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少年帝王 > 第八百三十四章 安排

凡事讲究公平公正。

    大汉百姓还没有享受到分田地的优惠政策,竟然就直接分给了山越。

    这谁愿意啊!

    要不是朝廷的大军就在扬州,恐怕还会引起新的动乱。

    就算刘辩花费天大的功夫,重新丈量扬州土地,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公正。

    总会有人不满。

    分田地给山越这种做法不可取,所以刘辩主张开荒。

    扬州适合耕种的水田目前没有多少,还没有真正完成开发。

    可是旱地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一点都不夸张。

    大汉目前发展的困境普遍是地广人稀。

    土地完全足够,缺少的是可耕种的良田。

    而在这个时代,没有化肥的滋养,很多土地无法生长农作物。

    就以水稻举例,若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耕种。

    到了秋收,很可能就只收获一些谷糠,里面没有米粒。

    良田的珍贵之处,就在于此,人人都会争抢。

    一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没人会拿正眼去瞧。

    在刘辩的推动下,农家肥的运用,开始显现。

    最普遍的一点就是粪便的发酵,经过一些工序处理后,能够给土地增肥。

    这就解决了土地贫瘠的问题。

    朝廷分给山越的土地,基本上没有占据现有的耕田。

    所以刘辩也就有了底气面对闹事的百姓。

    朝廷没有干扰现有的土地秩序。

    想要让朝廷进行免费分配?

    怎么可能!

    刘辩不可能助长不劳而获的嚣张气焰。

    当然,若是有恶霸,强抢百姓土地,刘辩肯定会为他们出头。

    在他的引导下,百姓逐渐将怒火转移到这些人身上。

    刘辩出手了,一连解决了几十个世家,搞得扬州血雨腥风。

    然而,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

    朝廷的二十万大军,镇压在扬州,谁反对都是一条死路。

    刘辩完美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既让山越搬迁出来,逐渐融入城镇中,又平息了扬州百姓的怨气。

    至于世家的愤怒,刘辩也有办法妥善解决。

    那就是给功名,拉拢一批人。

    如此一来,就有人替刘辩承担了一部分的愤怒。

    人人都需要一个宣泄口。

    每当刘辩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有一种疲惫感。

    “陛下,这些小事情,交给大臣去处理就好了,您没有必要事必躬亲。”郭嘉建议道。

    他自己就是一个洒脱的人,经常偷懒,绝对不会让自己累着。

    刘辩也想学习,可惜太多的事物压在身上了。

    “扬州官府还没有恢复秩序,奉孝以为,谁当这扬州刺史比较合适?”刘辩诚恳地问。

    扬州刺史也是封疆大吏,一地最高官员。

    刘辩在安排人事任命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

    “陛下,这件事您自己作主就好了,您的眼光一向不错。”郭嘉坦然道。

    诚然,郭嘉要是推荐一个人,刘辩采纳了。

    郭嘉肯定有恩于新的扬州刺史。

    可是郭嘉这个人比较谨慎,万一扬州刺史犯了事,他岂不是也得负责?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郭嘉只想当一个咸鱼,不想操心这么多事。

    可惜刘辩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奉孝啊,你看朕像是多嘴的人吗?你在这里说,谁敢传出去?”

    这就是刘辩的底气,有人敢走漏风声,他就敢一查到底。

    查不到那就将身边的近侍全部换掉。

    刘辩最讨厌的就是身边跟着一堆不知道谁的耳目,想要监听当今天子?

    也不看看有没有这个能耐。

    “就是,咱也不可能说出去。”许褚嗡声道。

    郭嘉长叹一声,似乎认命了。

    “陛下,其实最合适的人选,已经出现了,陆伯言就不错。”

    陆逊年轻气盛,也有能力,当一个扬州刺史绰绰有余。

    只是刘辩不打算这么做。

    他在安排这些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个都会,那就是强中央。

    凉州刺史袁绍,坐镇西边边境。

    幽州刺史曹操,坐镇北方边境。

    刘辩需要很信任他们,可是也要盯着他们。

    若是再安排几个非常有能力的刺史,这会不会埋下一定的苦果?

    所以,刘辩打算挑选出内政型人才成为刺史。

    陆逊的内政也不错,可是他带兵能力更强。

    刘辩打算将他收到中央,使得禁卫军更强。

    作为臣子,陆逊还是非常靠谱的,完全可以培养出来。

    猛虎若是太多,刘辩也牵不了这么多绳索。

    看到刘辩犹豫,郭嘉退而求其次道:“陛下,您看张昭怎么样?”

    张昭是徐州彭城人,也在刘繇麾下任职,只不过都是担任一些小职务,看不出有什么样的才能。

    可是刘辩有系统,能够看穿一个人的能力。

    张昭绝对是王佐之才,内政在96以上。

    最重要的是,这家伙非常长寿,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他嗝屁的问题。

    “此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对世家过于亲善,恐怕有悖陛下的方针。”郭嘉补充道。

    张昭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读书人,甚至有些腐朽、刻板。

    他不会背叛朝廷,也识时务,就是比较维护世家。

    张昭多次向刘繇建议“稳定豪强”。

    郭嘉担心刘辩不喜欢这一点。

    而且张昭和王朗还是好朋友,当初都在陶谦麾下做事。

    后来陶谦慕名察举张昭为茂才,结果被张昭拒绝了。

    气得陶谦将张昭关押起来,后来赵昱说了几句好话,张昭这才被放出来。

    陶谦死后,张昭还写了悼文,可以说是非常纯朴、憨厚又固执的一个臣子。

    刘辩衡量了一番利弊,扬州的世家被杀了一部分,接下来的确需要安抚。

    他并不在乎世家的存在,只要能够促进大汉繁荣昌盛,世家独大又有何妨?

    只是如今的世家,早就失去了应有锐气,一心兼并百姓土地,捞偏门。

    刘辩主要对付的,就是这些世家。

    “拟旨,将张昭提拔为扬州刺史。”

    刘辩一锤定音。

    郭嘉愣了一下,没想到刘辩会同意这么快,他心中还有第三个人员,那就是同样出色的张纮。

    二张的名声在江东可谓是如雷贯耳。

    只是刘繇都没有重用他们,认为他们不过是浪得虚名之辈。

    郭嘉经过一次次交流后,这才确定他们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因此在刘辩面前推荐。

(https://www.biquya.cc/id107447/26212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