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草草地结束了,李氏朝鲜王朝的时代结束了。按照内附的惯例,朝鲜王室将在不久后离开朝鲜,在汉地已进行安置。不过朱由校倒对这件事没太上心,打算把麻烦直接甩给内阁。
饶是如此,现在的朱由校也并不清闲:一是要考虑朝鲜总督区的架构和总督人选,二是需要判断朝鲜目前的局势。
在出海南巡之前,他和内阁都没有想到朝鲜的部分官员会对内附的反抗会如此强烈,也没有想到锦衣卫与军队下手如此的果断与迅速,虽然说从结果来看这是好事,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场针对性的大清洗使朝鲜事态大大的复杂化了,远超出先前的预料。
在大明军队的加持下,现在嗯,大明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朝鲜的中央政府,但对于地方而言大明的管控力度还是较为薄弱的;准确的说,就是在先前李氏朝鲜王朝时期,朝鲜的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掌控也并不强,此时的朝鲜是实实在在的“种姓制度”,地方有当地的豪门贵族所掌控,而中央也是个地方大族较量的场所。
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大明直接控制了朝鲜中央政府,这对于很多的地方大族来说是利益受损的,一个不好恐怕会弄出不少奉“衣带诏”讨贼的家伙。虽然他们对于明政府没有任何军事上的威胁,到时候朝廷天兵一到,只需万人,顿时就能将其碾为齑粉,但这会是明军陷入到治安战当中,使朝鲜不能成为加油包,反而成为了放血槽,这与朱由校的目的不符;他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可以为明朝辽东军团作为战略后方和返攻基地的朝鲜。
这使得他不得不延长了自己在朝鲜巡视的时间,并且将彻底控制朝鲜个地区的军队,掌握权,朝鲜的军权,作为首要目标。
虽然朝鲜王朝军队实力弱小是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共识,但不能不承认,此时的朝鲜还有七支军队仍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不可小觑,只要稳住了这七支军队,那基本上就稳住了整个朝鲜。
而这七支:军队分别朝鲜六镇兵丁(庆源军镇、会宁军镇、钟城军镇、庆兴军镇、稳城军镇和富宁军镇)和降倭军。
六镇兵马,以骑兵为主力,是李氏朝鲜军中难得的骁勇善战、弓马娴熟的部队,驻扎在北方前线,以防止后金窥视。应当承认这些军队是有一定战力的,曾经与各个女真部落打得有来有回;但是他们并不善火器,在任辰战争中被打得很惨,况且努尔哈赤早已整合了女真,此时若后金主力全面进攻的话,他们的防线至多是延滞罢了,没有丝毫的胜算。
虽然攘外不行,但是朱由校与明廷本来也就没在这方面指望过他们,而单论安内的话,六镇确实绰绰有余。只要六镇在掌握,那整个朝鲜的北方便安稳了。
而剩下的一支王牌便是降倭了,降倭部队最开始就是由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本降卒所组成的部队,但现在时过境迁,第一批日本士兵早就老了,现在的部队基本上是由其子孙和他们训练的朝鲜士兵组成的,并且知道现在还有相当的战力。
宣祖二十七年(公元1594年),朝鲜北兵使郑见龙以降倭为先锋打击女真人易水部,由降倭“负牌先登,官军继之,城遂陷尽歼”,共杀死易水部胡人七八百口,可谓大捷。直至康熙年间,还有朝鲜降倭后裔军团随清廷征哥萨克,表现得相当显眼。
在萨尔浒之战中,作为附属国而支援大明的朝鲜军向后金投降。但是其中300余降倭军却不愿降。在姜弘立(朝鲜军主将)让他们为努尔哈赤表演剑术时,计划行刺努尔哈赤以报国家(朝鲜)。虽然计划因泄密最终失败,但也给当时的后金军队造成了一定动荡,更足以见其赤胆忠心。
这样忠诚的部队是朱由校迫切需要的。
朝鲜安置降倭,主要是京中收容,组成军队;或两界(中朝)安置,作为教官。而现在的降倭军主要就驻扎在龙山,离汉城相当之近,所以收服他们就是朱由校的当务之急。不过好在,大明政府对于外籍士兵的处理是很有经验的。
其实,日本士兵在明朝也很多,明朝很喜欢用日本投诚部队来对抗蒙古、女真部族。早在倭乱时期,就有明政府将降倭充军的记载,《万历野获编》记载顾冲庵曾经将沿海俘获的几十个倭寇编入辽东边军,只不过这都:不成规模。
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明军中出现了成建制日本降兵。时任五军三营参将刘铤(明末名将)曾接受了大量的日本降兵,麾下就有一个汉名为刘朝元的日本千总,其手下镇远营中有超500的倭铳手,实力不俗,且忠心耿耿。
不过大多数时候,明政府很少将这些日本士兵成建制的组成军团使用。明军认为这些降兵人数众多,聚集在一起容易生事。所以一般是按照20-80人为1组,由各地的卫所进行思想教育。在确定没有二心后,分散到辽东前线、大同、宣府等九边重镇使用。万历末年,朝中甚至有人建在明朝的京师部队京营中设置一个“倭营”,作为禁卫军使用,但最终被否决。
在中国汉武、初唐、蒙元时期,以及在外国如波立联邦、奥斯曼帝国,用外族人和异教徒留在京城组成禁卫军,是相当常见和普遍的状况,并且大多战斗力强悍,忠心耿耿。朱由校自然也对比有一定的心思。
由于有着历史经验,所以朱由校也打算以降倭军作为自己接收朝鲜地方军权的起点。
(https://www.biquya.cc/id104489/69552650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