头:“宋军不算重甲骑兵,就是甲的防护力比咱们强。”
当年金和西夏的重甲骑兵,身上的甲加马的甲,能有一两百斤重,那才叫真正的重甲。
宋军棉甲加钢片也不到步兵札甲的七十斤,大概在五十斤左右。
他的加厚钢片也不是全面包裹的,都是在主要部位,这为蒙军命中宋军要害,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古代的箭有时候很难当场造成重大伤害,有人中几十支箭还能继续战斗。
现在宋军这种装备,除了命中要害,大部份人被射十几支箭真和没事人一样。
或许战后会因为伤势过重,或感染而死,但战时很多人都能继续打下去。
蒙军以前看对手,从来不管对手有多少人马,有什么甲具和武器。
现在和宋军打了几年,终于有人发现武器和甲具的代差还是很可怕的。
比如现在的察合台。
察合台当年在西夏就和宋军打了几次,被宋军各种与众不同的打法和装备所震憾,时隔这么多年,宋军的装备越来越好,都快对蒙军形成降维打击了。
此时他正站在后面远处,看着两军箭来箭往的对射。
双方都有人陆续坠马,但蒙军掉下去的人远远超过宋军。
双方的人坠马之后,也会有人继续站起来当步兵打。
宋军能站起来的人,也比蒙军多。
宋军能站起来的人多,一是宋军甲具好,中箭没遭重创,二是宋军的速度一直比蒙军慢。
宋军甲重,骑兵速度也不快,坠马后通常伤势不重。
蒙军两边掠射,又是轻骑,速度较快,一旦坠马,通常会受到重创,还会被后面的人马踩踏。
“宋军甲重,马力不长,让奥屯世英拉扯宋军。”察合台看这样对射没好处,蒙军损失远比宋军惨重,立刻下令。
他的命令还没下去,奥屯世英那边也很经验,早就一声令下,呜呜,蒙军继续往两边掠,开始拉扯宋军,想把宋军这股骑兵拉到更远处单挑。
蒙军这招以退为进,在西征时用的非常娴熟,欧洲人看到蒙军退,肯定毫不犹豫的追上去,一点兵法都没有。
可宋人不吃这套啊。
孟瑛也知道自己兵士甲重,马力不如蒙军,不能跟着蒙军瞎跑。
蒙军骑兵往两边分掠,宋军也立刻回头。
宋军的主力可不是骑兵,而是步营的燧发枪和投石机、火炮,阵地战这会才是宋军的主要方式,孟瑛虽然有信心,也不可能随便跟出去和蒙骑单挑。
奥屯世英看到宋军不跟出来,心有不甘,一声令下,蒙军再次掉头,又向宋骑抄掠,继续引诱。
孟瑛不急不徐,押着阵形,让各部与蒙军保持平行,最好保持在一百步外。
这在宋军大部的射程中,而在蒙军少部的射程中。
这样的距离对射,蒙军会更惨。
可蒙军也知道双方的差距,前锋不停逼近,始终保持和宋军前锋四十步内。
(https://www.biquya.cc/id114664/1653356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