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晋乘 > 第133章 人口、工商之改

执政的态度都这么的强硬,他们也不太好说什么了。

        这都是已经排练好的戏,国君叹息六卿不像以前那样能够辅佐晋室,反而还想要阻碍县制的促成。

        让群臣都思考思考自己为什么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上?

        其实改邑为县,是避免晋国分裂,晋国公室被卿族所吞并的最好方式。

        如果按照原来的制度发展下去,晋国分裂只是早晚的事情。

        毕竟国君只能持续分封,而要收回土地却十分困难,甚至接近于不可能。

        因为哪家犯了错,卿族主动将其灭掉,那么土地不归他归谁?

        打个比方,如果郑国现在犯了错误,去攻打周天子,那么晋国直接灭了郑国,将土地全部收归自己所有,也不需要给周王室一点点。

        放在晋国的内部也是一样的。

        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国君的土地累加起来绝对大于群臣数倍,而且还完全为自己掌握。

        收税、行政效率还更高。

        以后的国君重新掌握权力是必然的。

        而且现在的分封制还暂时不会废除,国内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各项制度不一样。

        但是这些都是小问题。

        现在是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分封制压根没有被波及,没有损坏卿族的利益,所以这些人也就是顶多动动嘴皮子。

        要想动刀子的话,那就是不可理喻了,国君想要灭掉谁也是有理由的。

        姬獳在耿地置县的成果已经出来了,之前设置的族长、州长有些不合理,官员太多,场面有些混乱,很多族长和州长甚至就像是打酱油的,发挥不出什么作用,只能吃空饷。

        所以姬獳进一步改革,将县的下一级行政区域划分为乡,设立乡长、乡老、乡督。

        这样就简练多了。

        规模也就相当于后世的镇,但是人数远远不及。

        再往下,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官员了,就连治安的都没有。

        因为经过执政士会的治理,晋国的盗贼大部分都逃亡了秦国。

        如果以后盗贼多起来要是没有办法治理,那还是要做好基层治安的。

        士会继续说道:“君上灭赤狄,狄人多有不服,因此应该以德教化狄人,让他们也开始种田,移风易俗,认同他等是晋人。

        但是赤狄的平原虽多,人数却少,还是需要发展人口。君尚觉得是应该让他们多加繁衍呢,还是应该派遣晋国人过去通榆?”

        晋侯摇摇头:

        “寡人觉得都不妥,还是在国内鼓励生育吧。

        如今国内应该有许多男女已经到了适应的年龄,却迟迟无法婚配。

        寡人打算在执政说的“乡”上创立昏日,春夏秋冬各五日,用以组织适龄男女见面相亲。

        再者,鼓励鳏寡再昏。

        创立县医,乡医。

        民间若生男,赏二酒,一犬。若生女,赏二酒,一彘。

        生二子,赐十金。生三子,排乳母,免三年劳役。生四子,赏三羊。生五子,十年二十税一,排姆助以养子。

        对于孤独废疾者,则创立乡抚,给他们安排轻的工事,然后发放救济。

        鼓励民众收养孤儿,收养孤儿和生亲子一样奖赏。”

        这样的赏赐政策,在现在来说非常难得的,看上去每生一个孩子,就有奖励啊。

        免除徭役,十年低税,还分配老嬷嬷帮他们带孩子,这样的生活谁不想啊?

        所以一旦发布之后,民间的生孩子的热情必定会高涨起来。

        鼓励生育从来都不能空吆喝,总是要做出点什么实际的行动来才行。

        无论惩罚和奖励,都对提高人口有用。

        秦国和汉初就施行的惩罚政策,秦国不结婚就要交税,汉初也是这样。

        但姬獳更倾向于奖励,因为他觉得这样才能富民。

        民众过的好就可以。

        这个政策是没有什么毛病的,以晋国当前的国力,给予国民这些奖励还是不值一提的。

        以后人口有了,那就什么都有了。

        想要攻占其他的地盘,直接派晋国人去填补,很快就能开发一片土地。

        所以接下来发展人口,是晋国的根本大计之一。

        除了发展人口,晋国还需要发展经济。

        在这一方面,姬獳打算的就是盐铁国营。

        盐铁可都是暴利,如果掌握在国家的手中,完全可以让国家快速富裕。

        毕竟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

        如果计算起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都是必需品,如果全部都落入官方的手中,而不是掌握在私人手中,国家仅仅收税。

