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第2504章 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屋子里,火炉旁。

面对杨小涛的热情,束兴北老师有些惶恐。

可杨小涛却觉得,自己这次真的是捡到宝了。

“束老师,你想怎么做,或者说你打算怎么做。”

杨小涛努力保持着平静,让自己说话变得平常。

可熟悉杨小涛的人都知道,此刻的杨小涛已经动心了。

“这个~~”

束兴北捏着烟,又看看叶老,最后还是不确定的说道,“那个,杨部,我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具体的安排。”

“没关系,现在就说说你的想法。”

“对了。”

杨小涛转头看向冉秋叶,“媳妇,今晚多准备几个饭菜。”

冉秋叶立马会意,“好,家里还有一块猪排,今晚可以炖排骨汤。”

“好!”

杨小涛应了声,随后起身,“师公,束老师,我们去里面说。”

叶老两人点头,随即跟着杨小涛来到书房中。

屋子外,老道摇着头摆放着棋子,准备再开一局。

老金却是看看书房关紧的门脸上都是好奇与无奈。

“老道,你说那啥,啥玩意的到底是干啥的?”

老道将自己的黑棋摆好,看了眼老金同志,随后才悠悠说道,“啥东西我是不知道,但肯定是咱们没见过的东西。”

闻言老金同志吧唧两下嘴,这话说的,还真有理啊。

几人来到书房坐下,杨小涛便找来纸笔,将束兴北的想法写下来。

“束老师,您的想法我觉得非常有实用性.”

杨小涛在一旁说着,总结着束老师的想法,旁边还有叶老帮衬着,纸面上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三人中,叶老跟束兴北老师都是物理学的大师人物,杨小涛则是凭借金手指学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有来自后世的见解。

三人碰头凑在一起,相关理论几乎是一点就通,至于实践生产,那是后续工作。

不过,有了理论指导,相信以九部的科研水平,做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书房桌子上,很快就将‘程控电子交换机’的构思做出来。

“束老师,这就是说现在的最重要的事,将信号处理器做出来。”

“同时,这也是卫星电话的重要部分啊,我觉得这两个项目可以合并到一起.”

杨小涛在纸上将重要部分画个圈,叶老跟束兴北老师也是欣喜的点头,经过这么一分析,感觉面前是豁然开朗啊。

“不过这方面咱们还没有研究,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方面的涉猎”

杨小涛说完,两人几乎同时摇头。

他们对国内外的情况跟杨小涛一个样,两眼一抹黑。

“师公,要不您问一问陈师伯?”

“中科院说不定会有研究呢。”

杨小涛眨眨眼,叶老直接给了个放心的答复,“行,没问题。”

然后又笑着问道,“如果对方有的话,你想咋办?”

杨小涛从桌上拿出烟递给两人,然后毫不思索的说道,“当然是合作了。”

“不过,这要是研究人员能来咱们九部,那就最好了。”

前一句,两人对杨小涛有些刮目相看。

然而后一句说完,两人都是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这种挖墙脚的事啊,这家伙没少干。

不理两人怎么想的,杨小涛则是继续说道,铅笔点着‘储存系统’说到,“这个‘存储系统’也是重要的部分,可以找老严帮忙,他们那边关于计算机存储系统已经有了眉目!”

束兴北立马应道,“这个我清楚,严院长他们的发展很快啊。”

杨小涛呵呵笑着,然后想到计算机那边的研究投入,又是一阵心疼。

上次从骆驼那里搞来一亿两千万,为这计算机的研究直接投了一千万。

这要是还没点成绩出来,老李老刘就该哭了。

当然,这一千万只是开始,单单高纯度硅的生产、扩大规模就用了大半,至于人员、机器的费用,还没算里面呢。

“这个算法,可以让王坤他们帮忙,他们现在已经找到了门路…”

“还有这个接收器,刘向东那里也有研究”

“还有这个.”

杨小涛兴致勃勃的说着,每一个都有安排,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一旁的叶老见杨小涛这副模样,心里很是感慨。

想当初自己来到这里,那时候,孤苦无依不说,前路更是渺茫。

更不用说自己内心的抱负了。

可现在呢?

九部的研究院,就在他眼皮底下一点一点的成长起来。

他相信,以九部如今打牢的基础,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进入井喷时代。

到那时,九部才是真正的腾飞。

才是真正的火车头。

束兴北听着杨小涛分析情况,然后看着纸上的题目,‘程控电子交换机’七个字静静的发呆。

他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有个想法,想要过来说一声,然后让自己私下的时候可以研究研究。

当然,要是杨小涛能够支持下就最好了。

却不想,来到这里,不仅获得了杨小涛的支持,还在这进一步完善了心中的构思。

只是看着桌上的设计图以及运行原理,总让他有种感觉,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自己提出来的?

