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08章 下诺夫哥罗德换车头

  杨明志捧起报纸,立刻看到了劲爆的新闻标题,所谓“实力雄厚的盟军运输船队强势归来”。

  压制着双手的颤抖,他很快看完了文章的全部。

  苏联老百姓开过很多真理报的笑话,仿佛它成了“歪理报”。现在的苏联还是斯大林时代,更是处于残酷的战争中,真理报的编辑们逮住能振奋人民士气的机会,大规模的报道合情合理。

  他们经常用主要版面宣传战役或是战斗的胜利,选择性的不报道苏军的战败案例。

  这一次,头版描述的正是斯大林格勒城里的激烈巷战,第二版,就是宣称盟军重启了北极航线,大量的物资正源源不断的运过来。

  六月份被德国海军袭击近乎歼灭的PQ船队,又以新姿态回来了!

  这一次,英美海军组成了更为强大的护航船队,所谓三艘战列舰护,两艘航母,以及十五艘巡洋舰驱逐舰,以送五十艘运输船开往苏联。

  是的,报纸上就是这么描述盟军的护航舰艇与货轮数量。杨明志当然不信英美会声势浩大的搞出这么一支“灭国舰队”,去护送一支总吨位更加恐怖的运输船队。太奇怪了!五十艘运输船,护航的舰艇超过二十艘!那真是浩浩荡荡,皇家海军简直出动了主力核心,!就仿佛他们护送船队是假,想和德军再打一场“日德兰”式的大海战似的。

  杨明志稍稍想了一下,马上明白了其中的端倪。什么叫做阳谋?这就是!苏联控制区一定还有许多德国间谍,而德国的情报系统也不是笨蛋。

  标注名为“第十八”的运输船队确实启程了,那么真理报这样一胡吹,能振奋苏联人民的士气,或许也能干扰到德军的判断。

  不管是怎样的数据,报纸至少以苏联官方的立场宣布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盟军针对苏联援助的北极航线,现在再次启动。

  实际上报纸做了夸大,正在航行的盟军船队,货船只有三十五搜,护航舰艇累计二十艘。船队的确有很强的战斗力,但他们走在危机四伏的北极航线上,和德国Z舰队的遭遇战是板上钉钉。激战不可避免,杨明志相信,货物里的大批午餐肉、黄油块,乃至纯粹的面粉,大部分会成功运抵。

  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在南俄激战正酣时,正好的苏联的麦收季,又迎来盟友的一记强有力的后勤资源,加之苏联源源不断的兵力支援。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怎么输?!

  杨明志合上了报纸,压制内心的激动心平气和的说:“我明白了,看来军队拥有了第二支后勤力量,现代战争也是后勤的战争,我们的后勤实力比敌人强,兵力比敌人多,我们赢定了。”

  “哈哈!您的话令我精神澎湃。将军同志,还是听听我叙述今天的安排吧。”

  “好啊!”

  杨明志获悉,军列即将到达旅途的重要城市之一——下诺夫哥罗德。

  诺夫哥罗德是怎样的存在,杨明志有着最基本的了解。当蒙古帝国摧毁了基辅罗斯,统治了一个又一个的斯拉夫公国。最后,斯拉夫世界就只剩下拥有一定自治权是莫斯科公国,与臣服蒙古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诺夫哥罗德能让咄咄逼人的蒙古帝国有所让步,正是因为她拥有着不错的实力,而这实力,正源自于这片肥沃的土地出产的大量粮食。

  整个苏俄,无论是沦陷区还是苏联控制区,重要的秋收快要开始了。所谓秋收是收麦子,在麦收之前,最新一季的土豆已经完成收获。

  下诺夫哥罗德市的仓库里装了大量土豆,苏联后勤部门分配出一部分,通过列车运到铁路沿线东方的几座大城市,尤其是工业重镇新西伯利亚。

  ……

  城市终于进入城区,大量的长相一模一样斯大林式住宅楼出现在人们面前。

  列车放慢了速度,轰鸣的汽笛声就是一种警报,以声音通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列车到了。

  杨明志披上了大衣,还把大檐帽戴在头顶,以保证脑袋不被着凉。

  “我在车厢已经憋了太久了,大清早的应该下去透透气。费留多夫,等军列停了,我下车你们不反对吧?”

