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海上长城 > 401 军工进步

?    厚积薄发。

  

      李广准备了数年,招揽了众多的技术精英,加上大笔资金的投入,终于见到了成效。四二年的下半年,海唐国的军工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的项目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而海唐国被称为六把刀的六个重点科研项目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展。

  

      其中火箭发动机项目竟然是最先成功的。

  

      当初李广提出的为战斗机加上辅助推力,本以为火箭这种东西在二十一世纪都是难点,拿出成果应该需要相当长时间。但是,事实是,仅仅是火箭发动机,不要求什么控制,只要求短时间加力,甚至还允许作为一次性用品这样的要求实在不高。

  

      由于原理图是李广提供的,本来李广认为材料是最大难点,毕竟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和喷管都要承受高温高压。甚至还提出了一种耐火材料--碳化硅。但是碳化硅这种在后世工业中常见的材料,经过多方打探,此时竟然没有企业生产。研制肯定是来不及的,于是科学家以一种极其简单的方式,就地取材,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唐岛石墨矿储量丰富,而且在海唐占领大唐岛之前,法国人就有完备的开采设施。

  

      经过几次试验,技术人员用石墨和其他耐火材料混合对燃烧室和燃烧喷管进行涂装,很容易就达到了目的。

  

      而液态氧气和煤油的储存,输送,控制,技术人员借鉴了日本的氧气鱼雷某些技术。只是为了安全,氧气的纯度低了不少。

  

      到了十一月底,这款火箭发动机就被安装到了战斗机上。经过实验,效果极好。

  

      李广当初要求的指标是总重一百公斤,推力一百公斤,燃烧四分钟左右。

  

      但是在研制过程中,参数有所改变。为了保护这套装置,尤其是保护燃料的安全,设计师们增加了装甲防护。因此这套装置最终的重量一百二十公斤,推力也还是一百公斤,但是仅仅能提供两分钟左右的推力。

  

      但是在实战演习中,飞行员们发现。两分钟的额外推力已经完全够用,实验中,F4F野猫战机的最大平飞速度竟然轻松的超过了六百八十公里。

  

      在四二年,海抗军飞行员战术上也突飞猛进。海抗军在中途岛海战中,俘虏了日军加贺号航母。缴获的一架日军零式战机,摸透了日军零式战机的性能。

  

      在和零式战机的对抗演习中。海抗军飞行员陆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最大的。也是最惊人的发现,完全推翻了李广这个穿越人士的印象。日军的零式战机并不比美军的F4F野猫先进多少,甚至可以说是同一档次的战机,性能各有所长。

  

      虽然日军零式战机的突出性能在于其低空性能好,爬升速率也大,航程大。但是除了这几项性能。其他方面并不比美军的F4F野猫战斗机先进。很多方面,尤其是高速机动性能,美军的F4F野猫战斗机反倒占据了优势。

  

      其实早在海抗军飞行员驾驶P40战机和日军飞机空战时,就发现P40战机并不比日军的零式战机性能差的太远。战术只要对头,甚至有相当优势。

  

      那么如何解释:开战的头一年,美军战机被日军压着打呢?

  

      李广认为只能解释为美军无能。后世的网文,大多有个概念,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的战机性能不如日军。李广现在怀疑,那都是美军为自己的无能做辩护的软文。

  

      如同四二年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对战斗总结中的一句套话:战术上我们失利,但是战略上我们取得了进步。

  

      在深度掌握了日军零式战机的性能之后,海抗军飞行员有了更多的制敌手段。

  

      比如零式战机在平飞速度达到三百七十公里之后,几乎不敢做机动动作。

  

      轿车做漂移动作,地盘重不容易翻车。几乎是相同的道理,日军零式战机由于过分追求速度和水平机动性能,高速机动时操纵性能急速下降。稍不留神就会造成机毁人亡。

  

      而三百七十公里这个速度,对于野猫战机来说,机动时几乎没有什么操纵难度,也不会出现翻车。也就是说,战机空战中,海抗军原来战术中最危险的阶段--脱离,有了解决方案。

  

      海抗军在进一步发掘了日军零式战机的性能之后,认为加装了火箭发动机的野猫战机,已经不是能够在日军零式战机面前逃生的问题了,而是完全可以占据优势。

  

      预计在年底前,海抗军的野猫舰载机就能全部装备这款火箭发动机。

  

      ---------------

  

      声呐研究小组,电池研究小组以及通讯小组第一次横向联合研发,了一项产品。这项产品却不是山寨而来,却是技术人员自发研制成功的--无线电声呐浮标。这种东西,李广曾经在二十一世纪听说过,但是他完全忘记了。这东西是海抗军的潜艇部队提出的建议,技术人员尽心研究而得的成果。

  

      道理很简单,浮筒内安装一台一百瓦功率的固定频道广播电台,外置水下听音器,外置发射天线。扔到海面上,就可以在岸上或者舰艇上随时监听潜艇或者军舰的螺旋桨声音。

  

      论技术含量,不过就是把一个无线电广播电台,整合一下。但是对于李广来说,却是非常欣喜的。海抗军的军官和技术人员走出这一步,预示着海唐国的军事科研开始不再依靠李广的先知先觉,而是开始独立创新。

  

      有了这东西,潜艇部队就不用部署大量的潜艇,才能侦察预警敌舰了。一艘潜艇就能完成之前几艘潜艇的任务,一下子就提高了海抗军本来就不多的潜艇战斗力。

  

