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231章 魏亡

诸葛亮亲自坐镇幽州,亲率大军北伐,以姜维领兵出上谷郡,魏延出广宁郡,两路合兵后,同伐燕国,直逼蓟县。

        以这三人之能,别说曹爽,就是他老爹曹真复生,恐怕也很难有效的挡住季汉的北征大军。

        曹爽在这点上,还是有自知之名的,因此,他一边让自己的二弟曹训,三弟曹羲领兵屯驻上谷郡,建立燕国外围防线,一边下令让司马懿放弃防守冀州东部,领兵回防燕国,保证蓟县侧翼。

        有一说一,如果换成是四年前的时候,曹爽的这一通防守安排之下,诸葛亮要想击破蓟县两翼的两道防线,还是需要费一番周折的。

        但是吧.如今的曹魏小朝廷,已经不是那个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大魏了。

        自从邺城被攻破后,曹魏的精气神已经被彻底打散了,虽然曹爽拥立了曹宇继位,继续延续曹魏的法统,但是有些事情,大家都清楚的。

        别的不说,河北地区的世家大族,对曹魏的支持力度,肯定是会大不如前的。

        早三四年前的时候,河北世家大族对季汉的政策很是忌惮和排斥,毕竟大家都过惯了舒坦日子,谁也不想再回到那种受制于人的生活中去。

        那时候,哪怕曹魏失守了邺城,被逼退守幽州,依然还是有不少的河北世家大族们,愿意支持曹魏小朝廷,而曹爽也是靠着这些人的支持,才能在幽州站稳脚跟,拥立曹宇为帝,并且有底气可以剥夺田豫的兵权。

        但是吧,这三四年的时间过去了,河北的世家大族们的态度,也出现了不小的转变。

        一个,是曹爽确实没啥本事,失守邺城都三四年了,一点励精图治的意思都没有。

        对内,没有办法彻底控制住司马懿,收拢司马懿的兵权,形成合力。

        对外,别说反攻邺城,就是反攻临近燕国的范阳郡都没有做到。

        一直是一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的架势。

        另一个,是诸葛亮坐镇冀州的这三四年时间里,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不断地收拢的冀州百姓的人心,同时也让河北的一部分世家大族看到,只要能接受季汉的政策,配合实施的话,虽然自己会少掉一些特权,但依然还是属于特权阶级,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打压。

        至少在核心利益上,季汉并没有要跟世家大族翻脸的意思。

        尤其是在冀州西部的世家大族们,他们没得选,已经在大汉的控制之下了,他们要么接受大汉的统治,要么就被诸葛亮找各种理由打压和消灭.以诸葛亮的才能,完全可以让这些世家大族无话可说。

        一边是蒸蒸日上,眼看着就要三兴的大汉政权,一边是浑浑噩噩,随时可能被灭的小朝廷.世家大族该怎么选,还用问么?!

        这年头,不知道趋利避害,不知道取舍之道的世家大族,早在之前四十多年的战乱中彻底消失了。

        所以,当这次诸葛亮发动北伐幽州的战役后,曹爽可以明确感受到,不管是冀州的世家大族,还是幽州的世家大族,其实对抗击蜀贼,远没有以往的那么上心了。

        这是内部的不利因素。

        而外部的不利因素,就直接要了曹爽的命。

        曹爽抽调司马懿北上燕国,布防蓟县侧翼,但司马懿借口蜀贼邓艾兵犯界桥,自己无力北上拒绝了曹爽的调令。

        如果说司马懿的不从军令,曹爽还能有所准备的话,那么.曹羲的临阵投敌,是曹爽完全没有想到的。

        是的,奉命到上谷郡和曹训一起组建防线的曹羲,在面对姜维的进攻时,突然选择投降季汉,导致上谷郡防线一侧直接被姜维突破。

        曹训猝不及防,前方要面对已经攻入上谷郡的魏延,后方要面对突破防线后直接包抄过来的姜维曹训根本来不及反应,直接就人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别指望曹训在这种劣势下还能领兵突围,他就没有这个能力。

        而且吧,对于曹训来说,除了领兵突围和兵败战死外,他又不是没有第三个选择三弟曹羲能选择投降蜀汉,那凭什么自己不行?!