        那么为国家带来的财富是无法丈量的。

        所以接下来国家就必须要把盐池收回,或者和胥氏分成,把胥氏作为官方的打工仔。

        那样收上来的税将会大幅度增加。

        以后低税,也能够让国家富裕起来。

        汉文帝的时候田税三十税一,甚至还有一段时间田税直接免税。

        但是国库依然充盈,到了汉武帝,存的粮食都发霉了,穿钱的绳子也烂了,这是商业发展的结果。

        国家财利的政令出于一家的命令,那么这样的国家就会无敌。

        国家的财利被两家所掌管,那么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将会削弱一半。

        国家财利被三家所掌管,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无力出兵作战。

        如果国家的财利被四家所掌握,那么这个国家最后就一定会灭亡。

        财富可以流落到民间,可以让民众富起来,但是并不能流出的太多,不然的话民众就会轻视利益了。

        铁器官营的事情,其实现在也是在做的。

        现在铁器冶炼和打造的最高技术都掌握在上阳和耿地工人手里。

        姬獳对于他们的鼓励,就是每次售出一把铁器,工人都会获得出售的份额的一部分。

        而且还将这些工人的名字写在这些铁器之上,如果别人拿去用坏掉了,能够凭靠这上面的字来寻找是哪个匠人制作的。

        然后让匠人修复或者赔钱。

        但是用在战场上的枪和剑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的话,对于他们的惩罚会更加严重的。

        除此之外,姬獳还鼓励技术的进步,如果匠人有十分有用的发明和创新,得到官方认可之后,是有奖励的。

        也就是在未来多少年之内,他们卖出去的铁器分成会更多,最高达到二八分,官方拿二,匠人拿八,铁器的利润本身就比较大,所以发明和创新会让这些匠人过得特别舒服。

        这样就使得他们对于技术的进步特别看重。

        而不是以前的那样,无论打多少铁器,工人都只有指定的工钱。

        这一改革还顺便改正了晋国的特色——工商食官。

        这一制度,虽然能够保证工业和商业全部都掌握在国家的手里,但是效率却没有那么的高。

        工商食官具有公有性的特色,基本是国家经营,不允许有私有的存在。

        就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所以发展慢,效率低。

        而如果让他们自由起来,商人逐利,想要经商,一眼望去那么多的竞争对手都在看着自己呢,他们为了自己的商品更加具有竞争力而努力,所以发展的会更加迅速。

        所以姬獳施行的政策,让匠人对于发明创造更有热情了。

        商业和工业都迫切的需要改革。

        铁器坊的样子,就可以用来当做参照。

        姬獳做的事情也有鼓励民间消费。

        之前其实他就一直在做,推广铁器就是这么一件事情。

        要不然晋国公室怎么能够在短短的两年之间能够这么富裕,养得起两万的常备军呢?

        而且低税率本身也就是在鼓励民间消费,毕竟这些农民的粮食又不可能存的太多,存的太久。

        低税带来的结果就是他们手中有大量剩余的粮食,他们将这些粮食卖出去换取钱财。

        然后再用这些钱财去消费。

        姬獳现在卖酒,也是在国内出售的,因此很多人也能够享受到喝酒。

        他种的甘蔗,现在已经培养了两年多,今年的甘蔗马上又要成熟了。

        成熟之后他将会再一次广泛种植,这样一来甘蔗就非常多了,也就可以榨汁熬成糖,然后卖给贵族和那些富人了。

        这就是非常好的循环了。

        姬獳此时向父亲说道:

