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贾府旁支 > 第八十一章王夫人

  林黛玉常听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她前些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已是不凡了,何况今日至其本家。

  因此需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待林黛玉进了轿子,贾凝便命家仆起轿,一刻也不耽误。

  他自个肯定不能做轿,这么远的路程也不能走回去,便寻了一店家,租了一匹白马,装了马鞍,  紧随林黛玉他们的队伍左右。

  用了半日便进到了京城,林黛玉不时从纱窗向外瞧瞧自家哥哥,  又不时瞧一瞧京城的街市,谨慎之心慢慢放了下来,不过她的小脸依旧俏白。

  街边繁杂喧闹,除了围观杂技表演的,就属摊贩的呼喊声最多,不是卖糖葫芦啦,就是卖豆腐啦!

  再看多几眼京城,那可谓是人山人海、人烟阜盛,这一番繁华盛景,着实是林黛玉平生未见过的,不愧是天子脚下的京城。

  又行了约两个时辰,来到了宁荣街,贾凝对此颇为熟悉,每每去书院上学都会经过此路。

  走了片刻,林黛玉小心的拉开纱布,左看右看,  眼色有一丝好奇。

  忽见街北处蹲着的两个大石狮子,再抬眸一看,  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林黛玉对此不明所以。

  正门一般不开,只逢过年过节,或有贵人时才会打开此门,以表尊重之意。

  不过东西两角的侧门却大方的敞开,且有丫鬟、婆子等人出入。

  正门之上,高挂一匾,匾上金字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这是从右往左写的,贾凝早已十分熟悉。

  见此情形,黛玉心中不禁想道:“这是外祖母之长房了”。

  轿子又往西行走,没走多远,依旧三间大门,也有一匾,门上悬挂五个金黄色大字“敕造荣国府”。

  走进侧门,轿夫便趁转弯之时退出去了,由三、四个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继续抬,  贾凝依旧紧随其后。

  林黛玉虽未下轿,  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待行至垂花门,一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因其里面就是内院,贾凝也不能继续骑马而行,便下了马,令一旁小厮看管。

  那几个小厮也是十分有眼力劲,还不等贾凝开口,便一拥围上,争抢其拴绳,他们一个一口秀才老爷,听到贾凝都有些异样。

  忍不住在心中感叹了一句:“在古代读书的待遇真好,只要有些知识的都能被别人尊重,果然是万般皆下品”。

  至于他们如何清楚贾凝秀才身份的,自然是传开的,再说迎接林姑娘这一事,在荣府算作大事,基本人人都知,在她一旁的不是贾凝还能是谁。

  还有就是贾凝身上穿的衣裳,一身青色襕衫,腰间系一条嵌玉锦带,方头鞋,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打扮。

  林黛玉扶着王嬷嬷和雪雁的手,面色镇定,与一众婆子进了垂花门。

  走进去之后,只见两边是抄手游廊,中间是穿堂,当间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身走过插屏,迎面而来的是三间厅。

  再行走片刻,便能看见正面五间上房,这便是庆荣堂了,皆是雕梁画栋,贾凝也不仅多看了两眼,雕刻的着实精美。

  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碧红青衫的丫头鬟,看见黛玉他们来了,连忙面露微笑,正直迎了上来。

  一边往林黛玉这边来,一边说道:“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只见林黛玉身穿白底绿萼梅披风,浅紫色绣折枝梅花上襦,白色百褶裙,好似一神仙妹妹。

  林黛玉扶着王嬷嬷的手,进入庆荣堂中的一间房,身后的丫鬟、婆子紧随其后,众人进门第一眼的感觉便是金碧辉煌、奢侈华贵。

  随后,迎面而来的是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妇,身边有两个丫鬟搀着,黛玉只看一眼便知是她就是自己的外祖母,连忙行礼拜见。

  身子刚想蹲下,却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痛哭起来,黛玉此时的眼泪也是哗哗的往下流,一众侍奉之人也无不掩面轻泣。

