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求战
鲁阳城外,六万汉军强势以待,鲁阳城内,四万魏军严防死守。
理论上讲,兵力处在劣势的一方,以守城战消耗敌军的兵力和士气,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但.总有人有不同的意见的。
首先有意见的人,是王凌。
“将军岂不闻久守必失,何不出城,与蜀贼一战,以决胜负?!”王凌不满的说道。
你真的不能怪王凌不满,这几天,王凌被诸葛亮攻城给揍的,都快支应不过来了。
所谓的久守必失,不是说的司马懿驻守的西门,而是他王凌驻守的南门。
当然,不是说鲁阳就要失守了,毕竟有司马懿的策应,王凌就算被诸葛亮摁在地上狂揍,鲁阳也不可能失守.但谁被揍谁知道疼,同样也丢脸啊。
好嘛,同样一座城池,西门的司马懿跟天下名将张溪两人互有攻防,谁都奈何不了谁,相持不下到了南门这里,就自己一个人被诸葛亮摁在地上狂揍?!
是,王凌知道,这是自己指挥能力不如诸葛亮的原因.可问题是,天下人并不知道啊。
在此之前,诸葛亮一直被天下人认为是荀令君一类的管理型大才,擅长坐镇后方,总理政务。
被这样的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还需要司马懿屡次派兵过来支援才能化险为夷王凌觉得不仅是自己名声有损的问题,还有可能沦为诸葛亮用兵成名的垫脚石啊。
守城战,王凌是打不下去了,但野战,王凌觉得,自己未必没有取胜的希望。
比起守城战,野战的瞬息变化太快了,两军对垒,真刀真枪的硬拼,没有足够的临阵经验,是很难做到调度完善的。
而诸葛亮呢,从他这几次攻城的指挥来看,用兵风格比较方正,一板一眼并不出奇,属于那种堂堂正正用兵的风格。
很显然,这不是一个战场野路子杀出来的将军,而是读兵书,以兵书之道指挥军阵的文职将军。
再加上诸葛亮本身的领兵作战经验不多,那么也就意味着,诸葛亮的临阵经验不够.也许这个,是王凌可以利用的地方。
野战,拼的最多的就是临阵应变能力,也许这方面,是诸葛亮的弱项。
这就是王凌要求野战的真实原因。
而表面原因嘛
“鲁阳城小,守城所用不过万人,我军却有四万之众,不能尽其能也。且我军四万,贼军六万,虽有差,其势亦不足惧,何以困守孤城,拒不出战,岂不堕了我军锐气?!”
这就是王凌给出的官面理由。
鲁阳不是什么坚城,再怎么提前做准备,城墙也就那么高,那么厚,城池也就那么大,根本容不下四万人一起上城墙驻守。
每次都只有一万人作战,剩下三万人看戏这是在浪费防守资源。
而双方的兵力对比,不过是四万对六万,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总这么缩在城内被动挨打,对士气也不利。
因此,王凌要求主动带兵出城,驻扎在鲁阳西南角,跟鲁阳形成犄角之势,方便防守。
你不得不说,王凌的提议,是符合现在的实际需要的,倒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考虑可司马懿也有司马懿自己的顾虑。
既然身为洛阳留守,那司马懿肯定要以整个司隶地区出发,去考虑问题。
蜀贼时隔一年时间就再次发动北伐,司马懿不相信这些蜀贼的粮草筹备能做到多么的全面,而颍川到河南之间,根本无险可守,两条大道一旦失守,不仅司隶地区,就是兖州也会受到波及。
这种情况下,只能是用人数优势堵住两条通道,坚守到蜀贼粮草供应不利,又或者是以拖待变,等来朝廷从河北调来的援军。
这样就可以了。
这就是司马懿制定这次颍川防御战的指导思想之一。
这种方法虽然笨是笨了点,但最为稳妥,而且从效果来说,也是对司隶地区伤害最小的作战方式。
蜀贼第二次北伐,夺下了关中,满宠迁徙关中百姓入关,虽然给司隶带来了不少的流动人口,但同样的,也是对司隶财政的一大负担。
那时候曹叡可就在洛阳坐镇呢,他不可能看着这些人沦为流民或者隐户的,肯定要出钱出粮出土地的安置这些迁徙到司隶的关中人.这是对司隶现有利益分配的第一次侵害,也加重了司隶地区世家和百姓之间的负担。
百姓是不会去关注朝廷到底因此能获得多少利益的,他们只知道,关中人跑到司隶来谋生,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空间。
而世家大族也不会去管朝廷能获得多少好处,他们在意的是他们能获得多少好处.可在曹叡的眼皮子底下,他们根本没办法获得太多的好处。
曹叡可比他老爹曹丕难糊弄的多。
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损失,转嫁到司隶百姓的头上。
而蜀贼的第三次北伐,不仅打空了大半个司隶的郡兵,也攻破了南阳,直接把颍川郡置于贼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出任洛阳留守,他必须尽快的恢复河洛以及颍川地区的防御力量,把所有的钱粮都投入到军事中去民生问题,只能是以后再考虑的问题。
