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一炮打响
五月二十五号,晚上八点钟。
在《北宁新闻》播出之后,本该转播央视节目的北宁电视台却一改往日的规矩,播出了一档新节目。
《犄角旮旯》的首期节目播出了。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办个执照真的很难吗?”
“各位观众朋友,这里是北宁电视台创办的新栏目《犄角旮旯》,我是主持人杨洁。”
“节目组接到群众反映,他在北宁市工商局北岗分局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时,遇到了难事,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画面一转,一个满面愁容的老头站在一栋平房门口,正在跟记者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我叫孙正平,家住北岗四委十三号院。”
老头回身指着大门说道。
“我是做豆腐的。以前都没办执照,自己私底下做了就卖。本来就是小本买卖,也没当回事。”
“年前,有几个工商的人把我堵住了,说让我去办执照,不办就不让卖。”
“我就寻思那就办一个吧。”
“谁知道,去了工商局,人家说办不了。说要先把罚款交了才能办。”
“我就问,交啥罚款?”
“他们说,我一直偷偷做买卖,要先把之前的补上才行。”
“我一问要叫多少,他们说要交三千块。”
“你说说,我就是个做豆腐的,这几年也没挣着三千啊!”
“你说,我哪有那么多钱啊?可不交罚款就不让我卖了。这不,年后都好几个月了,他们也不让我买豆腐。”
画面有一转,记者开始采访左邻右舍。
这些老头老太太都七嘴八舌的唠叨起来。
“老孙头做豆腐就是方便我们这片的老人。”
“可不是咋的,老头老太太牙不好,每天就靠他的几块豆腐了,现在工商的人还不让他做了。”
“就是啊,三千块,这谁交得起?”
“再说了,以前你们也没让人家办执照,现在办执照还要先交上以前的罚款,这不合理啊!”
“就是啊,打官司都有个时效性呢,人家现在按规矩就行呗,咋的?还要追究以前哪?!”
杨洁出现在镜头里。
“孙大爷,要不咱们一起去工商局问问情况。”
“行啊。”
一行人就去了北岗分局。
杨洁当先走了进去,找到一个工作人员,开始询问孙正平办理营业执照的事。
这下把工商的吓了一跳。
他们见孙正平还带着记者来了,都不敢乱说话了。
局长不在,副局长也不在,最后没招了,业务科长出面平事。
可不管他们说什么,摄像机都开着,杨洁要求公开拍摄整个过程。
经过一阵混乱之后,工商的人见事态扩大了,就拨通了市工商局领导的电话。
这些人都懵逼了。
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嘛。
赶紧给老方打去电话。
“老方啊。怎么回事啊,市电视台怎么为了个体户去采访了,这影响可不好啊!”
“呵呵,老何啊,不是我不给伱面子,这是市领导同意的,不是针对你们,是对全市各行各业都有权采访,发现问题就要曝光问题,督促有问题的部门解决问题。老何啊,你还是派人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吧,否则节目播出了,对你们很不利啊!”
对面的老何紧张的一脑门子汗。
我去,怎么回事,这不是丢人丢大发了吗?
不行,赶紧得去处理。
杨洁拉着业务科科长,核实了老孙头的事。
这件事事实清楚,确有其事。
杨洁在追问科长时问道:“一个卖豆腐的小摊贩,真的需要营业执照吗?”
“呃,如果进入市场是不需要的,由市场集体报备。”
“那孙大爷这种情况,就在家门口就买完了,也没有必要进入市场。他这种情况要怎么办?”
科长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杨洁对着镜头说道:“改革开发以来,国家提出,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转换思想,服务大众,而不是一刀切,官僚主义。”
十五分钟的“办个执照真的很难吗?”电视节目一播出,立马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像这种这么接地气的节目,还是第一次出现。
市领导也看见了。
主管工商的副市长电话直接打到了何局长的家里。
“老何啊,你们在搞什么名堂?啊?小商小贩是活跃市场经济的补充力量嘛,要什么执照啊?像这种不需要营业场所的,我们备个案就好了嘛,现在搞得满城风雨,你让我怎么向市委交代!”