  邢夫人面露少许喜色,劝解道:“老太太,好不容易见面,就高兴一点吧”。

  贾母便面露慈善之色,待林黛玉擦拭了眼泪后,指向邢夫人,道:“这是你大舅母”。

  林黛玉即行蹲拜礼拜见,邢夫人连忙上前搀扶住,面中略微透露出喜爱之色,与林黛玉相视一眼,显然她对林黛玉很喜欢,不然也不会真心表露喜色。

  贾母又指到一个风韵犹存的美妇,没错就是王夫人,只听贾母道:“这是你二舅母。

  黛玉又行礼拜见,却未见王夫人有丝毫眼泪流出,其他人无一不面带泪珠。

  又指到左边一个妙龄少妇,道:“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

  贾母转身坐到软塌似的椅上,林黛玉行跪礼,之后王嬷嬷、雪雁二人紧随其后,行跪拜之礼。

  众人虽忽视了贾凝,但该行礼还是要行礼,不过他行的礼不是跪拜之礼,而是拱手礼,这也属实正常。

  他除了天子等几人,见谁都不用行跪拜之礼,这就是读书人的崇高地位。

  贾凝鞠躬之间,口中说道:“见过老太太”。

  李纨扶着林黛玉上前一步,坐到了贾母身边。

  贾母低头看着眼前王嬷嬷、雪雁二人,略微皱眉,不过面色依旧略带慈善,说道:“你们歇息去吧”。

  等她们二人走后,贾母又叹了一口气,道:这怎么行呢,这一老一小的,莫不说照顾姑娘,单说她们自个照顾自个恐都不行”。

  “我看哪,就叫鹦哥来待奉姑娘吧”。

  邢夫人在一旁应和道:“好啊”。

  贾凝千里相送,虽说过一会姑娘们会来,但贾母也不能直接赶他走呀,于是便把他留了下来。

  贾母拉着林黛玉的手,把鹦哥叫了过来,又道:“鹦哥啊,以后就由你伺候姑娘,今后就改名叫紫娟吧”。

  “是”鹦哥微微躬身,点头应道。

  又随之看向邢夫人,道“姑娘日后的用度,和迎春她们一样”。

  邢夫人乐之于此,反正又不是她管钱,随即微笑应下。

  贾母思虑片刻,又道:“去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去上学了”。

  两个秀丽丫鬟应了一声,便去寻迎春她们了。

  就在这时,贾凝向前迈了两步,走到贾母跟前,不紧不慢的道:“老太太,既然迎春妹妹们要来,房中都是女眷,我再待在此处也不大方便”。

  贾母点点头,看向贾凝,笑道:“也好也好,竟想凝哥儿知道避嫌了,岁数倒也不大”。

  王夫人坐在一旁的椅上,抿了抿唇,微笑道:“老太太,凝哥儿这岁数也不大,和我先儿珠哥儿年岁相仿,唉”。最后又惆怅一声,索性不说了。

  邢夫人却不大乐意,说道:“十三岁已是婚配的年纪了”。

  王夫人是见过这位哥儿的,也听过他,跟自家哥儿一样,都是十三岁的秀才老爷,自然有一种母子相熟之感,难免产生许些好感。

  又觉自家和他没仇,丈夫还颇喜欢他,自然不会语言攻击,说话也偏向于他。

  贾母是把贾凝当成和宝玉一样的小孩,倒没觉得他岁数有多大,毕竟他的岁数也就比自己岁数的零头多一点。

  于是道:“凝哥儿虽考了功名,但说到底也未成婚,待在此处未尝不可,倒也可以借此见见这些妹妹,不过是些小事嘛”。

  贾凝闻言笑道:“谢谢老太太、太太的好意,孙儿还是不做勉强了,等下次有空再见见迎春妹妹们吧”。

  贾母见此也不再勉强,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做挽留了,你且下去吧”。

  ……

  

(https://www.biquya.cc/id101804/71083857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