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
老城厢公寓内,梅太太将首饰盒里的金银珠宝悉数倒在桌面上,皱着眉头,在其中挑挑拣拣,兀自呢喃:
“哪里去了,明明就放在这里了呀……”
莫名其妙丢了一条珍珠项链,梅太太很郁闷,因此今晚全无心情打牌。
起初,她怀疑是外贼所为,可转念一想,若真是外贼所为,何不干脆一卷而空,偏偏只拿一件首饰?
紧接着,便又疑心是那些牌局姐妹偷的,但苦于没有证据,毕竟不便开口质询。
四下搜寻了许久,终于确信那条项链已经失窃,梅太太心里顿时冒出个想法,于是便立刻趿拉着拖鞋,快步朝客厅里的电话机走去。
便在这时,敲门声突然响了起来。
“咚咚咚!”
“谁呀?”
梅太太不耐烦地走过去应门。
拽开屋内的木质门板,隔着防盗铁栏向外张望,整个人顿时愣在原地。
只见走廊里站着四个黑衣男子,此刻正斜倚在门框附近,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看。
“、是什么人呐?”
梅太太有点慌张,下意识去看防盗铁栏上的挂锁,结果猛然发现,锁头竟已然被人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杨剌子咧咧嘴,蹩脚地模仿起吴侬软语的腔调,说:“阿嫂,哥几个是好人,来给你送温暖啦!”
老解等人闻言,颇为无奈地摇头笑了笑。
旋即,就见赵国砚身穿风衣,从斜刺里走过来,伸手拨开众弟兄的肩膀,拉开防盗铁栏,迈步走进屋内。
“侬要做什么?”梅太太吓得立刻后退了几步。
“没啥,别紧张,就是想跟你唠唠。”
赵国砚站在门口的脚垫上,低头看了看屋内的地板,忽然问:“用脱鞋不?”
梅太太不置可否,却莫名回了句说:“侬是来找阿铭的吧,他不在我这里。”
“谁是阿铭?”
赵国砚眉头紧锁,显得有些困惑,随即留两个弟兄在外把门儿,自己则领着杨剌子和老解迈步闯了进去。
梅太太当然提心吊胆,但见几人来者不善,因此也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冒然大嚷大叫,生怕惹来不必要的灾殃,于是便只顾仓皇后退,同三人保持距离。
赵国砚立在房屋正中,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环顾左右,目光在客厅里的电话机上停留了片刻,随后便径直走进卧室。
杨剌子见状,立马上前搂住梅太太的蜂腰,嬉笑着说:“走吧,咱们屋里交交心。”
梅太太浑身打了个激灵,正要躲闪时,余光一扫,却见对方腰际别着配枪,当下便不敢再有所挣扎,只好老老实实的,听之任之。
卧室内,昏灯一盏。
赵国砚站在梳妆台前,随手拨弄两下桌上的金银珠宝,接着又挨个儿打开首饰匣子,似乎是在有目的地寻找什么东西。
见此情形,梅太太忙说:“这些首饰都给侬好了,侬放过我好不啦,我家先生可是……”
话没说完,赵国砚忽然抬起手,示意她先不要多嘴。
杨剌子便笑着将梅太太扶到床边坐下,一边摩挲着她的肩颈大腿,一边没个正形地调戏道:“阿嫂,你别紧张啊,你一紧张,给我也整紧张了,这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呢,不信你摸,来,你摸摸,别不好意思啊!”
梅太太不敢反抗,只好任由摆布。
于是,这边撩闲扯淡,那边翻箱倒柜。
不多时,赵国砚蓦地停了下来,却从首饰匣里翻出一张邮票大小的半身合影。
照片中,一个是年轻时的梅太太,另一个男子三十出头,五官不甚周正,脸有点儿歪。
拿着照片,仔细端详片刻。
赵国砚不禁皱了皱眉,旋即在梳妆台前的椅子上坐下来。
离开老城厢公寓那晚,闯虎曾经看过这张照片,却因彼时光线昏暗,时间紧迫,所以没来得及多想。
如今赵国砚仔细打量,立刻发现不少疑点。
照片中的男子其貌不扬,跟江连横等人所描述的梅先生相去甚远,根本谈不上小白脸的派头,而且年龄也对不上。
这时候,杨剌子仍在不着四六地调戏着梅太太,一会儿说“阿嫂你真香,是不是擦了雪花膏”;一会儿说“阿嫂你可怜可怜我,我想跟你困觉”;扰得梅太太不堪其辱,恼羞辈分。
“杨,别闹了。”
赵国砚出言打断,杨剌子便立刻闭上嘴,只是手上仍然不老实,还在四处摸索。
随后,赵国砚拿着相片在梅太太眼前晃了晃,问:“夫人,旁边这是你什么人?”