“是,是,我马上处理。”
第二天,市工商局就发布了一份《北宁市流动商贩管理规定》。
所有流动商贩可在指定地点进行摆摊设点。
工商部门进行免费备案,不收取费用。
同时,市工商局还通知节目组,一起去老孙头家。
他们要赔礼道歉,同时把最新的管理规定当众宣读。
这下把老孙头激动坏了。
拉着杨洁的手一个劲儿的感谢。
感谢节目组给他解决了问题。
这些也被完整的记录下来。
形成了节目的后续。
节目一播出,这反响可想而知。
广大市民这下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来到电视台反应问题。
卢昌中根本就忙不过来,让人专门接待。
把问题先记录下来,节目组筛选。
专门找那些涉及到民生的事。
比如,大街上的垃圾两个月没人清理。
比如,医院乱收费问题。
一时间,每周一期的《犄角旮旯》名声大振。
不仅市里领导每周都要观看,广大市民也盯着结果。
一时间,北宁新闻这样的拍马屁型的节目就没人看了。
每周五《犄角旮旯》一播出,收视率直线上升。
随着《犄角旮旯》线索电话的公布,那部反应问题的电话就没闲着过。
节目组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从当初的四个人,一下就发展到了三十多人。
电视台还专门划拨了一栋二层小楼,用于专题部的办公。
专题部也从一个临时部门变成了一个正式编制。
卢昌中借着势头,把节目组的主要成员安排了编制。
杨洁成为北宁市电视台专题部的正式职工。
她的工作关系也正式转了进来。
随着《犄角旮旯》的大火,省台也看到了这个节目的潜力。
正在他们研究要不要引进这个模式的时候,哈市台当先做了一档类似的节目。
这下省台尴尬了。
卢昌华和王瑶也很关注大哥的动向。
得知现在很火的节目《犄角旮旯》是大哥主抓的,卢昌华很高兴。
“这个节目不错,咱们要支持,上点广告吧。”
“行啊,反正今年的饮品新广告也该上了。”
当卢昌中接到弟媳妇的电话,得知他们昌和要在节目里投放广告,他就乐了。
“呵呵,弟妹啊,我们可早等着你们赞助了,派个人来谈谈吧。”
没过几天,《犄角旮旯》节目前后就贴上了蓝精灵饮品广告。
这下可不得了了。
其他厂家也纷纷找上门来,各种广告蜂拥而至。
你想啊,能和昌和集团广告在同一个时段播出,这不也变相说明自己也很有实力吗?!
为了扩大节目的辐射范围,北宁市电视台要求,每天下午五点钟,由专车运送《北宁新闻》和《犄角旮旯》。
在当天晚上与市台同步播出。
这个方法虽然很笨,可只要辛苦点,还是很实用的。
这样,下属各市县的新闻当晚也能送到市台,第二天的新闻里就会出现。
这比以前快了至少两天。
新闻的时效性都到了体现。
当然,每天这样来回跑,不仅需要车辆人员的配备,油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此,市广电局专门拨出了一笔经费。
杨洁,这个出身农场,名不见经传的女人,竟然成来了北宁当地的名人。
每周都出现在《犄角旮旯》里。
随着同步播出的形成,杨洁的名字和形象传播开来。
这让廖涛陷入了惶恐当中。
他没想到,自己媳妇儿说去市里上班,结果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北宁家喻户晓。
人人都知道电视里的那个美丽漂亮,家喻户晓的杨洁是正义的化身,是人民的代表。
可谁知道,那个在农场物资科默默无闻的廖涛啊!
偶尔有农场干部会和他提起杨洁,说“你媳妇儿干的不错,现在是个大名人了。”
这时候的廖涛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他只是咧咧嘴,笑一下。
他知道,自己和媳妇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当初自己是副场长的公子,娶一个工人家庭的女儿绰绰有余。
他还把杨洁弄进了广播站,后来进了电视台。
现在好了。
杨洁进城了。
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乌鸡变成了金凤凰。
而自己呢?
还站在地上。
杨洁已经飞在天上了。
(https://www.biquya.cc/id111779/1670640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