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朝鲜使者准备把我们准备好的这批枪炮都买下来。”
次日,武英殿内,李岩、马士英针对昨日售卖军火之事做了汇报。
“甚好。”朱媺娖满意点头。
大明新军一开始就装备的是燧发枪,即便是卫戍军更换装备,也不会换下那么多火绳枪。更何况,崇祯年间大明官军也没多少支质量那么好的火绳枪。
所以,不论是卖给准格尔部的,还是卖给朝鲜的枪炮,都是朱媺娖让军工厂专门生产用于售卖的。
赚钱还在其次,关键是利用准格尔部及朝鲜达到一些战略目的。
如准格尔部有了火绳枪,就可以更好的抵抗沙俄入侵,甚至反过来向西扩张——在他们知道不该与大明为敌的时候。
朝鲜这边,却是锦衣卫北镇抚司探查到了清国在朝鲜的一系列动作,让朱媺娖及一众军机大臣意识到,清国有意据有朝鲜当做退路。
原本清军被大明新军击败几次,实力已经下降了许多,大明君臣以为朝鲜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奋起反抗。
谁知朝鲜君臣竟然被清国打出了心理阴影,即便知道清军虚弱,也不敢反抗,让清国毫不费力地将咸宁道、平安道占了去。
朱媺娖虽然有意借清军之手削弱朝鲜,为大明在远东的战略布局打基础,却不想清军轻易灭了朝鲜。
于是便有了马士英、景辉、袁枢召见金、崔二人,“低价”售卖枪炮给朝鲜的事。
等李岩、马士英离开,朱媺娖看了看手机时间,见已经十一点十五分,便到后面的御用休息室,回到竹林老宅这边。
瞧见郝光明果然在东边的室内开放厨房准备饭菜,她便过来帮忙。
这算是朱媺娖在老宅改造成新屋后一个主要业余活动了。
除了可以让她放松身心之外,最主要的是朱媺娖心性、认知上多少仍受到大明传统思想一些影响,每日看着郝光明准备饭菜,甚至帮忙洗衣服,心里总有些过歉意。
“回来了?”郝光明如今跟朱媺娖不说老夫老妻吧,彼此却也不会客套,这时便直接吩咐道:“帮忙把那个葱和蒜择一下就行了。”
他大概了解朱媺娖的心思,不会阻止朱媺娖帮忙,却也不会让朱媺娖做太难、太多的事。
朱媺娖应了声,便换上一套家居服,帮着处理起葱蒜来。
夫妻俩边准备饭菜,边聊一些大明国事。
听朱媺娖说了朝鲜愿意购买枪炮的事,郝光明不禁笑道:“有了这批枪炮,朝鲜总不会对清国一再退让了吧?”
“应该不会了。”朱媺娖道,“咸宁道多为山区,不算什么,平安道山区也不少,而且与我大明接壤,同样不算朝鲜真正在乎的地盘。
可如果清国还要继续南侵,就算朝鲜王软弱,不敢抵抗,当地朝鲜士绅、百姓也不会答应的。
不过,真要打起来的话,朝鲜在陆地上未必能胜过清军。”
“你也不需要朝鲜胜过清军啊。”郝光明很清楚朱媺娖的战略布置,因为就是他参与制定的。
如果大明只是国力稍强,或者说朱媺娖没有那么大的金手指,是会考虑留下朝鲜的。
因为正常来讲,国家疆域越大就越难控制,治理成本越高。大明即便费力打下朝鲜,也未必能长久统治。让若地方生乱,还会耗费朝廷钱粮镇压。
其次,朝鲜算是大明和日本之间的一个缓冲。如果大明据有朝鲜半岛,跟日本之间的摩擦可能就会急剧增多,甚至升级为两国之间的战争,进而将大明拉入战争泥潭。
这就让占据朝鲜半岛整体上成了亏本买卖。
这也是当初朱元璋、朱棣都没准备吞并朝鲜的原因之一。
不过,朱媺娖如今有这么大金手指,大明国力、军力蹭蹭的上升,在未来可以远远将本世界其他国家甩在后面。
如此,朝鲜半岛若不属于大明,便会让大明的全球战略布局多出很多不便。
所以朱媺娖一早的战略计划,就是逼迫清虏南下,当大明的刀子,灭掉朝鲜。
但又不能让清国灭朝鲜的过程太顺利、太快。
如此,跟朝鲜做点军火生意,给点小帮助,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当郝光明快做好最后一道菜时,朱媺姕也回来了。
趁着开饭前,她向朱媺娖提了个事。
“皇姐,我想上学。”朱媺姕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一个人听课、学习真的好无聊的。”
“你真想在成都上学?”朱媺娖微蹙着柳眉问。
“嗯!”朱媺姕肯定地点头。
“相公觉得可以吗?”朱媺娖又问郝光明。
其实当初成都那边成立了小学时,两人就考虑过将朱媺姕送去上学。但最终出安全考虑,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因为在学校还有其他学生,侍卫们的保护工作要困难很多。
至于说朱媺姕遇到危险可以回到这边——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很多危险是来不及反应去避开的。
但如今朱媺姕都快十一岁了,成长也是两人肉眼可见的,面对危险的应变能力也应该有所提升。
所以郝光明略一思索后,道:“既然媺姕想去,就让她去吧。人的健康成长也是需要正常社交环境的,去了学校,她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朱媺姕听了,立即向郝光明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朱媺娖则又问:“那是让她隐藏真实身份去,还是以真实身份去?”
郝光明还没开口,朱媺姕就道:“当然要隐藏真实身份去了,不然同学都离我远远的,或者讨好我、敬着我,我哪里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咱们家媺姕懂得还挺多嘛。”郝光明笑道,“说得确实有些道理,就让她隐藏身份去吧。”
“行,就这样吧。”朱媺娖答应下来。
心里却想着,回头确定妹妹要在哪个学校、哪个班上学后,就让锦衣卫将里面学生、教师的根底查得清清楚楚。
但凡有点问题的,都让他们走人。
···
转眼便到了昭武四年九月。
固始汗及鄂齐尔图号召的联军在青海及甘肃以北最先有动作,其以多股千人骑军,陆续攻占了大明在边墙之外的一些墩台。
西北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按照军机会议上李岩制定的战略方针,明军并没有一味死守,而是看准时机主动出击。
这一举动确实出乎了联军的预料,再加上明军装备极其精良、兵员素质也相当高,各路明军主动出击大多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其中最耀眼的,当属黄得功督标镇(第十三镇)杨镇清所领的第一营。
他通过侦骑提供的信息推测到一支三千人的蒙古精骑行军路线,果断领军出击,在青海之南某处河谷,伏击了这支蒙古精骑。
一战之下,几乎尽灭这三千蒙古精骑!
在遭遇伏击后,这支蒙古骑兵表现出了颇强的战斗力以及相当强的战斗意志,与长城以北的蒙古骑兵大有不同。
战后通过审讯战俘,杨镇清这才知道,他所伏击的竟然是固始汗派到青海的“汗王亲军”!
(https://www.biquya.cc/id104124/7907936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