  “那是您的自由,不过我们会始终陪着您。”

  “是啊,我的自由,也是你们的任务。”

  豪华车厢内现在很是热闹,格里申科和他的战友们都汇聚于此。杨明志顺便嘱咐说:“你们十人也别像哨兵一样挤在这里侧暖了,跟我下去。我知道你们肯定憋坏了,下去抽烟吧。”

  格里申科和其他人,露出欣慰的笑容。

  车厢再豪华,它们就像是狭窄的监狱,甚至有士兵调侃说,我们是坐在能看沿途风景的“潜艇”中。

  能下车休息一会儿,大家都是高兴的,杨桃更是满心的欢喜。

  杨明志已经换好了衣服,他就坐在皮椅上,等着换好衣服走出包厢。

  “外面肯定很冷,你最好穿得足够暖和。”他相信,妻子一定会听从自己的嘱咐。

  房门终于打开了。

  头戴圆顶白狐皮帽,身着黑貂绒皮衣,踩着加了棉花的皮鞋,一个身材矮小的姑娘站在杨明志面前。

  厚厚的衣服保证了温暖,也遮盖住她正在变化的身形。

  她的微笑是那么的醉人,杨明志痴痴的看着,陷入无限的幸福。

  “哥,你看我穿成这样怎么样?”

  “嗯啊!贼啦好看,给你买这身行头真是我最正确的决定。”

  “唔,也许在莫斯科能买到口红,我会更好看。”

  “也许下诺夫哥罗德的商店有呢……”

  杨明志耸耸肩,就等着军列最终停下来。

  列车伴随的大量蒸汽进入匝道口,从这儿开始,双行道迅速变成四行道,最终,军列进入车站,一个拥有十条铁道的车站。

  当然它也可能不止十条道,杨明志似乎觉得看到了一些分离出主干道的支路,毕竟这也是苏联的重要大城市呢,真是不仅感慨她在战争状态下,拥有的强大运输能力。

  在一阵猛烈的晃动后,军列伴随巨量蒸汽,终于停滞下来。

  紧闭的车门缓缓打开,接应的火车站工作人员将一块木板拼在豪华车厢车门处,以使得乘客直接站在月台。

  “看起来,他们等候这趟军列多时了。唉,雨水还没有停,得亏火车站的大棚子遮住的雨。”

  先是卫兵们鱼贯而出,杨明志紧握着妻子的手,迎接着阴冷带有土腥味的北风,踏在潮湿的月台上。

  “啊!真是沁人心脾啊!”杨桃深深来了一记深呼吸,整个身子为之一振,旅途的劳顿都减轻一半。

  “亲爱的,这儿也太冷了。”

  “不啊,比咱们东北老家可暖和不少呢,嘿嘿。”

  很显然妻子的心情很不错,看到她开心的小模样,杨明志也是美滋滋。

  “走吧,难得出来透透气,我们就散散步。我听说,孕妇平时多走走,等生孩子时就会非常顺利。”

  “你……哼,你听谁说的?是安妮?”

  “反正对你有好处。”

  杨桃故意撅起小嘴,她表明一副不满的模样,明眼人一看就是装的。她抱住丈夫的左臂,夫妻二人在一众卫兵的跟随下,就在月台漫无目的的散步。

  腹中的孩子已经可以察觉的胎动了,待到老毛子的新年节庆,孩子说不定就呱呱坠地。生孩子是非常疼痛的吧,总不会比打仗中枪子儿更疼?

  “唉,我真的怕疼。可是作为女人,这一关必须得走呢。”

  她强迫自己不想这件事,现在,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欣赏宏伟的火车上。

  这番零距离的观摩狭长的军列,杨桃惊异的发觉,它是那么的雄伟!

  巨大的蒸汽车头有着巨大的车轮,车头还在不停释放夹杂着焦糊气息的蒸汽。孔武有力又一身乌黑的司炉下了车,和巨大机械交相辉映,杨桃只能以“伟大”来形容它。

  突然间,车头又是一阵刺耳的鸣笛,烟囱喷出大量蒸汽,仿佛就是在给锅炉降低压力。

  气温低,水雾显得极其浓烈,雾气很快沉到月台,如同一股大浪,扑向格里申科等人,接着将杨明志夫妇卷入其中。

  “我了个去!真是蒸汽朋克,太刺激了。”

  “唉?哥,你刚刚说啥?蒸汽什么客人?”