        因此,当曹训发现自己已经被围的结实后,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去正面魏延的大营,请求投降。

        就这样,曹爽寄予厚望的北侧防线,就这么全军覆没了消息传到蓟县,差点给曹爽气的一病不起。

        而此时的曹魏朝堂之上,也已经是乱做一团了。

        北侧防线彻底失守,曹训,曹羲投敌,而南侧防线根本形同虚设,如果蜀贼想要从南线进军,可以直接绕过冀州东部,进入燕国。

        面对这么恶劣的局势,曹魏群臣之间,也出现了非常大的意见分歧。

        一部分朝臣认为,如今应该暂避敌军锋芒,继续往东北方向撤退,撤到辽东去,依靠那里的地势防守,同时派遣使者去说服高句丽,借助高句丽的力量,阻挡蜀贼的进军。

        这部分朝臣,基本都是当年随着曹爽一起退到辽东的曹魏旧臣,他们确实是对曹魏忠心耿耿,但能力和眼光嘛,可就不好说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先不说如今曹魏主力尽失,就算退到辽东郡,依靠什么来坚守。

        就说高句丽.高句丽是那么好说话的么?!

        这帮玩意儿的节操,比鲜卑人,羯族人好不到哪儿去,你势大的时候他们还会顺从一些,你势穷去投,他们转眼就能把你给卖了。

        而另一部分的朝臣则认为,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大魏难有回天之力,不如据此请降,以保全大魏宗室。

        这部分朝臣,基本都是河北世家大族,尤其是以幽州世家大族居多.他们可不想跟着曹魏一起陪葬,更加不想跑去更加偏远的辽东。

        那地方,光气候而言,这帮世家大族就觉得受不了。

        而为了佐证自己的言论,不出意料的,这帮曹魏大臣搬出了无往不利的星相学说以及谶言之说,力陈大汉三兴乃天命所归.再次充分证明了儒家学者最懂变通的真理。

        两部分朝臣因为是走是降的问题,进行了相当激烈的争论,而最后的决策,却还得看曹爽的。

        说实话,曹爽也不想在自己的手上葬送大魏基业。

        可有一说一,即使选择后撤到辽东去,依靠高句丽的力量挡住了蜀贼.难道你还能指望以一郡之地,重新翻盘么?!

        如今可不是后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年代.而且就算是,在辽东郡这个苦寒之地,换成谁都无法坐大坐强吧?!

        人口,经济,耕地,赋税,没有一样是能支撑起曹魏复兴的,去了辽东,也不过是拖延大魏灭亡的时间而已。

        不过是早亡几年和晚亡几年的区别。

        再一个,曹爽其实也不是没有私心。

        以前曹爽不降,一方面是舍不得手里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对蜀汉的不信任。

        虽然在邺城的时候,曹羲曾经代表蜀汉劝降过自己,但那时候的曹爽还是有点顾虑的,他还是不怎么相信,蜀汉会按照亡国之君的态度来对待曹魏天子,也不太相信蜀汉会放过曹氏宗族。

        毕竟,在蜀汉的立国基础之上,曹氏,可是篡逆之辈.夷三族都算是大汉天子仁善的表现了。

        可如今情况不一样了啊.邺城之战被俘的曹魏天子曹芳,太后郭氏如今都活的好好的,给了一个空头的侯爵封号养在了长安。

        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至少性命无忧啊。

        所以啊,在曹爽看来,如果自己能以曹魏基业为筹码,想蜀汉请降,寻求自己的投降后的荣华富贵,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曹宇嘛.曹爽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只是吧,就算曹爽这么想,朝中的那一帮大魏忠臣们,也不太容易直接摆平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和借口才行。

        这个借口,可不好找。

        而就在这个时候,曹爽接到了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鲜卑拓跋氏借道高句丽,攻入辽西郡。

        这下好了,不管是撤往辽东,还是借兵高句丽的想法,都不可能实现了。

        拓跋氏已经把大魏最后的后路给断了。

        这下,曹爽的理由有了,只是,大魏的基业,也彻底没了。

        隔天,曹爽召开朝议,宣布了这个消息。

        然后大魏朝廷达成了一致——遣使请降。

        延熙十五年,九月,魏延,姜维领兵共同抵达蓟县城下,围而不攻。

        延熙十五年,十月,大汉丞相诸葛亮亲自领兵抵达蓟县城下,曹魏天子曹宇执牵羊礼,出城请降。

        诸葛亮受之,曹魏灭亡。

(https://www.biquya.cc/id112061/16618181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