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端赶到县衙之后,果不其然,衙门外围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而且情绪都不是很稳定,比起之前粮厅的状况,形势严峻得不是一丁半点。
又是到衙门讨要说法,又是到粮厅闹事,甚至连郡守府都去了人,完全不顾后果,明显是想把事情给闹大,寻常百姓,怎么会有这种觉悟?
若说这背后没人暗箱操纵,他都不信。
只是现在也没时间去细究,到底是谁要这么做,当务之急,是先把闹事的百姓们安抚下来。
门口已是堵得水泄不通,除了闹事的百姓,更有许多看热闹的群众,衙门大门紧闭,没有一个衙役在外,估计也是不想与他们起什么冲突。
谢端此时不再犹豫,纵身一跃,当即飞至衙门门口的石阶上,丹田灵炁运转,右掌在身前轻轻一扫,若干百姓顿时感觉一股劲风袭来,身形有些不稳,情不自禁往后倒退,直至退下台阶。
台下百姓望着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满脸惊疑之色,不过一时之间,倒没人再敢上前。
“诸位乡邻稍安勿躁,且听我一言!”
他扯开嗓子,将之前在粮厅所说的话语又重复了一遍,加上后方的主簿大人从旁协助,乃至最后请出县令大人,一番劝导,终于化解此围。
不过时间只有三天,三天之内,他们必须要采取行动,不管是对城外的难民也好,对城内的百姓也罢,都要有个交代,务必妥善处理此事。
县衙内堂,李清倒负着双手,面色阴沉。
“开启义仓,放粮赈灾,这本是善举,而且义仓归属官府管辖,本县也有权利这么做!我长山县百姓素来朴实明理,纵然得知,也绝不会如此不讲情面,到底是谁在暗中煽动人们闹事?”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明显太不正常。
尤其是见到闹事百姓们的情绪变化,对于官府不单单是责怪了,更多的是怨恨、是不信任。
仅凭这一点,他便想到了是有人故意闹事。
只是百姓们是无辜的,他们也是受人蒙蔽利用,沦为他人的棋子,自己若是对他们动武,一来正遂了那幕后之人的心意,二来也失了民心。
“姐夫不必烦恼,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早晚能抓到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即要保证城外难民的赈济,同时也要平息城内百姓的不满。”
谢端此时站在一旁,出言冲他说道。
“话虽如此,可是只有三天,又能有什么两全之策呢?他们闹事,无非是因为心里不平衡,怪本县破了先例,开仓放粮,救济外地难民。”
李清眉头紧锁,显得颇有些无奈。
早在决定开启义仓放粮时,他就应该想到这个结果,可让他看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饿死在他眼前,自己却什么都不做,难免揪心。
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做了官以后,算不上贪官、算不上昏官、算不上恶官、也算不上清官,所作所为,只求心中无愧。
顶多只是个平平常常,为民请命的父母官。
见了他的神态变化,谢端也知道他的心思,此时不再拐弯抹角,忙将自己的方案说了出来。
“如果没有办法,我也就不会许诺这三日之期了!姐夫,不知你可听说过‘以工代赈’之法?”
他不紧不慢,淡定自如,与他娓娓道来。
“以工代赈?何为以工代赈?”
李清一脸迷惑,完全不知是什么意思。
“所谓以工代赈,便是以务工代替赈济!”
他不清楚此法,倒也在谢端的意料之内,从之前主簿大人的回答当中,他就已经有所定论。
面对难民,他们采取的是施粥派粮,虽说从古至今,朝廷赈灾几乎都是如此,不能说这个方法就一定不行,但其中所存在的弊端却很明显。
单纯的派粮,一来会使难民更加依赖官府,每天等着赈济粮救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二来会使一些不是难民的人,假扮成难民混入其中,领取救济粮,毕竟有便宜不贪白不贪。
严重一点,更会直接拉低当地的经济水平。
正因为古法赈灾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某些地方一旦发生灾难,于朝廷便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故而宋朝,范仲淹结合时势,提出了“以工代赈”之法,广为运用,最终实现了一举三得。
当下听了谢端此言,李清不由得大为惊诧。
“以务工代替赈济!你的意思,莫非是想让城外的难民充当劳工,帮助当地百姓做事,从而领取赈济粮?如此一来,一可以平息百姓们心中的不满,二也能让难民活下去,最后甚至能不损本县的经济基础,以此达到一石三鸟之目的!”
他越往下说,越觉得不可思议,到最后完全沉浸其中,这种赈济方法,未免太过于超前了。
“正是如此!虽说这个方法,不一定能让所有的百姓接受,但至少可以消解掉他们心中的不平衡!”
主簿大人站在一旁听着,此时忍不住开口插话。
“谢公子此法,或许可行!只是万一那些难民不愿意怎么办?毕竟以往的赈济方法都是施粥派粮,如今忽然做出改动,怕是会不适应。”
谢端闻听此言,只是笑了笑。
“对于真正的难民来说,只要能有口吃的,能够活下去,他们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区区务工,让他们各凭本事吃饭,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这话一出,主簿大人思索之下,也觉得有些道理,遂不再多言。
“城外的难民,前几日还只有二百多人,可自从开仓放粮以后,人数急剧增长,这其中不乏有本地人浑水摸鱼,只是苦于没有好的对策。”
“若是‘以工代赈’之法一出,哪怕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也能让他们不白白的领取粮食。”
李清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表示十分认同,继而心中一边斟酌,一边筹划着整体方案。
难民的人数不算多,却也不少,若是全部聚集在一处,很容易引发疫病,只是饿肚子还有得活,一旦引发疫病传播,不好意思,全都得死。
所以他自从决心赈济以后,便将那些难民各自分离了开来,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皆派人建了民棚,每座民棚的居住人数,不可超过二十人。
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他还是很有经验的。
“以工代赈,妙不可言啊!我马上起草文书,并亲自到郡守府去一趟,把此事上报给郡守大人,如果你的这个方案能顺利实施的话,说不定会使很多地方受益。”
李清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情颇为激动。
其实关于以工代赈之法,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晏子春秋》有一段故事,即“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便已经开始有雏形。
只是因为没有完整的体系,故而各朝各代,懂得实施此法的人很少,直至范仲淹提出“以工代赈”的思想,方才广为流传,并被广泛沿用。
(https://www.biquya.cc/id100578/71768413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