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春秋最强野心家 > 第五十一章:侵攻复土(一)复国谋划

卫国原本的疆域北接于邢,东北接狄、齐,西接于鲁,南接曹、宋、郑,恢复哪一部分疆土大有讲究。

    按齐国齐侯和管相的意思,卫国要重新建国,不如先收复东境,这样便可依附于强齐,如邢国在夷仪(今邢台浆水)立国之事,得到保护。

    如此,卫再有事,齐国之兵便可朝发夕至,不会再有救援不及之事发生。

    (邢国被狄人灭国后,在齐桓公的建议下决定迁都到齐国附近的夷仪,于是齐国便帮邢侯在夷仪建了一座新都城,从此,邢国便沦为了齐国的附庸。)

    按曹、宋两君的意思,卫国当先复南境。理由也很简单,南境处于曹、宋、鲁三国之间,商路较为发达,在此地重新立国可以早日恢复国力。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却没有直说。那就是如果卫国在南境重新立国,那么曹、宋在边境上就又重新有了一道屏障,可以不用直面狄人的兵峰了,减少边境的压力。

    如今狄人中有一支强盛的部落名叫鄋瞒﹐因其族人体形高大故又名长狄﹐分布于齐、鲁、宋、卫之间的隙地(无主之地),势力很大,屡屡经过华夏诸国劫掠。

    宋国虽看似远离狄境,但历史上也曾遭狄人入侵过。

    宋武公在位时(公元前765~公元前748年),长狄人鄋瞒部落大举伐宋。虽然宋国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南)击败了长狄人,并俘获长狄的首领缘斯,但在此战中,宋国也是死伤惨重,诸位重要大夫尽皆战死。

    所以,宋、曹两国这么积极地帮助卫国自然也有这个原因,卫国如能重新复国,便能帮助两国看守好北方被洞穿的门户,减轻时刻防备狄人的压力。

    所以,齐、宋、曹三国虽然都愿意出兵帮助卫国复国,但因各自利益不同,明显分成了两方,互相争持不下。

    以卫国现今的实力,能够在诸侯们帮助下复国已经是感恩戴德了,本是没有多大话语权的。但如今既然齐国和宋、曹两国的意见相左,那卫国的意见就显得重要起来了。

    在姻亲国宋国的提议下,齐桓公也派了使臣问询卫国君臣的意见。

    “诸位臣工,开春即将到来的这一战,便是我卫国的复起之机,关系到国家的社稷存续。如今,齐国与宋、曹两国的意见不一,导致大军迟迟不能有所行动,齐侯宽仁,遣使来询。

    今日,大家便畅所欲言,共同来议一议,我们卫国该当如何行事,这复国国都之地是选择东境还是南境?”

    卫君姬申对着众人说着,又率先指了华龙滑先行发言。

    “华龙滑大夫,你是本国的太史,知历法懂国史,你先来说说看?”

    军政大事,能被国君第一个点名发言,也是一种荣耀。看来华龙滑大夫这一段时间的君前侍疾,果然有效,如今很是得宠。

    太史大夫华龙滑闻言,起身先对着国君行了一礼,以示尊敬。这才转过身来对着众多同僚,略有些得意之色地说道:

    “臣以为,自从齐国数次与诸侯会盟后,就被共推为‘诸侯盟主’。齐侯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匡扶弱小诸侯,讨伐戎狄蛮夷,连周天子都赞誉有佳。

    此次三国助我卫国驱狄,也是以齐国为主,不如便听从‘盟主’齐国的意见。”

    华龙滑大夫正受宠,他的发言一定程度上自也代表了国君的意见。话音刚落,底下便有几位大夫纷纷出言表示支持。皆言齐国强大,在靠近齐国之地复国可以得到齐国的保护,如此社稷无忧矣。

    国君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石、宁二位上卿以为如何?”国君又问。

    石祁子、宁庄子(宁速)乃是上大夫之爵,诸朝臣之首,二人的意见自是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国君越过公子辟疆的行为,未尝不是一种无形的警告。

    石祁子大夫闻言,倒是没直接表述自己的意见,却是对着下首的于正问道:“于正大夫以为如何?”

    于正和华龙滑大夫的恩怨可谓是人尽皆知,石祁子大夫此问却是欲要借他之口,表达些反面意见。

    “臣下赞同华龙滑大夫所言,当告诉三国,我们同意齐国所言。”于正却是出人意料地赞同了华大夫的话。

    石祁子大夫闻言,心中一冷,果然已经投到国君一方了吗?连基础的判断都没了,枉费了自己看重于他。

    正要开口驳斥,却听于正继续缓缓说道:“不过,我方当暗中派使者前往宋、曹两国诉苦,言明我方虽同意了齐侯的意见,却也是不得已为之,忘两国体谅。

    而且还要告诉他们,这是因为齐侯私下答应会帮助我们在莘邑(今山东省莘县北八里)修建城池,作为我们卫国日后的首都。卫人贫弊,无力再筑它城,因而只能同意齐侯的意见。”

    石祁子大夫闻言,这才暗松一口气。

    “齐侯何时派人传达过此事,于正大夫怎能信口开河,无中生有。”华龙滑大夫立马出言驳斥道,不过念及国君的面子,倒是没有口出恶言。

    “华大夫,‘无中生有’这个词用的好。”于正接过话茬,却是继续言道:“不错,我正是要用这‘无中生有’之计。

    有齐侯帮助邢国夷仪建城之事为佐,我方虚构‘齐助我莘邑建城’之事,宋、曹两国国君便多半会信。

    如此宋、曹为了挽回我们,自也会出钱出力同意帮我们在南境之地建城。

    以一虚言而得实利,这事做得。”

    “哦,这么说,于正大夫的意见是要在南境重新建国咯?”公子辟疆开口问道。

    “不错,若是让我选,我会选宋、曹边境的楚丘作为新的国都。”于正言道。

    他记得,历史上卫国重新复国后,便是选了楚丘(今曹县城东北)作为了新的卫都,如此说来,此地必定大有可取之处。

    果然,石祁子大夫率先点头同意道:“不错,楚丘有桑台之称,农桑发达,此地可助我卫国快速积累财富。且此地的丕山乃是一块福地,有‘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之语。”

    楚丘之名,还真与楚人有关。夏朝时期,季连(楚人先祖)部落的一支曾居于此,故名楚丘。而后,楚人虽南迁,却仍把楚丘当做宗庙之地。楚丘因处于桑林之中,舜帝时又称桑台,夏禹与涂山氏女在此成婚,《楚辞·天问》曰:“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

(https://www.biquya.cc/id100408/7621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