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第二百四十四 走快些进去
“高手?真是笑死,想我行走江湖四十几年,死在我手上的高手也算是不计其数,只是一群穿了盔甲只会劈砍的老油子而已,没什么好怕的。”
秦沙听了田二满是不屑的回答后无奈的直摇头。
还只会劈砍的老油子,单单是有盔甲这一条就已经有很大威慑力了。
所谓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在冷兵器时代,刀枪剑戟是人类共用的武器,从大唐到中亚、阿拉伯,再到欧洲,冷兵器的形制其实变化并不大。
从有历史记载开始,长矛兵、弓箭手、盾牌手是步兵主力,骑兵也使用这些武器。而在武器之外,人类冷兵器战争的另一个主角就是铠甲。
铠甲,也被称为盔甲、甲胄是用皮、木、金属,甚至纸张制作而成的,在战斗中保护人体减少武器伤害的服装。盔甲的历史有上万年,在新石器晚期已经有了木质、骨质、皮质的盔甲,一直到100多年前,人类才在战场上正式脱掉这层厚重的保护。
盔甲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特别的装备,尤其被政府看重,在法律中严令禁止制造和私藏,俗话说道:“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意思是一个平头百姓如果私藏铠甲,一副铠甲的罪名是私藏硬弩的三倍,如果是三幅铠甲,那么立即判死刑。
在古代,对于兵器的限制时松时紧,秦朝曾收六国兵器铸成“金人”立在咸阳,民间不许私藏兵器。
而汉代以后,百姓家中藏有刀剑是比较常见的,只有硬弓、弩和盔甲被禁止。
古代之所以不禁止武器,首先是因为汉族比较尚武,舞枪弄棒是民间习惯,尤其在农村和乡镇地区,都是乡勇组织保护当地安全, 没武器怎么能行?而且当时交通不便, 一些出远门的人要成群结伴, 带刀枪弓箭,可以防豺狼虎豹和歹徒。
民间造刀、藏刀、佩刀都是被允许的,但是带刀招摇过市, 在汉代以后有明文规定禁止。
在乡野之外,古代的大城市里不许带刀, 入城的时候会有禁军检查武器。但是在这一规定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往往不够彻底, 各种史籍中都有带刀过市, 当街杀人的情节。
古代王朝里以宋代禁武最轻,朝廷不禁兵器, 铁匠们也会开放式作业,摆出各种武器售卖,官府习以为常。
其实别看一把刀就能伤人, 但是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很有限。
一个人带着武器犯下伤人罪, 官府来捉拿的时候很容易抓住, 弓箭一射, 长矛一围,一般人只能束手就擒。冷兵器时代, 人多确实力量大。
但是盔甲的存在,就能打破这种力量平衡。如果犯人穿了盔甲,官府的执法成本就会成倍增长, 因为穿甲人的战斗力是倍数增长的。
一副保养良好的铁甲,一般的弓箭很难射穿, 刀矛也扎不透。一个穿甲的成年男子,带着长矛和弓箭, 能轻易对抗数个不穿甲的对手。
要是三五个穿甲胄,带武器的人一起行动, 基本就能让当地的巡捕、衙役和民兵手足无措, 只能找正规军来剿灭。
所以在古代,拿兵器可能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私藏甲胄就会治罪,一般判处徒刑, 三件以上的甲胄在唐代就是死罪。
别小看这三件甲胄, 它出现在一般百姓家里的几率非常低,因为盔甲这种东西在古代世界算得上是奢侈品。
在整个古代世界,盔甲都是军人身上最贵重的装备, 其价值一般在一个农民家庭年收入的几倍以上。
而且李二当初能靠着三千五百人的冲锋就破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完全都是他的这些玄甲军都搭配着重型铠甲而已。
秦沙很是无奈,这眼前的田二自以为在江湖上闯荡了几年便能做到天下无敌。
不过是一手飞刀耍的好而已, 真要碰上带盔甲的, 那也只有抓瞎的命。
秦沙轻轻的叹了口气,看了看身后,又看了看眼前深不见底的墓穴。
心想都来了,再干上最后一把也是好的。
幽暗的墓穴中,潮湿的石阶缓缓向下,仿佛是通向奈何桥的不归路一样。
而拦在盗墓者们面前的,则是画着镇墓兽的石门,这是用来驱逐传说中门用来辟邪的,不料这么多年过去了,脏东西没等来,却等来了几个专门倒斗的。
身边的几个愣头青见识少,没见过此物,尤其是看到擅闯墓穴者死后, 一个个都纷纷畏惧的往后退。
田二骂了几人一句,随后便走近过去, 对着石门上下摸索了一番,随后又摸了摸石门的四周, 标记好一处薄弱点后,不屑地说道:“你们都是新人, 我这里先说好了,怕鬼的一个个就不要干一行,想赚钱回家娶媳妇的,现在就给我过来干活了!”
田二不知道这墓主究竟是何身份,但看样子身份不低。
不但刚一进来的银器甚多,里边竟然还有书籍和车马存在,如同众星捧月般围绕着这大墓,还拥有这么高规格的仪仗,并且还有甲士雕像护卫着。
看这石兽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绝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田二随后摇摇头,不再思考这个问题,催促身边的人齐齐动手,打算将主墓穴的大门打开。
毕竟外面这些小鱼小虾米就已经很让人兴奋了,万一外面再走大货他们绝对就赚大了。
随后差人用凿子连敲带砸,折腾半响后,才将石门破开……
冰冷的空气灌入里边,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也在朝外散发,恐怖的味道恶心的几人连连捂住口鼻。
“别愣着,赶紧进来拿东西!”田二推开门口发愣的几人,自己第一个冲进里边,接过火把,直接向四周一照!
“哈哈哈,发财了!”
看着里面堆得满满当当的东西,田二不由自主的大笑起来。
“真是,总算没有白白辛苦那么多天。”
人们大喜过望,而后就让一人在外面看着,他们则进入里边搬运东西。
随后还进行了里边的氧气含量测试。通过火把多次测试没问题后,众人完全放下了心来。
“走,快点进去!”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00910/15773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