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富贵 > 第三百四十九章 王气

?    最后宋九还是没有说。

  

      说了一番客气话,宋九回去休息。

  

      赵匡义开始安抚百姓,还要让刘继元派人将那些继续在反抗的官员将领招降。

  

      这时潘美忽然说道:“陛下,臣在城中听闻太原有王气,望陛下将太原城移于汾水之东。”

  

      “丈人,这有些不妥吧。”宋九说道。

  

      大家古怪地看着这对翁婿。

  

      “小九,有何不妥?”

  

      “太原已成为我朝的城池,河东也成为我朝的河东,它也是未来国家的重要大门,移于汾水之东,一旦外敌南下成功,恐无险可守也。”

  

      隔着一条汾水,性质截然不同。

  

      在河西,太原城北与西皆是群山环绕,南边是沼泽与洼地,东面是汾水,因此易守难攻。但移于河东,却是一滩平原与甘草地,将变得与开封城一样。

  

      潘美说道:“是如此,然而有此城在,百姓恐始终不甘,陛下仁爱,不杀百姓,若有人蛊惑人心,万一有变,你可负责得起?”

  

      宋九不能作声了。

  

      北汉军队战斗力并不强,然而很奇怪的是,这些将士在其他地方不行,但一入太原城,个个就象喝了鸡血一般,或者城中有一个大祭师在施展蛮化图腾,还是那种耐久性的。

  

      就象这次,十几万大军奋勇惨战,还活活攻了一个多月,才将太原拿下。

  

      宋九并不知道的是若无他的推动,武器,经济,史上这次生生强攻了两个多月,才将太原拿下。

  

      当然,城中没有大祭师,更没有所谓的王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太原城成了北汉百姓精神上的象征。如果自己强行劝阻,万一有事。自己悲催了。

  

      沉思后,默认了岳父的做法。

  

      说到底若没有军事上的强大,城池再坚固也不行。就象开封,城池不是不坚固,并且因为幽州在契丹人手中,赵匡胤为防契丹人南下,于城外广种树木。最后还不是被金人攻破?

  

      赵匡义对这个王气更忌惮,于是同意潘美的意见。

  

      军民开始建设新城。

  

      但宋九又找到潘美。

  

      建新城也罢了,潘美将街道从“井”字形改成了“T”字型。

  

      平常没有事,顶多变相地延长了距离,但它在防御时会出大问题。井字型的街道皆是横竖街道,战时能用最短的时间将兵力物资调到危急处。战马也可以狂奔。

  

      但T字型街道不同了,不但使得距离变长了一半,也不利于战马奔跑。这会使防御能力更加下降。

  

      于是宋九说道:“丈人不能这样做,若是这样,不如不建城墙。太原离胡人近,国家有盛有衰之时,一旦处于低谷。胡人南下,有太原城在,就可以成为重要门户。但若太原失守,胡人大军可以轻易抵达洛阳与京城。子孙将会受害之。”

  

      潘美犹豫不决。

  

      宋九又劝道:“丈人,你恐王气在,移城我理解,但过犹不及了。”

  

      最后被潘美采纳。

  

      它只是一件小事,大军徐徐后撤回。但不是从潞州这一线。而是爬越了太行山,到达镇州。

  

      宋九感到不妙,赵匡义在镇州开始将诸将聚集,有曹彬、潘美,崔彦进,李汉琼,刘遇。米信,田重进,还有宋偓与宋九、赵延美、赵德昭等人。

  

      赵匡义说道:“朕想讨伐契丹。”

  

      大家显然很失望,拿下北汉。赵匡义只字不提封赏,却要摸老虎的屁股,因此一个个沉默不作声。

  

      宋九坐在下首,赵匡义这种心理他能理解,拿下了太原,做到他大哥与柴荣没有做到的事,信心高度膨胀,这才变更了计划。

  

      但是……

  

      想了想,他还是站起来说道:“陛下,攻围太原城一个多月,每天血战,随后协助百姓筑新城,又攀越太行山,天气炎热,军士困乏,再战易成师老之军。再说太原有功,陛下还没有赏赐,臣担心下面诸将士心中不乐也。”

  

      本来有一次发财的机会,那就是攻破城池后,大肆掳掠,虽然太原穷,终是一国之都,然而在赵匡义制止下,大家伙几乎什么也没有捞到。

  

      宋九话刚落音,崔翰说道:“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契丹又不备,取之甚易,时不可失。”

  

      “崔卿此言极是,宋卿,朕也知道将士有些困乏,正是如此,所以不赏也。一旦行赏,将士失去动力,更无战意。若等将士恢复体力,契丹那边同样有防范,收回幽州更难。契丹使者觐见朕时,朕就说过,朕出兵太原,若契丹遵守和约,朕恕之。否则战也。宋卿勿言。”

  

      当然,有这个勇气是好事,可是打一个太原城,还耗了三代人的努力,幽州同样城高墙固,不比太原差多少,况且它背后非是北汉,而是强大的契丹。兵贵行速,但不能用在幽州上。

  

      打到现在,又修新太原城,爬了一座太行山,到达镇州,然后再打,将士能不累吗?那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疲军之师。

  

      然而这时候潘美在朝他狠狠瞪眼睛。

  

      宋九还是不甘心,赵匡义又喝道:“既得陇,复望蜀!”

