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高句丽(一)
没有歌舞,没有欢喜,高澄诸子在晋王府回忆起过往的时光,众人唏嘘不已。
当时是昭德十年(公元557年)年末,高澄刚刚一统天下,终结了二百多年的乱世。
他顾念百姓饱受战争之苦,于是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定暂时不动兵戈,让百姓能有喘息之机。
直到昭德十二年(公元559年),高句丽传来消息,阳原王高平成在平壤暴毙。
高句丽在中原内战时,长期处于内乱之中。
高平成之父安原王,是在其兄安藏王被刺杀后,抢夺了侄儿的王位。
由于得位不正,安原王立下三位夫人,但由于大夫人无嗣,而中夫人、小夫人各有一子。
在安原王死后,高句丽的王都爆发武装冲突,最终高平成在其母族鹿群氏的支持下,赢得了王位战争。
只是鹿群氏对小夫人所在的细群氏展开血腥屠杀,也使得国内矛盾激化,细群余党在地方形成割据势力,组织军队,对抗中央。
高句丽当时的乱象,可以从两个例子之中窥见一二。
公元551年新罗大将居柒夫遇见过去的恩人惠亮法师,居柒夫希望报答惠亮法师的恩情,惠亮道:
‘现在我们国家政乱,灭亡无日,希望能够在新罗寄居。’
第二个例子,便是惠亮离国的次年,原时空中,高洋派遣博陵崔氏子弟崔柳出使高句丽,讨要北魏末年以来逃亡高句丽的中原人。
高平成顾左右而言他,惹得崔柳大怒,一拳将高平成打下床。
挨了这一拳,时年十六岁的高平成敢怒不敢言,只得让崔柳带了五千户离开。
这两个例子,足以说明当时高句丽国内的混乱。
高平成并非无能懦弱之辈,史书记载,称其生而聪慧,等到成年,又雄豪过人
即位之初,高平成年仅八岁,权力掌握在他的舅父手中。
而鹿群氏与细群氏彼此之间的血海深仇,也使得两大政治集团的矛盾难以化解,彼此之间的战争,严重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
直到高平成的舅父病故,他才得以亲政。
在高平成的居中调和下,勉强维持了国内局势的大致稳定。
也许给他更多的时间,定然能够化解两族之间的仇恨。
可天不遂人愿,八岁即位的高平成只做了十五年的王,暴毙时,年仅二十三岁。
其长子高阳继承王位。
高澄并没有因为高平成的死而放松警惕,他清楚高句丽国内的矛盾,就是在高阳手中得以化解。
在高阳统治晚期,甚至敢于垂涎隋朝的辽西之地。
而其子,便是大名鼎鼎的辽东粪土臣元。
正值高句丽如今主少国疑,高澄决定将威胁扼杀在萌芽之中。
高齐这台战争机器,仅仅休息了两年,再度运转开来。
如同灭亡宇文氏政权一般,崔澈依旧没有选择御驾亲征,他以段韶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计划挑选一名皇子出任监军,在来年开春,征召战兵十万,河北州郡兵十五万,民夫三十万征发高句丽。
之所以要选择等到第二年在出兵,也是因为高澄清楚,如今的高句丽经过多年内战实际上已经虚弱不堪。
要灭其国,唯一的难点就是要保障后勤。
辽西道路难行,后世知名的辽西走廊,在如今还是泥泞之地,车马难以通行,无论是行军,还是运粮都得经过上千里的山地。
等好不容易走出了山地,又有南北千里,东西两百余里的辽泽地挡在前面。
后人都知道杨广三征高句丽,但其实在杨广之前,杨坚就干过一次,他命高颎辅佐汉王杨谅,领三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征讨高句丽。
结果连高句丽人的面都没见着,三十万隋军,死者十之八九,只有数万人逃了回来。
原来,高颎行军至辽河,恰逢天降大雨,一连十余日,道路泥泞难行,后方的粮草运不过去,军中又爆发瘟疫,只得退兵,沿途病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至于水师,也没好到哪里去,才出海不远,便遭遇了风浪,船只折损过半。
高澄将出兵时间定到明年开春,一来是考虑到夏季出兵,无论气候,还是路况,都要好走一些。
其次也是要抽出时间,先往辽东囤积物资,届时,也不用再千里迢迢从幽州运输。
而段韶与监军则会提前率领脱产战兵,往辽东集结,看护粮草物资。
高澄并没有指定监军人选,而是召来晋王高孝璋、秦王高孝瑜、赵王高孝琬以及鲁王高孝瓘,让四人抽签。
众所周知,诸子之中,也只有这四人最得高澄的看重。
,
(https://www.biquya.cc/id111770/1670264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