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对策
英额尔岱听了,再次确认道:“对,他们最喜欢的是各种毛皮,特别是貂皮什么的,最是喜欢了,愿意用这个自生火铳换,说只要我们愿意,他们可以长久和我们做买卖。”
满清口中的西夷,就是沙俄远东殖民者,因为欧洲那边的毛皮是高价,所以他们在远东殖民的过程中,最喜欢的就是毛皮了。
此时,多尔衮听了,立刻欢喜地说道:“这个好啊,八旗各部手中有的毛皮都献上来,回头换到了这等自生火铳,也是按照献上的毛皮多少分配。另外,传旨草原各部,让他们进贡各类毛皮。”
对于他们来说,毛皮反而不是问题,多尔衮一声令下,就能筹集很多毛皮了。
此时,他是高兴了,但是英额尔岱却是补充说道:“主子,他们事先不知道此事,因此最多和我们交换二十把这等自生火铳,还是他们用过的。下一次交换的话,要等他们从国内运回新的自生火铳才行,估计要一年多时间。”
一听这话,多铎就忍不住开口道:“才二十把旧的,那有个什么用?”
多尔衮明白情况之后,也是眉头一皱道:“新旧倒是无所谓,只要能用就成。但是只有二十把,数量上确实少了一点。”
济尔哈朗听了,便问道:“这个自生火铳,我们能仿造么?”
多尔衮打量了下手中的自生火铳,最终摇摇头说道:“我们原本熟练的火器匠人都是出自孔有德所部,前两年就被换回去了。朝鲜人中倒是有一些,但是恐怕也仿造不出如此精良的火器,要不然,我们也不用向倭国购买大量的鸟铳了!”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要说手艺之精湛,确实是汉人为最啊!”
多尔衮说着,转头看向英额尔岱问道:“那些西夷人呢?朕要亲自和他们商谈,就算等一年时间也无所谓,但是下一次买卖的时候,必须要更多的自生火铳才行!”
英额尔岱听了,稍微犹豫了下,然后才回答道:“主子,那些西夷确实有说过,说如果我大清能先把多一些的毛皮给他们,那他们回去之后卖掉毛皮,就能买更多的自生火铳运过来。但是奴才感觉,西夷都不可信,就怕给了毛皮之后,他们就一去不回了。”
多尔衮一听他的话,毫不犹豫地说道:“这怕什么?给!顺便再给他们说明便是,大清的毛皮,多得是,以此诱惑,就不怕他们不来!”
说话果断,语气坚决,不得不说,他也算是有魄力的!
济尔哈朗听了,也是点头附和道:“没错,这些西夷既然不远万里前来我大清,明显是贪财的。只要他们贪财,又不是只有一个人,知道能获得更大的好处,一个人可能不来,但是一群人中,就不可能都不来!”
听到他们的话,英额尔岱露出钦佩的表情,当即遵旨。
这个事情才安排下去之后,崇政殿内正准备说下一个事情时,却又有黄马褂通报,献上了一份文书,说是蒙古转呈过来有关关内的消息。
对于关内的情况,这些满清的亲王贝勒都是非常关心的。因此,他们立刻一个个都盯着马上拆文书观看的多尔衮。
然后,他们发现,多尔衮的表情有点古怪,既不是开心,也不是担心,似乎是两者兼有之。
于是,多铎就忍不住问道:“关内的情况如何?”
多尔衮此时已经看完,便抬头看了看他,然后又看向其他人说道:“那个流贼李自成的地盘,都向明国朝廷投降了。据说他本人领着残部逃到了云贵地区。如今明国皇帝又去亲征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表情严峻地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关内的战乱,怕是会被明国皇帝给平定了!”
这个消息,对他们这些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
豪格听了,马上说道:“那还等什么,总不可能等到明国皇帝把那些乱贼都杀了我们再进关吧?赶紧攻进去,就像以前一样,让明国皇帝首尾难顾,疲于奔命,如此才对我大清最为有利!”