        “接下来晋国要低税惠民,发展工商,那么一条条良好的道路就非常重要了。

        好的道路不仅能够让他们行商方便,也能够让我们的大军出动的更快一些,以往行军的速度太过缓慢,也是因为道路崎岖不平的原因。

        如果赶上了下雨天,那土地变得泥泞难走,战车在里面难以通行,军队更是寸步难行。

        所以儿臣建议让那些赤狄战俘,全部都为我晋国修路。

        这样的话即便是下雨天,雨水能够顺着低处流走,而不会影响大路,下完雨之后战车和战马也能够随意的在这上面行驶了。

        以后我们晋国出军也不用在路上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物力。”

        此时姬獳说的基础建设可没有人去反对,因为这样的确是有好处的。

        晋侯点点头:“善,那你打算怎么去修这条路?从何处修起,又到哪里结束呢?”

        姬獳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儿臣主要的打算有三条路,第一条就是从绛都通往茅津,再从茅津通往周王畿的路。

        这条路可以确保晋国的商品能够由降都一直输送到周王畿,然后再运往列国,而且出军南下征讨列国的时候能够更方便。

        第二条路就是从绛都前往赤狄的路,赤狄刚刚被我们征服,为了方便管理就修建一条可以通往彻底的平坦石路,以后也能够加强赤狄故土和绛都的沟通,这样我们把赤狄人同化就非常容易了。

        最远可以修筑到邯郸,这样的话以后攻打长狄也变的容易了。

        第三条就是从绛都北上前往晋水之阳的道路,北方将是我晋国将来开拓的一个目标,我们上一次虽然驱使大军驱散了一些戎狄,但是北方还是有山戎。

        修路的顺序就按照我说的来做。”

        修第一条路是为了让晋国去征讨列国更容易,而且商品的输送能够变得更加快捷,修了之后是没有任何的坏处的,所以是修路首先要修的一条。

        工期没有计算,但是这条路的质量很高,甚至能够用沿用几百年,所以工期不会短的。

        第二条道路通往赤狄故土,能够让那些修路的人晚一些回去。

        因此这是次要。

        而通往晋阳的路嘛,现在晋阳那边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呢,基本上还是属于蛮荒之地。

        所以这一条路就需要最后去修。

        当然,修路的结果就是别人侵略的速度也更快了。

        但是现在的晋国怕别人去侵略吗?

        还是需要预防万一的,所以姬獳还打算在路旁配一个配套的设施——驿站。

        这些驿站可以提供大量的人员休息,平时可以是商旅,也可以是驿站的驿员。

        这个时候就可以让这些驿员用马匹来送信,传递消息。

        大约三十里一驿站,用来为他们更换马匹,晚上提供休息。

        这样的话消息传播的效率就能够大大的提升,以后上阳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凭借着驿站,可能半天就把消息传达到国都了。

        之前要用一天两天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马要休息。

        现在有了驿站就可以马跑累了就换马,让他们一直能够高速的行驶,这样就能够半天把消息传回到国都了。

        而且这道路,姬獳还是打算在以后都要使用的。

        因此这些路就要变得非常耐用,不能说用个十年多就差不多又恢复到泥泞的状态。

        他打算参考罗马帝国的道路来进行建造。

        路上挖出大坑,然后在道路的底部填上大石头,紧接着又在这些大石头上铺垫小石头和黏土,再在这些小石头上面铺上沙砾。

        路的两侧偏低一些,在一部分地形上安装陶质的厚实的排水管道,能够加强防水。

        路的两侧人行道就稍微次一点,直接夯土路面。

        为什么不修秦驰道那样的纯粹夯土路呢?

        主要还是个人审美问题。

        但是如果石头路在建造的过程中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在完工时间上太长的问题的话,还是稳稳妥妥的夯土路面吧。

        一切还是需要从实践中去选择。

(https://www.biquya.cc/id105330/417215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