“那是我家先生。”梅太太语出惊人道,“他是在法捕房当差的,钱可以给几个,侬放过我好不啦?”
赵国砚眉心一紧,忙问:“他是你男人的话,那个小分头是谁?”
“什么小分头?”
“一个男的,三十岁出头,穿件白色西装,梳个小油头,他来过这栋公寓,也进过你这屋,别跟我说你不认识他。”
“侬讲的是阿铭……”梅太太脸一红,忽然迟疑了,“他……他是我弟弟……”
“弟弟?”赵国砚等人互相看了看。
一个常年守活寡、风韵犹存的阔太太,突然冒出个不务正业的弟弟?
这事儿不消细想,只需看看梅太太那副反应,便能猜到其中的风流隐情。
如此说来,那个名叫“阿铭”的白西装小分头,就不是所谓的梅先生了。
赵国砚有点儿意外,但也并非无法接受。
事实上,江连横等人从未当面问过梅太太,她先生到底是不是那个白西装男子。
他们只是恰好碰见,那男子隔三差五地出入梅太太的房间,便想当然地认为他就是所谓的梅先生。
眼下情况有变,赵国砚转而却问:“你刚才说,你男人在法捕房当差?”
“对,他还是黄探长的门生呢!”梅太太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急忙说,“黄探长侬晓得吧?不要把事情闹大,不然我先生——”
“你男人不是吃白相饭的么?”
“是吃白相饭的呀,所以才在法捕房当差嘛!”
梅太太没有撒谎。
整个十里洋场,无论是法租界,还是公共租界,所有在巡捕房里当差的,十之八九,全都是吃白相饭的臭流氓,而在沪上,说一个人是吃白相饭的,也毫不跌份儿掉价。
而且,梅先生在法捕房里,只是个地位卑下的“包打听”,这身份说出来,甚至还比不上“吃白相饭的”脸上有光。
此前,江连横等人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杜镛和张小林身上,未免忽视了黄麻皮的老柴势力。
赵国砚顿觉事情渐渐明晰起来,于是连忙追问:“你男人多长时间没回来了?”
“他?”梅太太忽然有些忿恨,“他总也不回来,最近快有一个月了吧,我晓得他在外头养女人!”
“那你们最近也一直没联系?”
“最近通过两次电话。”
“啥时候?”
“我想想……记不太清了,哦,好像是在三金公司出事以后,他给我打过一次……”
“他跟你说啥了?”赵国砚问。
听着对方的口音,梅太太心里渐渐生出些许不好的预感,迟疑了片刻,却说:“他问我家里最近有没有人租房子,租多久,讲他有几个朋友要过来住。”
赵国砚双肘拄在膝盖上,身体前倾,直勾勾地盯着梅太太,忽然抬手指了指她身边的杨剌子。
“夫人,你最好跟我说实话。我这位兄弟,发起疯来禽兽不如,连爷们儿都不放过,你懂我意思吧?”
杨剌子闻言,不禁抿了抿嘴,闷声接下了这盆脏水。
梅太太吓得不轻,连忙赌咒发誓道:“不不不,我讲的都是实话,他只是跟我讲,如果租客退房的话,要马上通知他,他再安排朋友过来住。”
“那他朋友来了么?”
“没有。”梅太太摇了摇头。
赵国砚缓缓直起身子,心下若有所思。
显然,青帮“三大亨”的耳目远比预想中的更早,便已经注意到了老城厢公寓这边的情况。
只不过,或许是因为还不够确定,或许是因为消息传递滞阻,也有可能彼时正在全力应对斧头帮,总之并未有所行动。
但有一点还不够确切——他们到底是如何顺藤摸瓜,找到了老城厢这条线索。
赵国砚接着问:“所以,租客搬走那天晚上,你给他打过电话了?”