      而对于大唐岛和非洲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侦察效率就更高了。几十个浮标,基本上就能监控所有的船只和潜艇。

  

      一艘潜艇配备几座声呐浮标,足足可以封锁几十公里的巽他海峡。

  

      最近一个时期。无线声呐已经开始建功立业。

  

      巽他海峡南侧印度洋区域,海抗军一艘潜艇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击沉日本商船七艘,卡死了日本商船的印度洋通道。而巽他海峡之外,日军占领的圣诞岛作为日本前出印度洋的桥头堡,得不到补给,日子很难过。至于圣诞岛上的鸟粪,那就更加运送不出来了。海抗军这艘潜艇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远超一年来潜艇的单月平均击沉量。无线电声呐浮标的作用开始体现。

  

      这种声呐浮标,早在四一年英国就已经发明,但是由于电池和听音器性能的限制,分辨率低。无线电传输距离短,以至于美国英国都不重视。海唐技术人员研发的这种声呐浮标,性能比英国当初的产品要优秀的多。无线电有效传输距离可以达到五十公里以上,而听音器绝对可以扑捉十公里以内的军舰或者潜艇的螺旋桨声音。

  

      不过这种设备,在现有条件下。容易被敌军缴获,而且电池的供电时间仅仅能维持六到十天。为了避免被敌人缴获。这种声呐浮标在内部都装备了自毁装置。

  

      海抗军制造的声呐浮标。另一个问题是,体型有些大,整个系统下来重量达到一吨多,潜艇远航一般也只能在甲板上捆绑四个。不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这已经是技术人员努力的结果。有了这种设备,一艘潜艇或者舰艇就能完成宽度一百公里的海面封锁和侦察。

  

      声呐浮标的造价虽然不低。但是对于潜艇的作战效能来说提高何止一倍。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一九四三年,海抗军潜艇的战果将会更加辉煌。

  

      ---------

  

      除此之外,海唐国的六项核心军事技术也都有一定的突破。最令李广满意的突破是雷达技术。

  

      海唐国没有能力制造大功率雷达。但是小功率的雷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开始装备部队。在整个四二年。海抗军能够从美国购买的战机只有TBD鱼雷机,这款性能不佳的鱼雷机被技术人员加以改装,装备了雷达吊舱和对空雷达。

  

      不过,由于技术原因,系统集成能力不足。一架TBD鱼雷机只能装一部对海雷达或者对空搜索雷达。

  

      峰值功率只有一千瓦的高频雷达,对海搜索搜索半径十五到二十公里。而对空搜索雷达的搜索半径稍微大一些,大约可以达到二十五公里到三十公里。

  

      从某些性能上看,海抗军的雷达不过是英国四零年的机载雷达的水平(其实也是仿造英国的。)。但是,由于磁控管的频率提高,波长也短,搜索精度大大提高。不过,海抗军由于难以购买到PPI显示器,只能采用示波器,操作有些麻烦,需要熟练的操作员才能使用。

  

      但是,这两款雷达,最大的特点是非常接近现代的预警机。无论是对海雷达的电子吊舱形状还是置于飞机上方的对空雷达外壳都非常像现代的预警机。尤其是对空雷达,仿佛飞机带了个草帽一般。毫无疑问,这种外形设计是出自李广之手。

  

      当然功能上,相差还非常远,而且由于刚刚试产,性能还很不稳定。

  

      另外,这两款雷达有个极大的缺点,重量实在有些过分,单机重量达到三百五十多公斤。

  

      对于侦察机来说,航程极为关键。这款TBD鱼雷机的航程本来只有一千一百五十公里,为了扩大这款侦察机的搜索半径,技术人员摘除了相当多的飞机原配零部件。更是专门为这款飞机制作了几个内置或者外置的油箱。

  

      最终,这款TBD鱼雷机比起原设计能够多加油五百多升,总航程达到一千六百公里,勉强可以保证侦察半径五百公里。不过,这样一来,这款鱼雷机就只能当侦察机了,想加挂鱼雷和炸弹,根本就不可能了。

  

      当然,用这款鱼雷机作为侦察机弊端也不少,由于是两座的鱼雷机,雷达操作员的任务过分繁重(观察,通讯,机枪手)。如果是美国三座的TBF新式鱼雷机的话,将会更加合适。不过,对于海抗军来说,这只能是想想,一时半会儿美国人不肯销售新式的鱼雷机。

  

      对于其他的几项科研,李广也非常关心。比如A计划,经历了两三年,才把选矿工艺完成,开始提炼铀。而下一步分离铀235才是难点,技术人员正在日夜实验。

  

      但是火箭发动机和声呐浮标以及机载雷达,都是接下来的军事计划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因此李广催的非常急。在大唐岛的时间里,李广跑这三个项目部的次数最多,不停的参加研讨,提出了不少改进方案。李广作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现代大学毕业生还是能够在这几项科研上提出不少有益见解的。

  

      在大唐岛的日子里,李广用在军事上和政务上的精力远不如用在科研上的精力。在李广的参与下,所有技术人员都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全部人员都在夜以继日的工作,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改进。

  

      战争是最能促进科技进步的。在海抗军再一次出兵之前,所有的F4F战斗机都被装备了火箭发动机,而二十四架鱼雷机也被装备了对空或者对海搜索雷达。(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cc/id11416/63442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