  “是蒸汽朋克,记住这个词吧。”杨明志内心激动,一把搂着妻子的腰,“雾气太浓郁,我们后退一些。”

  刚刚的鸣笛突然且刺耳,按理说军列停滞下来,火车站的众多搬运工应该开始卸货与装货。现在,似乎军列还有别的动作。

  就在雾气弥漫的时候,车头与后面的车厢已经完成了分离!那声鸣笛也是一个信号,所以待雾气被微风吹散,杨明志注意到,那位列车长同志正站在车头栏杆处,奋力和月台人员比划着双手,车头也完全脱离车厢开始前进。

  “唉?哥,这是咋回事儿啊。我们的车头没了。”杨桃一脸蒙圈。

  “也许……也许是换车头?”杨明志只能想到这个,“我们拭目以待吧,看看老毛子还有什么操作。”

  杨明志一辈子还没见过蒸汽火车换车头呢,这一点,他和爱妻是一样的单纯。

  他就携夫人,还有一众卫兵,大家瞪大双眼看着车头拉着煤车,通过匝道拐入另一条轨道,逐渐拐入建筑里,消失在大家视野中。

  “要么是检修,要么是不用这个车头了。”杨明志以俄语嘀咕着。

  费留多夫马上插话:“应该是更换更好的车头。”

  “哦?您知道。”

  “我推测的,拭目以待吧。”

  不一会儿,又是一阵悠长又雄壮有力的鸣笛。杨明志记得列车长跟自己嘚啵一堆话,没提到停车换车头这件事,也许是临时决定?听听鸣笛声,看来就是要换车头了!

  杨明志猜对了换车头的事实,他万万没想到新来的可不是一辆新车头,是串联的三辆!

  三辆车头串在一起,三倍的数量就带来三倍的动力,车头的样貌也发生很大变化,例如锅炉的更大了。

  “也许,马力能提高五倍?”

  这是没有动车技术是时代,更是存在了一百多年,还要再持续半个世纪的时代。火车遵守这一个套路,即一辆车头动力不足,就增加车头。

  在下诺夫哥洛夫火车站,军列变成了三车头动力,这代表了什么。杨明志立刻想明白了,不由的感叹:“废铜烂铁在喀山卸货,其余的空置车厢塞入土豆,还有少量的面粉,火车皮还有五十多节,一共多重呢?”

  戴上眼睛的杨明志突然变得火眼金睛,隔着一段距离就看清货运篷车上标注的铭文,所谓这些狭长且款式统一的车厢,标准自重达到十六吨。

  如果是装土豆,一车厢能塞入多少?四五十吨也得有吧!就以四十吨货物计算,一节车厢总重约莫六十吨了!五十多节车厢,合计必将超过三千吨。

  杨明志心算出这个结果,不禁额头满是水珠。

  “将军?您出汗了?”凑过来的格里申科问。

  “是,我很惊讶啊!”

  “是啊,三辆车头串联,我也是头一次见到,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许是要拉的货物太多了。我猜,至少有两千吨的货物要运走,或许还能更多!”

  “啊,这么重,三辆车头,应该……应该够了。”格里申科震惊于将军估算的数字,实际情况更为可怕!

  军列调整车头后,总重量真的只有三千多吨?

  大错特错!现在的军列已经变成长达一千一百米的钢铁巨蟒,巨蟒的肚子里有着大量金属,还有大量的粮食。所有的货物加起来有多少?重量已经超过的四千吨!

  这辆军列的总重量已经接近六千吨,已经完全达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铁路货运列车的运输标准!只是本时空的蒸汽车头动力并不强劲,这才有“三连车头”的壮观景象。

  基于这种思维,列车车厢还能连接的更多,车头再串联一两台,它的运力将更加疯狂。

  “如果前线需要大量士兵,他们恨不得把一个旅官兵都塞进一趟军列吧?”杨明志不禁浮想联翩。

(https://www.biquya.cc/id110903/4137794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