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89章 真正的用人之道!

第89章  真正的用人之道!

        朱允熞顿时怔住。

        自从与朱元璋打交道变多之后,他就越来越能感受到老朱的精明。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想不通。

        为啥历史上的老朱,会在临死前让黄子澄,齐泰等人辅促朱允炆。

        还留下方孝孺给他启用。

        他一直以为老朱只是看走眼了。

        毕竟,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老朱再精明,毕竟不是神明,偶尔看走眼也正常。

        这几人至少在读书治学上,能力都是没得说的。

        方孝孺更是被道衍称赞为“天下读书种子”。

        若朱允熞不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熟知历史,已有了先天判断,他自认也没有一眼看穿三人底细的能力。

        现在看来,实际上老朱对他们的本事洞若观火,那为什么还要用他们呢?

        甚至还让朱允炆用他们呢?

        那岂不是“坑孙”吗?

        老朱开口道:“为君之要,首在用人。”

        “汉高祖说自己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及萧何。但汉高祖能让他们为自己所有,故而能夺取天下。”

        “汉高祖如此,咱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若没有徐达,常遇春,刘基等无数的功臣良将,咱也取不了这天下。”

        “世间之人,终非圣贤,都有各自的缺点。”

        “若你盯着他们的缺点看,那就会发现,世上没有一个可用之人。”

        “十指有长短,但我们需要大姆指,也需要中指,同样需要小指,缺任何一个,手便不完整。”

        朱允熞静静听着。

        老朱说的道理,都十分浅显。

        但此际娓娓道来,却别有一番更深的印象。

        人很容易被自己的固有认知所限制。

        看不起能力不行的人,看不起有太大弱点的人。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也有弱点。

        而作为君王,就是要合理运用。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三人,读书治学的本事很高,实际政务的能力一般。”

        “但你要知道,朝廷需要的官员,并不是每一个都要能力强,平庸的官员,有平庸的好处。”

        “大明打天下的时候,需要杰出的人才,没有杰出超凡的能力,咱不用。”

        “但你也要记住,能力越大的人,野心也越大。”

        “在咱打天下的时候,需要野心勃勃的强者,所以要重用他们。”

        “一旦江山稳固,这些人,伱只可在特殊时期,偶尔用之。”

        “大多数时候,你要将他们雪藏不用,或者干脆杀掉。”

        “要不然,他们就会危及皇权,甚至会夺了你的江山。”

        “这一点,你一定要牢记在心。”

        老朱一脸严肃认真。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朱允熞浑身一颤。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浅显,但细想之下,又觉得极为恐怖。

        如果皇帝的能力很一般,而大臣的能力强得离谱。

        并且,皇帝还重用这个大臣,将朝政都交给他处理。

        那大臣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恐怕都是轻而易举之事。

        久而久之,江山就要换姓了。

        人的忠诚,往往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大臣拥有倾天的权势,还有远超皇帝的能力,他还会忠诚吗?

        就算他忠诚,那他手下的人呢?

        黄袍加身,被迫登基,不也就是一夜之间吗?

        谁还不想立一个“从龙之功”呢?

        老朱叹道:“你不要担心平庸的人,治理不好天下。”

        “若是打江山的时候,他们当然不行。”

        “但天下承平之后,治理天下,其实只需要中人之姿就足够了。”

        “官员真正的能力,在于他应对危险时候的怎么处理。”

        “正常的政务,有朝廷的制度,有大明律法,他按步就班,循规蹈矩的去做就行了,有什么难的?”

        朱允熞再次怔住。

        稍一思索,就明白老朱说的一点都没错。

        只要建立起了完善的制度,办任何事都有一套标准流程,所有人都按章做事。

        那么,所谓的官员,与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还真没有多大的区别。

        甚至不客气的说,如果狗会说话,并且认得字,弄条狗坐在那个位置上,也行。

        官员真正的能力,在于突发事故的危机处理。

        这时候,平日里的规章制度不再起作用。

        需要他打破规章制度,需要他想出新的办法。

        需要他迅速做出判断,立即处理。

        这时候,官员们的聪明才智,才有发挥的地方,才是体现官员治政水平高低的时候。

        后世官员,平时看起来都差不多。

        一旦面对突发危机处理,突飞舆论事件,水平的高低,就立即凸显出来。

        许多官员也因此将自己的愚蠢,暴露在公众面前。

        就好比他去执掌应天府,如何对付商人罢市,就是危机处理。

        如果没有商人罢市这种危机,就是按步就班的做事,那他完全可以天天在衙门睡大觉。

        所有的事,下面的人自然会按平时的规则,将其办好。

        “熞儿,你才华高,能力强。但咱识人多年,知道越是才气高的人,越是容易瞧不起能力本事一般的人,不愿与之为伍。”

        “但是,熞儿,你一定要记得,将来你为君之后,用任何人,都不要被他的能力所迷惑。”

        “不要认为这个人能力强,就一定要用他,对其特别另眼相看。”

        “大明江山已固,不再是打天下之时。”

        “你用人,首先要重的是忠诚。”

        “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但自视很高,对你不是特别忠臣,那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你不要轻易用他。”

        “有时候,也许,你要做的是杀了他。”

        “反之,如果一个人能力一般,但对你特别忠心,那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他。”

        “就比如说,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几人,他们读书厉害,能力一般,但他们对大明忠诚,不会背叛咱。”

        “故而,咱才让你用他们。”

        朱允熞张了张嘴,却没有出声。

        老朱的判断,只能说是太精准了。

        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靖难之役这种突发事故,天下一直都太太平平,那这三人,也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贤臣。

        也许还会留下一段臣贤君明的佳话。

        只可惜,朱棣起兵造反之后,他们三人能力不足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狠狠坑了建文帝一把。

        这肯定是老朱没有预料到的。

        另一方面,三人对朱允炆也确实做到了忠贞不二。

        明史评论说他们三人,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而有生气。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也就是说他们三人虽然能力不行,但忠心耿耿,死也不惧,不能因为他们败了,就看不起他们。

        说起来,道衍为方孝孺求过情,朱棣希望方孝孺为自己写诏书,如果方孝孺同意的话,就能保住身家性命了。

        但方孝孺宁死不从,还连累全族被诛杀。

        至于黄子澄,也是朱棣亲自审讯,希望他能屈服。

        但同样,黄子澄也选择了领死。

        朱棣当时想收买人心,尽快安定天下,只要他们三人投降,至少当时不会杀他们。

        至于后面,会不会记仇报复,就看他们用什么办法保命了。

        朱允熞一直看不起三人,可此刻听老朱一番话,却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想法。

        虽然这个时代的臣子,各个都将忠君挂在嘴边。

        但谁还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呢?

        古今亦然。

        真正忠心的人,永远都值得重视。

        哪怕能力非常差。

        毕竟,一条忠诚的“狗”,也是大有用处的。

        他心中思索着。

        在用人之道上,确实还有很多要改进的思想观念。

        这时,老朱又开口说道:“除此之外,咱之所以用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朱允熞心中一紧,知道这必然是更紧要的地方。

        接着,便听到老朱吐出了两个字:“名教!”

(https://www.biquya.cc/id111986/1672538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