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 第一三零章 外调(四)

  于是各国首先将这个方案上报给自己的**,而各国的**又经过了一番交流勾通之后,也同意了公使们的这个建议,并授权公使们实施,而公使们又经过一番协商,最后公推由英国公使朱尔典领头,来负责这件事情。
得到了众人的推荐,朱尔典也立刻分两条路线行动起来,一条是在长江流域各省,联络各国商人,也包括中国商人,主要是让他们出资,毕竟要说服袁世凯到南方来,必须要拿出一些实际的利益来,要不然凭什么说动他,另外要在南方自立,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才行。
当然,朱尔典本人在北京,不可能到长江流域去招集各国的商人协商,因此这项任务还交给法国驻汉口领事弗南负责,因为现在上海己被华东**占领,尽管没有取消各国设在上海的领事馆,但都在华东**的眼皮底下,不好行事。而在长江流域,除了上海之处,就属汉口的租界最大,不过汉口租界是以法租界为主,因此这件事情只能交给汉口法国领事弗南负责。
另一条则是在北京,一方面要说服袁世凯,让他甘心到南方去开创新局面;另一方面如果袁世凯答应了,还要运作让清廷派袁世凯去南方,毕竟现在清廷还大体控制得住局面,袁世凯不能私自去南方,除非是想反叛。当然这些事情就由朱尔典本人负责。
安徽巡抚恩铭派遣军队在长江公然拦截华东**的船队,立刻引起了各省外国商人的恐慌,因为恩铭的这次冒失行为,很有可能引发华东**和清廷的武装冲突,这样的局面是外国商人们都不愿看到的,其实虽然华东**占领上海,没收了大批商人的产业,但由于华东**重视发展经济,而且内部的经济秩序良好,并且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廉政,行政效率也高,因此经商、投资的环境都要远于以前,各国商人仍然可以在上海经商,赚到大量的财富。
不过外国商人虽然愿意和华东**进行商业来往,但却并不希望华东**再控制长江流域的其他省份,而是最好保持现在的局面,尽管华东**控制长江流域的其他省份之后,各国的商人仍然可以在华东**治下经营获利,甚致会收获更多的利益,只要服从华东**的管理。
但各国的商人不愿意服从华东**的管理,准确的来说,是不想放弃在中国经商的特权。各国的商人在清廷管辖的地方是有高人一等的特殊权力,甚致在他们的国内都没有。清廷一般不能对他们进行强制管理,公平只存在于外国商人之间,而中外之间发生纠纷,十有八九都是外国商人胜出。而在华东**的治下,外国商人是没有任何特权的,有不少外国商人在上海经商时,由于高人一等的习惯使然,结果触犯了华东**的法律,而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就连领事馆交涉也没有用,因此对各国的商人来说,都是宁愿少赚一点钱,但也不愿放弃高人一等的特殊权力。
弗南招集各国商人协商解决这次危机时,商人们自然都颇有兴趣,不过弗南提到,想在中国南方扶植一位强而有力的统治者,需要商人们出钱资助时,就没有人出声响应了,毕竞现在还不是最危机的时刻,让商人们掏钱,可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在华东**出兵占安徽省之后,商人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毕竟谁都不知道华东**的目标是什么,仅仅只是一个安徽省吗?而且清廷地方官员的无能,也让商人们意识到,中国南方确实需要一位强而有力的统治者,因此也不用弗南劝说,商人们就主动解囊相赠,而且还拉来了不少中国商人。
其实大部份中国商人也不愿意华东**的统治,尽管在华东**的治下,中国商人可以获得和外国商人同样的地位,但这对中国商人的吸引力不大,因为中国商人的背后,往往都有官方的支持,因此在许多方面,也有不少特殊权力,即使是和外国商人的博奕,也可以依托官府的支持,有来有往,而并非不堪一击,这些条件在华东**显然是没有的。在华东**里,既使是元老经商,也必须尊守相当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商业有一定的扶植,但扶植并不等于是特权。