  

      得陇望蜀在后世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人心不足,但在这时却是一个褒义词,刘秀率兵平西北,部将岑彭与吴汉将隗嚣围在西城,四川公孙述派兵援救。刘诱留盖延与耿龠弇率兵围之,又写信给岑彭说如攻下两城,就可以率兵南下攻蜀,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每一发兵,头须发白。

  

      还有一个出处,曹操拿下张鲁,司马懿进谏说刘备以武力与欺诈俘虏了刘彰,蜀人未定就去争江陵,这个时机不能错过。曹操却说人就是苦于不知足,已得陇,还望蜀。最终未听,导致最后后悔莫迭。

  

      一个得陇望蜀,雄心勃勃造就了丰功伟业,一个得陇不望蜀。最后汉中大败,三国分裂。

  

      宋九不能作声了。

  

      不然以后宋军大败,赵匡义能怪罪正是因为自己进谏,而丧失良机的。

  

      那边潘美又在狠挤眼色。

  

      宋九道:“如那样,如今粮帛耗之一空,若战幽州,必须调运大量粮草物资武器过来。押送到前线,这必须要对那边地形熟悉,同时也要有一名重将协助,以防幽州人劫持供给,臣恳请以杨业助之。”

  

      “准。”

  

      诸臣将散后,潘美将宋九拉到一边说道:“陛下意已决。你何必招陛下不快?”

  

      “丈人,你认为这次出军有几分胜算?”

  

      “无论胜负,关你何事,看看有谁反对过,你是文人,难道不知袁绍帐下谋士田丰的故事?”

  

      “陛下非是袁绍。”

  

      “陛下不是袁绍,但你能否说服陛下。若因为你的强行进谏,三军士气动摇,这个后果你能不能负担?败就会有人追究你的责任,胜了你就是一个笑话。”

  

      “也是……”宋九在眼前浮现着一个瘦削老者的身影,呆了一呆。

  

      “而且郭进……”

  

      “丈人,郭进是怎么死的?”宋九猜出郭进必死,可具体细节仍不大清楚。但潘美做为军方的最高层人士,未必不会不知道。

  

      “郭进勇猛过人。除了田钦祚,有几个能敌,但郭进不能忍,实际过了这一关,他同样会海阔天空,老郭未过去啊。”

  

      宋九终于明白了,难道监军军事天赋非得要与主将相当吗?若此。王侁有什么军事能力?之所以让军事能力能拿得出手的田钦祚去做监军,正是赵匡义对郭进不放心。郭进开始没有明白,从白马山回来,看到田钦祚种种产生不满。于是告御状。赵匡义小做处罚,但继续让田钦祚做护军,这时候老郭隐约明白了。

  

      仍田钦祚还在继续挑衅郭进,郭进说了几句,田钦祚将真相捅破,赵匡义不放心了,郭进还会有什么好下场,这才在绝望之下自杀。

  

      郭进是立下大功遭遇的悲惨下场,其他大将如何做想?

  

      所以明知道不可为,也没有人敢进谏劝阻。甚至宋九喊出这些大将的心声,也没有人敢附和。

  

      “丈人,以这种心态,你认为能拿下幽州吗?”

  

      “谁知道呢。”

  

      “若是败,有什么方法减少损失?”

  

      “败吗……兵败如山倒,谁有本事能减少损失。”

  

      “丈人,你知道的,如今这支大军久经沙场,乃是一支劲旅,如果灭亡,全国精锐丧失,这后果国家岂能承受?”

  

      “小九,你不要再说了,陛下要战,只能破釜沉舟,只能胜,不能败,好在前线探子回来禀报,幽州虽有十万兵马,但没有太防备。”

  

      “只能胜,不能败吗?”

  

      宋九回到大帐,找来地图。

  

      看着看着,忽然就看到高梁河三个字。

  

      赵匡义不管宋九怎么想,既然决定解放幽州,于是继续调兵遣将。原来攻打太原时,就调派了十万兵马,又调了十万弓箭手,这二十万兵马全部移动到了镇州,再从河东与河北京东调来数万预备军队,几乎接近了三十万。

  

      应当此时赵匡义不管有没有才能,确实有雄心壮志,包括去年的科举,殿试出题为《不阵而成功赋》、《登讲武台观习战论》。

  

      而且近二十年来,自赵匡胤整军经武时起,就从全国各地选拨了高大魁梧的青年加入禁军,经过多年内战的锤炼,宋九那次改革,将一些瘦弱病残的兵士又淘汰出去,如果不是疲军,这支军队战斗力绝对不可小视。

  

      赵匡义在镇州休整了十三天,召令三十万大军集合,但在这一天,验证了潘美的小心。

  

      北伐首日,诸将应到齐誓师。可出发时,赵匡义竟然发现还有部将没有来报到。他十分生气,欲置军法,斩首示众,还是马步军都军头赵延溥进劝:“陛下巡行边陲,本以外寇为患,今敌未灭而诛将士,若图后举,谁为陛下戮力?”

  

      拿下太原的功劳未赏,却要杀人,将士们会不会高兴?

  

      赵匡义听从。

  

      正是带着这些不利的因素,三十万大军踏上了未知的征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9

(https://www.biquya.cc/id11449/63597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