可咋感觉这是杨小涛早就有的打算啊!

“束老师?”

杨小涛轻轻询问,束兴北立马反应过来,随后点头应道,“没问题,这个我会全程跟进,保证不出差错。”

“那就好。”

杨小涛露出认真的笑容,随后笑着看向叶老,“师公,这卫星电话跟程控电子交换机是两个项目。”

“所以,我觉得,束老师要加下担子了。”

束兴北反应过来,随后意识到什么。

“这样,卫星电话,还是师公您来主持工作,束老师作为助理。”

“至于这程控电子交换机的项目,就由束老师来负责,您看如何?”

叶老听了当即拍着桌子点头,“早该这个样了,我这一把年纪了,也该给他们倒倒位子了。”

“不过这卫星电话啊,我这还是有点力不从心,你得找个人帮忙!”

“行,没问题!回头我就找人!”

杨小涛刚说完,束兴北就不答应了,“叶老师,您这样说可是言重了,我束兴北从不在乎什么看法,更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您这样说,我束兴北无地自容啊!”

叶老见他激动连忙伸手拉住对方,“老束!”

话音落下,叶老怔怔的看着兴北,束老师也看向对方,竟一时无言。

“束老师,此时此刻!”

叶老说着,目光看向束兴北,随后又看向杨小涛,束兴北的目光随着叶老看向杨小涛,然后又看向叶老。

就听叶老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应该看出来了啊!”

“咱们这年纪了,能够再次踏上探索科学的道路上,还在乎那些小节吗?”

闻言,束兴北老师整个人都是呼吸一滞,嘴张开,只觉得喉咙里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

但心里却是生出一股暖流。

一股说不出的感动。

如果非要问这股感动来意何处,他会说,那是一种源于知己的感动。

源于彼此的真诚对待。

或许,用士为知己者死,才能形容吧。
沉默中,书房里两人竟然有种相顾无言的错觉。

“我说两位老师啊,你们就不用谦虚了,反正都是我们九部的顶梁柱,何需分的那么清楚?”

杨小涛这时候开口劝说着,叶老听了再次摇头,“九部的顶梁柱可不是我们。”

束老师也在一旁点头,很是赞同的说道,“我们顶多算是一栋房子的顶梁柱,而你却是整个大厦的定海神针!”

杨小涛一愣。

他从没觉得自己能当这个定海神针,顶多就是个打辅助的。

“小涛,这样一来,咱们的研究经费,可能就紧张了。”

叶老有些担忧,毕竟卫星电话的经费本来就紧张,要是再开一个项目,经费上肯定会紧张。

束兴北也看过来,这也是他此次来的目的之一。

哪知杨小涛却是浑不在意,“经费的事情你们不需要担心,前期投入五万,作为启动费用。”

“后续我会批一百万作为研究费用,当然,这个得看情况,多退少补。”

杨小涛说的轻松,但两人听在心里却是翻天覆地。

这可是五万,一百万啊。

这不是小数目啊!
杨小涛看到两人这幅样子,于是笑道,“师公、束老师,钱的事,嘿嘿。”

杨小涛凑到跟前小声说道,“上次的一个亿还剩下近一半,还有这次咱们的飞机,等交付后,又有两个亿进账,所以啊”

“咱们有钱!”

听杨小涛如此说,两人已经高兴的合不上嘴了。

九部有钱,就说明他们有足够的经费来研究。

“那个,正好趁这时候,咱们说说卫星电话的事。”

“现在中科院那里已经快准备好了,咱们得加快速度了。”

杨小涛赶紧转移话题,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又进入状态聊了起来。

夜幕降临。

外面的雪变得稀疏起来,地面上更是铺了一层厚厚的雪毯。

杨家里高压锅中冒出呲呲的肉香,很快就透过门窗飘散到院子里。

饭桌上,劝酒声,吆喝声,还有小孩子的嬉笑声,将屋子里的热闹渲染起来。

热的让人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

整个四合院也在这种氛围中变得欢乐许多。

秦家。

秦淮茹将煤球放在炉子里,然后坐在旁边静静发呆。

小当领着槐花在院子里玩耍,家里就她一个人,显得很是冷清。

前院的阎阜贵一家人从西北回来了。

也带回来了西北那边的信息。

先是刘海中一家人的,虽然大家都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听到刘海中一家的遭遇,还是唏嘘不已。