在另一个方面,华东**的土地制度,也是让大部份中国商人们望之却步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人习惯对土地的渴望,因此中国商人往往也同样是大地主,尽管他们在商业上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土地的收入。而华东**的土地制度显然是侵犯了这些商人的切身利益,自然不希望华东**的统治,而维持目前的局面,一方面和华东**经商交来,可以获得大量的财富;另一方面自己仍可以保持现在的地位、家产、土地。而华东**占领安徽,也让中国商人看到了危机,清廷显然是指望不上了,南方需要一位新的,强而有力的统治者,才能对抗华东**,保护商人。
于是长江流域各省的中国商人们也都支持公使们提出的这个建议,并且也愿意为此出资。结果在中外商人们的慷慨解囊之下,很快就筹集到了300余万两白银,资金和物资基础就这样初步建立起来。
而朱尔典在北京也展开工作,他亲自赶到天津去拜访袁世凯,劝说袁世凯放弃北京,到南方去开创一片新的基业,尽管现在袁世凯在北京可算位极人臣,但只要华东**一出兵,清廷必然灭亡,那时袁世凯手里的一切资本都将化为乌有,因此不如趁着现在资本还在,都转移到南方去,重新开创一番新的事业,而华东**出兵之后,注意力必将集中在北方,袁世凯则可以趁机整合南方各省,大可做出一番功业来,而只要袁世凯有这个意思,各国可以向袁世凯提供支助。
听完了朱尔典的讲说之后,袁世凯也不禁又惊又喜,其实他也看得出来,清廷的大势己去,灭亡只是早晚的事,连慈禧都在经营山西、陕西,准备再次南狩之行,而袁世凯当然不会为清廷殉葬,因此自然要为自己找一条后路。
袁世凯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投降华东**,毕竞元老们都是以华夏后裔自居,可以算是由中国人建立的国家政权,而且在各方面也确实比清廷强得太多了,因此投降华东**,从大方面来说可以算是弃暗投明,从小方面说是趋吉避凶,都是很正确的选择。
只是这个想法虽好,但袁世凯不清楚华东**对自己的投降是什么态度,准确的说是自己投降了华东**,会得到什么样子的待遇。尽管袁世凯还并没有和华东**进行实质性的接触、协商,但老实说袁世凯的信心可并不怎么足。袁世凯一直都相当关注华东**的情况,因此对华东**的军政体制都有相当的了解,华东**是施行军政分离的体制,和清廷的巡抚、总督军政财权一把抓的制度有很大的不同。
袁世凯也对自己投降华东**进行了一个评估,认为如果自己在华东**中进入行政体系,应该担任省长,至少地是省会级市长;而在军队,则超码应是野战军司令。但从华东**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现在华东**军政两方面的高层职务,行政方面的地级市以上主政官员、军队方面的师级以上指挥官,基本都是元老出任,而在地级市以下主政官员,师级以下军官,虽然也任用本土归化民担任,但也基本都是由华东**自己培养的,别说是任用清廷的官员、吏员,就连归顺他们的士绅、地方豪强都没有份,最多也就是在地级市中担任一个部门负责人,或者是县级主政官员的副职,这说明华东**清廷的官员、士绅是相当不信任的。
当然投降华东**的清廷官员并不多,最多也就是县一级的官员,一直到华东**攻占了安徽,才有知州、知府级别的地方官员投降,而军官就更少。但袁世凯并不认为自已投降了华东**之后会开一个特例,至少要在投降之前先说清楚。但一来是现在清廷还能撑一、二年,因此投降的事情到也并不急迫,当然也不能无限度的拖下去,毕竟拖得越久,对自己就越是不利;二来这种事情也并不是很好沟通的,最难的地方是谁先提,因为在通常的情况下,那一方先提就意味着丧失主动,袁世凯是希望华东**首先向自己抛出橄榄枝,提出招览,这样自己就可以顺水推舟,但华东**显然是并没有这种意图。
而袁世凯也曾指自己的幕僚,在私下里试探过华东**的态度,但华东**并没有接这个茬,要么是还没有这个意思,要么是在等着袁世凯先开口,因此尽管现在袁世凯仍然和华东**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但却始终没有跨出这一步。

(https://www.biquya.cc/id110224/164730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