虽然豪格性格有点粗暴,但是基本的道理显然是知道的。
但是,多尔衮却是摇头说道:“几年前的明国,还是内忧外患,眼见都要改朝换代,结果从不出京师的皇帝却亲自领兵出征,竟然能扭转乾坤。不得不说,明国唯一可虑者,乃明国皇帝一人也。如今明国皇帝远征云贵,确实是我大清出兵的好机会。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出多少兵马合适,远征关内,又要备多少粮草物资?如今可不比以往,只要路上花销就可以,到国内抢了便能补充的!”
他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其实就只有一点,那就是粮草问题。
辽东苦寒,满清虽然夺得朝鲜,获得了大量粮田,还有上千万的人口,但是与此同时,也是多了上千万张嘴。满清的粮食,本身就不够用,先紧着满清本族人用,因此饿死了一些朝鲜人。
灭国之战后,不休养生息一些年,那肯定是不可能缓过来的。如今要仓促对明国开战,这粮食就是个问题。
一如多尔衮所说,如果说和以前一样,满清兵有个五六万人马就成,入关之后,就能攻城略地得到粮草物资的补给,那就没问题,辽东这边至少出少量的粮食,任何时候凑凑就能凑起来。
可如今,因为上一次入关却大败而回,这一次让满清少于上一次的兵力入关,他们谁有这个底气?
也因为上一次的战败,让他们都没有了信心能在入关之后就可以攻城略地,补充粮草物资。
这么一来,入关的兵力估计要二十万左右,粮草物资的准备,对于满清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了!
因此,多尔衮一说完之后,崇政殿内的亲王贝勒们,全都傻眼了。
过了好一会,豪格有点不甘心地问道:“难不成,就看着明国皇帝踏平了云贵的贼军,然后关内天下太平了我们再去打?”
<div class="contentadv"> 所有人都知道,明国远比他们要大,人口要多,物资要丰富,一旦明国没有了内乱,一心对付他们的话,哪怕是粗犷性格的豪格,内心都是忧虑的。
多尔衮听了,叹了口气说道:“国力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大清,唯有继续积蓄力量以待来日了!”
看到豪格又想说话,他便接着说道:“不过如今我们大清拥有辽东和朝鲜两地,假以时日,也不是明国想打就能打的。以前中原的隋唐帝国,只是攻打高句丽就费尽心思,那大隋帝国还因此灭亡了。”
能听出来,多尔衮还是比较了解中原的历史。此时说出这个历史,还真让不少亲王贝勒都有了信心。
济尔哈朗见了,也立刻跟着补充说道:“另外,明国要想攻打我大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关内之乱就算被明国皇帝平定了,也一样是需要休养生息。明国发大军攻打辽东的粮草,一样是个难题。更不用说,我们还会派水师去明国沿海,也能够明国头疼,拖延明国出兵辽东的时间。”
多尔衮听得点头,接着说道:“再过几年,我们能拥有更多的兵力,更多的粮草,装备也会更精良,光是西夷的自生火铳,就能装备到位。明军要是远道而来,你们难不成没信心打败明军?”
一听这话,多铎第一个大声说道:“明狗敢来,就再给他们一个萨尔浒之战便是!”