可这么一来,司马懿其实很清楚,同样是会对司隶地区的民力造成严重的损害。
司隶这个地方,太重要了,不仅仅是因为洛阳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整个大汉开发的最成熟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在农业社会,这就是王道之基。
除非司马懿真的下定决心,把司隶彻底打烂掉,否则的话,只要司马懿还有能守住司隶的把握,他当然要选择损失最小的方案,来挡住蜀贼的进攻。
毕竟,司隶还是大魏的司隶,等击退了蜀贼后,大魏还要继续统治的。
因此,屯兵固守,虽然笨,也很被动,但至少可以减少损失,不至于被蜀贼击破城池,闯入颍川。
但如果分兵让王凌出战,虽说犄角之势可以有效的巩固防守,但同样,就司马懿自己知道的,击破这种犄角之势的办法就不下五个。
一旦被蜀贼各个击破,削弱了鲁阳的守军数量司马懿真没把握能守得住鲁阳。
所以.司马懿还是选择了拒绝王凌的提议,继续死守不出。
王凌对此很不满意装的。
其实王凌能不知道司马懿的顾虑么,好歹也是一员能文能武的大将。
但有些话呢,王凌不能不说,有些态度,王凌不能不展示反正我是提议主动出战的,是你司马懿不同意,那么,将来说起来,也不能说我王凌就怕了蜀贼。
是,虽然我被诸葛亮揍的很惨,但我至少还是有主动出击的胆魄的,真正没胆子的人,可不是我王凌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多少能挽回点自己的名声。
这就是纯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要面子找补而已,说不上对错真要出兵,王凌也不是那种怕事的人。
王凌的想法,其实司马懿也知道,都是老狐狸,谁也别蒙谁。
但如今局势艰难,你王凌要点面子我可以给你,只要你不破坏我的战略部署就可以了。
真正让司马懿感到为难的,是陈泰从昆阳寄过来的书信。
信中提到,颍川世家们对魏军坚守不出很是不满,愿意出钱出粮,甚至出动家族私兵,来前线助阵。
但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击退蜀贼,保境安民。
站在颍川世家的立场上,他们当然不希望看到蜀汉的军队在自家大门口来回晃悠,打来打去,都是在颍川地界上作战。
是,现在两军都在昆阳,鲁阳一线对峙,但随着大战的到来,受到影响的,肯定不只是这两个县而已,周围的几个县,都会出现为了躲避战乱而逃走的百姓,流民,甚至是隐户。
有地百姓逃难,这些世家大族是不会在意的,甚至还会主动派人去接收这些有地百姓逃亡后留下来的土地,扩充自己的私田。
但流民和隐户的逃走,对世家大族来说,就是天大的损失。
现在整个颍川郡西境都受到了战乱的影响,而这个战乱如果持续上半年甚至一年的话,这个损失,颍川郡世家实在是不太愿意接受。
别忘了,颍川郡的东南方那边也不是很太平,汝南郡那边就剩下上蔡等三个县还在大魏手里,屯兵汝阴的东吴朱据,时不时的骚扰北方,颍川郡也在影响范围内。
因此,颍川郡的世家们,当然是希望能尽快结束西境战事为好。
而且颍川郡的世家大族们也不理解,你司马懿明明手里有四万军队,加上陈泰在昆阳驻守的一万士卒,也有五万人了他蜀贼总兵力也不过是七万而已。
有什么不能打的?!
钱粮不够?!
没关系,我们挤挤还是能凑出一些的。
兵力不足?!
我们把看家护院的家丁召集起来,给你们送去,你们只要负责出军械甲胄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你司马懿要是再窝在鲁阳不动弹,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这算是颍川郡世家对司马懿的一个威胁.如果你司马懿不能在短时间内击破蜀贼的进攻,那接下来要是你司马懿对颍川世家还有所求的话,那颍川世家会不会继续支持你司马懿,可就不好说了。
这对司马懿来说,才是真正麻烦的地方。
守卫颍川,没有颍川世家的支持,是根本守不住的!!!
而陈泰这个人,他的态度,也很值得司马懿玩味。
在信中,陈泰称自己是理解司马懿的战略部署的,认为死守待变的策略是没有问题的.可既然你能理解我的战略,为什么不能更加有效的安抚颍川世家们,让他们选择支持自己呢?!
陈泰写这封信的真实目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https://www.biquya.cc/id112061/1671900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