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样的话,李昭也是感觉无语,这建一个工厂还有不考虑原料供应的吗?这个审核过程也太粗糙了,方案设计的也太不靠谱了,李昭还以为这是张师长这样的大老粗直接拍脑袋决定的呢,没想到是个乌龙,自己还错怪张师长了。
组长听到这个解释也不满意,但也是无法,现在设备已经订做了。而且也向各个部分通报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产量安排,最重要的是已经通报快一个月了,各地也是根据产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果现在更改,又会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有些原本缩减甚至停工的项目现在已经准备扩产、复产了,前面遣散的人员现在已经开始召回,不能人家刚回来上班,又把人赶回去吧?最明显的就是坦克、造船等等重工行业,前面一段时间基本都是半停产状态,本来人员遣散了很多,现在人刚刚招回来,现在再遣散,这厂子还能不能开下去了?
人员还是其次,还有一些工厂在能够恢复生产的情况下,订购了设备什么的,资金都花出去了,如果现在减产,那订购的设备又怎么解决?所以现在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工厂的事情了,而是牵扯到全国,有可能影响几十万人的去留,而这几十万人后面又是各自的家庭,最终影响的人已经无法估计,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时组长说道:“都说说吧?看看问题怎么解决,我想大家都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这可能会影响几百家甚至更多的工厂的运营,以及工厂的几十上百万工人。他们的家庭要吃饭,现在工人已经在召回了,我们不能让他们再回去。”
“还好现在发现了,刚刚过去一个月的时间,离我们计划投产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月,如果准备投产了才发现,你们想想后果,我们有多少脑袋够丢的?”
这时工业部的领导说道:“组长,现在无非是那么几种方法,我觉得可以同步进行,一个是轧钢厂扩产,现在就开始组织兴建新的高炉。第二就是从较近的各大钢厂调集钢材,第三就是重新核定各个工厂需要的钢材数量,尽量将计划排的合理些。比如有的工厂可能订了两个月的量,咱们就一个月订一次。”
“至于最后一个方法,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就是将生产下放到各个钢铁厂。这样虽然有可能大幅度提高产能,但不利于保密,极易造成泄密。这些配方的价值太大,我们现在就是怀璧其罪的阶段,一点消息都不能泄露才行。”
组长也是知道目前的情况,想减产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想办法增产这一条路,牵扯到太多人吃饭的问题了。一旦减产,那些刚刚恢复生产的工厂立即就要停摆,刚刚回来上班的工人,也肯定又要回到农村,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这时组长问道:“李昭,这个问题是你发现的,你有没有算过大概缺口有多大?需要在保证轧钢厂原有主要产品的基本供应这个前提下,那些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一旦停止生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建设也会停摆。”
这些李昭还是知道的,轧钢厂的数据,他也了然于心,说道:“在保证我们现有产品的基本供应下,我们大概有两百万吨的缺口,今年咱们预计产量是生铁、熟铁加钢材一共一百八十万吨左右。现在正在建设五十吨级的氧气顶吹转炉,这个只会影响明年的产品结构,总产量在不新建高炉的情况下是无法提高的。”
听了李昭的话,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没办法,缺口太大了,这等于直接再建一个轧钢厂,投资还是小事,现在已经拿到大毛的部分货款,但问题是时间怎么办?想建设一个这么大的工厂,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组长也只能做出最后决定:“工业与军工核定好你们旗下各个工厂的需求,做好预算,在时间上卡准些。我们可以稍微少批一些,但一定要保证所有重要企业都能保持开工,他们开工就能保留种子。”
“现在也到了考验我们大家的时刻了,我们需要全国各个钢材厂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扩产。还要与铁路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好好运力,保证足够的材料运输到咱们材料厂,保证合金的顺利生产,我会和铁路方面先沟通好,协调的事情就交给军方吧,你们需要实时跟进运输情况,保证双向的运输都畅通。”
“至于下方生产,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十年内我们都不会考虑。现在轧钢厂需要尽快将扩建计划拿出来,我们需要最短的时间内将新的高炉建起来。另外就是一定要吸取这次事情的教训,一定要把所有问题都考虑清楚,不能再出现其他问题。现在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有就赶紧提出来,咱们一并解决。”
李昭这时说道:“组长,需要定下来是哪些厂提供材料,我需要根据材料成分情况确定相应的规格还有辅料的成分,不然是没办法生产出合格产品的,这些原辅料的成分都需要严格达到要求才行。”
组长听了李昭的话,也是将事情吩咐下去。看众人都没有什么问题了,也就散会各自忙各自的工作了。而李昭也长长的吐了口气,这个事情算是解决了一小半,但带来的麻烦可是巨大的,不仅要新建高炉,还要时刻留心各地送来的钢铁。
要从其他工厂调集最少两百万吨钢铁,这是相当麻烦的事情,一个钢材成分就够李昭头疼的了。如果一批材料里混有多种成分的材料,那所有的配方都会不同,如果搞混了,那产品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时李昭也和杨厂长赶忙回轧钢厂,现在需要回轧钢厂讨论扩产的事情,这个事情耽误不得。领导今天是很生气的,谁让下面做事情的人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呢?还好李昭看到了建设计划,不然问题就更大了。
回到轧钢厂,杨厂长迅速召集厂里的主要领导开会,由于主要是和炼钢、炼焦有关,所以除了他们以及厂里几个副厂长、总工之外并没有再叫别人。
杨厂长也是开门见山的道:“今天我和李总工到和咱们关联的材料厂去看了看,李总工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咱们的钢铁产量远远达不到新厂的需求,缺口在两百万吨以上。领导让我们尽快拿出扩建计划,都讨论讨论吧,怎么办?”
这个问题哪里有什么好讨论的,当然是扩建了,但问题是怎么扩建?像前两年大面积的开建小高炉那是绝对不行的,但该建设多大的高炉,这个就有讲究了。
这时安总工说道:“根据我刚刚大概的计算,两百万吨的缺口如果建成一座高炉的话,大概需要三千方的容积。咱们没有建过这么大的高炉,我建议建两座一千五百立方的,我们有江城建造高炉的全套图纸,他们的有一千三百多方。”
“我们可以根据江城的这个高炉图纸,来扩大设计一千五百方的高炉,这样我们就能较快的完成建造,我估算了下,建造周期会达到一年以上。”
说着安总工看向李昭,问道:“李总工你有什么想法?”现在李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总工现在也想听听李昭的想法,毕竟这个建设可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在回来的路上李昭就已经在盘算了,建设多大的合适,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这种高炉,当然是越大越好了,设计的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就是建设,李昭一路上都在盘算该怎么解决建设问题。
这时李昭已经大概盘算完了,可能还有不少细节需要商讨,但李昭感觉建造三千方的应该能够完成,但自己没有设计这么大高炉的经验,想了想说道:“安总工,咱们合力设计一款三千立方的可好?我现在大概将建设方面会遇到的问题都盘算了一下,感觉咱们还是有可能解决建造问题的。”
“您也知道,我没有这方面的设计经验,有可能考虑的不够周全,咱们先试着讨论下三千立方的,看看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如果都能解决,那咱们就直接上马三千立方的,如果有解决不了的,咱们就上一千五的,怎么样?我现在大概有七成的把握能建造,但需要听听您的意见,毕竟您比我有经验的多。”
(https://www.biquya.cc/id107262/69702031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