萨尔浒之战,是他们开始崛起的标志性一战,此时说出来,顿时引得其他亲王贝勒纷纷大声附和,就仿佛明军要是来攻的话,铁定又是一个萨尔浒之战一样。
就这么的,满清这边来年的国策就定下来了:不入关,继续休养生息,壮大国力和军力,和倭国交易的同时,也和西夷交易;另外就派朝鲜水师前往明国沿海,特别是江南那边,不但可以打击明国,还能劫掠到物资补充他们自身。
………………
崇祯皇帝这边,自然不可能知道满清的动向。暂时来说,他也无法顾及满清,只是增派了吴三桂和黄得功所部充实北方长城一线的兵力,防止满清再次入关。
他的精力,还是集中在洞吾这边。虽然是由堵胤锡领军攻入洞吾,而云南这边又是范景文坐镇,但是他也是要关注的。他的下一个目标,则是广西的左良玉。
刚过完年,广西那边就有奏报,说左良玉试图突入湖广和广东等地,不过被拦住了。
广西的不少土司,本来都是随左良玉造反了。但是昆明之战的消息传到广西之后,也让不少土司丧失了造反的信心,不是逃了就是反水,主动投靠朝廷官军,这也是左良玉被拦住的主要原因。
崇祯二十一年二月,范景文撰写讨伐洞吾的檄文,堵胤锡领二十万大军,分批杀入洞吾;
至于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说起来,也是多亏了皇帝的武勇盖世,以一人之力把叛军给平了,基本上就等于没浪费粮草,顺带着把叛军的粮草也缴获了。
另外,崇祯皇帝也给堵胤锡旨意,杀入洞吾之后,敢于抵抗者就不要手软,因粮于敌也是一种对大军粮草的补充。
而崇祯皇帝这边,则领龙威营,马科、唐通、高杰以及高一功所部,共计五万人马前往广西。
在他即将出发之时,平海侯郑芝龙的奏章便到了。
这个奏章主要是他麾下水师整编的结果,一共整编成了四个水师,每个水师大概七八百艘大小战船。他自己直属一个水师,郑芝豹一个水师,郑鸿逵领一个水师,还有一个水师就不是郑家的,而是外姓,叫施琅。
郑芝龙在奏章中请示,接下来该怎么做?
与此同时,和郑芝龙的奏章一起到的,还有阎应元的奏章。他在奏章中,则把这两年来整编的事情,捡关键和重要的事情都给皇帝禀告了。
比如说,各支水师的人员配置,精锐程度,以及为何郑家三支水师等等。另外,有关这个施琅领军一支,也是他强烈建议的,说这个施琅的海战能力很强,值得重用。
其实不用阎应元说,这个施琅,崇祯皇帝当然是知道的。
如果是原本历史上的话,这个施琅和郑成功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一直到郑成功想杀了他,最终施琅就投靠了满清,并成为满清最终消灭郑成功势力的最主要功臣之一。他在水师指挥上的能力,确实是非常强的。
说起来,后世网络上对这个施琅的评价比较复杂。
一方面,很多人喷他和洪承畴、范文程一样成为满清的帮凶;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有人为他说话,说他至少不是和洪承畴、范文程一样投降满清。在前期的时候,确实用心在打满清的。
为他说话的人中,最大的理由是,他在灭了郑成功的势力之后,极力争取到了留兵力在大员,从而让大员一直在法理上属于华夏。要不然的话,荷兰人在那时又占据了大员而满清不派兵,那大员就真成了荷兰人的领地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原本历史上的事情。
此时,崇祯皇帝看了郑芝龙和阎应元的奏章之后,倒也没有对整编的名单提出异议。毕竟原本就是郑家的水师,如今整编成了真正的朝廷水师,听从朝廷号令,哪怕四个水师总兵中,姓郑的占了三个,他也是理解的。
在考虑了之后,崇祯皇帝便发了旨意去福建。郑芝龙所领水师继续驻守福建,郑芝豹和施琅所领的两支水师北上,到登莱和东江水师汇合,增强北方水师的实力,可以先陆上一步,骚扰辽东沿海和朝鲜沿海,继续策反朝鲜伪军反正,打击满清。
另外的郑鸿逵所部水师,则下南洋到西洋,攻打洞吾的西洋港口。不过崇祯皇帝估计,等郑鸿逵所部水师到达的时候,估计整个洞吾就已经是大明的了。不过就算这样,郑鸿逵所部水师也要驻守在西洋。
(https://www.biquya.cc/id113428/1661570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