然后就是阎阜贵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消息,傻柱的父亲,何大清。

没想到,这何大清竟然还活着。

更没想到的是,这何大清凭借手上的本事,竟然又找了一个寡妇。

这次在农场里碰到了阎阜贵,就特意问了句傻柱的情况。

阎阜贵也没隐瞒,将这些年四合院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

何大清听后,整个人都变得沉默。

后来就让阎阜贵回来带个话,说他在西北那里过的很好,如果傻柱没个去处,可以去西北找他。

阎阜贵自然不会拒绝,但也不会去找傻柱,于是就将这话说给她听。

目的就是让她传话呗。

啪嗒
炉子里传来燃烧木柴的声音,秦淮茹忙那铁钩倒了倒,心里盘算着如何跟傻柱说。

门外传来嘎吱嘎吱的踩雪声,秦淮茹忙来到窗前,抬头看去就看到杨小涛跟周奎扶着两人往叶老家中走去。

两人进门,又帮忙将屋子炉子点上,费了半个多小时,这才离开叶家。

看着杨小涛离去的背影,一股淡淡的悲伤占据心头。

“或许,去西北也不错。”

“啥?五万?”

第二天,九部,杨小涛办公室里。

李洪峰站在一旁,听到杨小涛要成立一个新的研究小组,神色很是严肃。

尤其是听杨小涛批的研究资金,心里更是怀疑,这小子是不是不拿钱当回事啊。

九部家大业大,却也不能这么随便糟蹋啊。

“对,五万,而且这五万只是初步研究自己,后续还要加大投入。”

杨小涛用同样的严肃语气回答道。

“加大投入?多少?”

“可能需要一百万。也可能是一千万。”

杨小涛认真说着,李洪峰直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有些不想说话。

一旁的刘怀民同样露出无语的神情,见李洪峰不说话,便主动说道,“可,可这五万,那啥胰岛素的研究,上面也才给了五万啊。

“这是不是有点多了。”

刘怀民说的是王光美提出研究人源胰岛素的项目。

当时陈老就给了五万块钱的研究经费。

莫不成,这新项目的重要性能够与之媲美?
杨小涛听了这才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刘,王老师他们的研究,别说五十万了,就是五百万,也得做,因为一旦做出来,受益将比黄牛牌胰岛素的还高。”

“同样的,束老师的研究课题,如果能够实现,跟人源胰岛素比起来,重要性只高不低。”

刘怀民听了不知道咋说了,最后还是问道,“这是你的想法,还是束老师他们的想法?”

杨小涛也没思考,“是束老师跟我说的,我觉的有必要研究,而且,我看好这项研究。”

闻言,刘怀民松开紧皱的眉头对着李洪峰感慨道,“算了老李,咱们都是外行,这事,就别掺和了。”

刘怀民在听到杨小涛如此说后,就在心里有了决断。

往事种种,他比李洪峰更加了解杨小涛。

只要是杨小涛看重的事情,做下去准没错。

不仅是他,杨佑宁、陈宫、王国栋等人,也都在这方面达成共识。

李洪峰见刘怀民都这样说了,他也没法继续坚持,然后又看向杨小涛,“既然你都下定决定了,那我也没啥好说的。”

“不过,资金的流向,使用,必须要严格审批控制。”

杨小涛自然是没意见。

而且这事他们不说,杨小涛也会主动提及,“没问题,老刘,这个你带人监督,如果人手不够的话,咱们再去学校招人。”

说道去学校招人上,刘怀民立马撇过头去看着李洪峰。

李洪峰被刘怀民一看,心里也是有点慌,“你别这样看我,这去学校校挖人的事我可干不了啊。”

杨小涛听了也是无奈。

九部的人才还是太少了。

尤其是数理化方面的人才,这年头在各个机部都是抢手货。

而且很多大学里都有专门的实验室,许多人才都被学校截留,其他部门都没有办法。

杨小涛想要九部壮大起来,这一块,就得想法子将人挖来。

“这事,我觉得让老陈来干,比较好。”

刘怀民试探着说道,杨小涛却是眼前一亮。

李洪峰更是用力的点头。

陈宫啊,这位可是老四九城了。

让他干这事,肯定没问题。

“我看行。”

“我觉得也行。”

于是,三人都笑了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111758/1650385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