“打过。”梅太太噤若寒蝉,试探着问,“、几个是江先生的朋友?”
赵国砚不搭茬儿,径直问道:“夫人,你知道那天晚上闸北火车站出过啥事儿吧?”
“我晓得,可我听人讲……出事的是个叫什么王老九的人呐。”
赵国砚摆了摆手,转而又问:“是谁你就不用管了,说说你那个弟弟吧,你有没有他的照片?”
梅太太正想摇头,可一见身边的杨剌子,便又立刻改变了主意,说:“有的,我给侬找一找,不过阿铭已经有好几天没来过我这里了。”
杨剌子笑道:“没事儿,以后我来。”
梅太太浑身一颤,佯装没听见,接着就去床头柜里翻找起来。
不多时,一张夹在书页里的小照片就被递了过来。
赵国砚接过来一看,只见照片中的男子略显年轻,但那股油头粉面的派头,倒确实符合江连横的描述了。
他将两张照片揣进里怀,再无其他可问,于是便说:“夫人,今晚——”
“今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梅太太无师自通,急忙表态道,“放心,我什么都不会讲,真的真的,侬放过我,我什么都不晓得,只是打了一通电话而已……”
杨剌子和老解相视一笑,饶有兴致地看着梅太太的慌张神情。
片刻过后,赵国砚抬手指了指梳妆台,忽然问:“夫人,你丢了一条项链吧?”
梅太太一愣,心里顿时生出莫大的恐惧。
“侬、侬怎么晓得的?”
“你不想再丢一条命吧?”
“不不不,不想不想。”梅太太急得口干舌燥,差点儿哭了出来,“我真的只是打了个电话,其他什么都不晓得,侬放过我吧。”
这时节,杨剌子的手早已悄然摸到身后,只等着赵国砚一声令下。
然而,命令却迟迟没有下达。
情况有变化。
原来的消息并不准确,梅先生的身份出现了偏差,此人并非是那个白西装小分头,而是法捕房的包打听。
赵国砚必须独自做出判断。
沉思半晌儿,他的脑海里猛然回想起闯虎所说的那句话——梅太太的牌局姐妹,全都同病相怜。
想到此处,赵国砚忽地摇了摇头,却说:“夫人,放了你不可能,但我可以给你个机会自救。”
“侬尽管讲,我全都照办就好了。”梅太太忙说。
“咱俩做笔交易,对你对我,都有好处,但我丑话得先说在前头,你那条珍珠项链,我兄弟能进你这屋一次,就能进第二次,懂么?别拿巡捕房吓唬咱们,那帮巡捕没工夫成天围着你转,但他们俩可有的是工夫,你明白这道理吧?”
“明白。”
梅太太脸色苍白,直愣愣地点了点头。
她当然没有任何回绝的资本,但却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交易,还能给她自己带来好处。
……
十五分钟过后,房门再次推开。
赵国砚带领众人,迈步走出老城厢公寓大楼,楼门口的马路上,自然还有两个在外放哨的弟兄。
大伙儿碰头说了几句话,随即分成三队,一队由老解领头,朝美租界远去;另一队由赵国砚做主,朝法租界爱多亚路赶路,最后余下两人,则继续潜伏在老城厢公寓附近。
去往大世界的路上。
杨剌子边走边问:“砚哥,咱到底啥时候跟青帮响啊?”
“急啥?”
杨剌子连忙笑着解释道:“没有没有,我倒是不急,就是……老牛去逮那个卖艺的,咱几个跑来找这老娘们儿,感觉……好像没啥用啊!”
“没用?”赵国砚停下脚步,神情严肃道,“这是沪上,不是奉天,你连青帮的耳目眼线都没整明白,就打算跟他们响,找死呐?”
东家当初的行程,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这件事必须要搞清楚。
否则,他们这些赶来支援的弟兄,随时都有可能重蹈覆辙。
而且,只有这件事查清楚了,他们才能判定谁能相信,谁不能相信,不然只能是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咱们大老远过来,不是给人当靶子的。”赵国砚郑重其事地提醒道,“这不是你在奉天办脏活儿的时候,凡事都有东家给你兜底,十里洋场是人家的地盘儿,一句话说漏了嘴,不知道要坑死多少弟兄呢!”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13826/16532478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