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营人声鼎沸,初时或是为了恩义,而后也有些漂泊在外的心酸难耐。
“你们……”许国大夫见群情汹汹,双目怒睁,冷哼道:“回卫国去?卫国都亡了,你们还回哪个卫国去?”
难民热烈的情绪却是一滞:是啊,如今卫君不过寄居曹国①边邑,又哪里还有卫国。
于正见此,自是不能让好不容易鼓动起来的民心如此轻易散去,赶忙大声出言道:“只要卫人在卫国就在,只要卫人不绝,卫国就绝不会灭。”
他这灵机一动或许是后世不知哪里偶得来的口号,用在此时却是最振奋人心不过。
“正是如此,只要卫人在,卫国就在,只要卫人齐心,必能重建卫国。”许穆夫人亦出言对着四周之人朗声言道,于正这话却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卫人在,卫国就在!”
“卫人齐心,重建卫国!”
群情又再奋起,这回却再难压制,人群不避斧钺,纷纷围拢过来,反将许国的车队围了里外三层。
“疯了,真的是疯了!”许国大夫口中骂骂咧咧,可他也知道众怒难犯之理。尤其在这仇敌郑国之地,许国大夫也不敢真的大开杀戒。更兼周围难民人数众多,即便许国的甲士们皆能以一当十,也不一定能讨得好去。
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刀剑入鞘,那许国大夫盛势而来,此刻却有些仓皇而去。虽临行前仍愤愤地放下狠话:“自今日始,许国再无夫人。”但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失败后的强自挽尊。
“赢咯!赢咯!”
“许国的胆小鬼们跑咯!”
难民们欢呼起来,他们虽手无寸铁,但是他们团结起来一起赶跑了许国的甲士,救回了本国的公女。他们胜利啦,身为卫人的骄傲之心再度燃起。
果然,公女还有那位挺身而出的甲士说得极对:只要卫人齐心,就一定能重建卫国。卫人难民们心中多了一些希望和想法。
而于正这边,能不战斗地解决问题,他心中自也松了一口气。毕竟以他刚才的所作所为,口口声声说着大义,风头出尽,装X过头,打的时候肯定也会被敌人重点照顾。刀剑无眼,他的冷兵器功夫如何自己心里清楚,怕是讨不了好去。
热血上头还真可怕,于正想想心中都有些余悸,只是面上却还得努力装出一副“义士”应有的豪气云天的模样,接受着众人的顶礼膜拜。
眼下情况却是最好的,他的好名声也有了,更进一步得到了许穆夫人的信任。自己要投奔新任卫君,若是能有这位夫人作为引荐自是事半功倍的好事。作为国君的妹妹,卫国的公女,她的话想必是能影响国君的看法。
许穆夫人见许人得以退去,心中也是长舒一口气:人皆道这许国大夫粗鄙,以勇武无谋著称,今日却蒙他赦还之恩,实在无以为报。
外人看不透,许穆夫人却心有明镜,许国大夫无疑也是演了一出好戏,看似无比愤怒实则却将自己轻轻放过。当年以一当十助许国复国的勇武之人,真的会惧这点难民吗?只要擒住首脑,再狠狠杀伤几个,临时聚集起来的难民恐怕就是猢狲尽散的局面。
虽然心知是大夫有意放过,但许穆夫人依然要对眼前这些不畏刀兵,前来支援她的众人连声道谢,毕竟这份情义无疑是真的。特别是对最先出来维护她的于正等人她更是高看一眼,在刚才那样有性命之忧的情况下,能首先站出来就可当一个“义”字。
许穆夫人连声称谢,于正便也主动坦诚了身份。许穆夫人这才知道这些人却是邘国之人,于正还是邘国的公子。邘国落魄,卫国蒙难,他们本来也有投奔卫君,讨伐狄人来建功立业的打算。
如今双方算是患难相识,正好合在一处,一起向曹国进发,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于是分了尊卑主次,于正等人却是摇身一变,却成了许穆夫人车队的护卫,主动承担起了保驾护航的责任。
那卫国的七名甲士见于正等人被许穆夫人招揽,见机也一道投效了。无它,多日的流亡之苦折磨下,思故国也。曾经他们在狄人的刀剑下的确怕死避战,现在才知流亡异国他乡更加艰难,他们实不想就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在异国他乡,就是死也想再回乡梓之地看上一眼。
清邑的十几甲士中也有几人见归乡无望,有些意动,尤在犹豫之间。
而于正又惯会信口开河,半真半假地透了许多所谓的“实情”:什么齐侯已发兵两万汇合宋、曹两国兵马共同并力驱狄,不日卫国就要全境光复了。什么卫君贤明,新即大位便要大封卿士,此时正是落难士人们重拾家名的好时机。
于是清邑甲士中也有四人被说动,一起投效了夫人的座下。郑卫交界本就不远,自己恶了郑君,不如去卫国建一番功业再将妻儿接来团聚,也不失一条迂回之路。
不仅如此,难民之中也有许多人被于正所说的“故事”打动。毕竟齐侯之威,管仲之名,如今的东方各国路人皆知,既然此番有齐国出兵,想来卫国收复旧土的希望很大。于是有大约一半的卫国难民思量再三后也决定相随,回去看看情况再说。
如此乌泱泱一大群人便围在了许穆夫人的车架之前,人多事杂,再想要动身却比原来轻车简从麻烦了许多。
许穆夫人及其众多女眷又不方便抛头露面,念及于正之前的光辉形象,以及他的公子身份,索性便让他做了统领,总率这些甲士及难民。
于是于正在禀明了许穆夫人之后,从中顺势收编整备了一番。
首先是甲士,于正本部除去自己原有甲士九人,又得新收编的甲士十一人,正好二十人。以诸甲士为伍长,每伍五人,将难民中的青壮之人归入其下,持以棍棒一类武器,如此便得到了一支百人左右的步徙队伍,可以用来护卫夫人及民众安全。
军伍初步成型,许穆夫人自也顺水推舟,以卫国公女的身份暂时将于正任命为卒长之职,并将她从许国带来的财货对着新成立的兵甲们赏下一些,以作笼络。
于正此次采用的编制乃是循的《周礼》中的军武建制。最小的步兵单位为“伍”,由5人组成,长官叫“伍长”,下士爵位。每“两”有5个“伍”组成,计25人,长官为“两司马”,中士爵位。每“卒”有4个“两”组成,计100人,长官为“卒长”,上士爵位。于正便暂时担任了“卒长”一职,至于具体爵位却是要见过了卫君之后再行定议。
西门吉和计察二人作为亲信,自是被于正任命为“两司马”一职,另外的两位“两司马”却是从投效的卫人甲士和清邑甲士中推举出来的,各有一人。
为什么会有“两”这个单位呢?这是因为每“两”是有五个伍的二十五人和一乘战车组成的,所以称“两”(辆)。“两”便是以战车为核心战力编制的军事单位,步徙的作用更多则是保护战车,以及跟在战车后面冲锋。
各国的军力如何,便看国内可以征调出多少乘的战车,所以有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的说法。
“伍”、“两”、“卒”再往上还有“旅”、“师”、“军”三级。每“旅”有5个“卒”组成,计500人,长官为“旅帅”,下大夫爵位。每“师”有5个“旅”组成,计2500人,长官为“帅”,中大夫爵位。每“军”有5个“师”组成,计12500人,长官为“将”,卿(上大夫)爵位。
毕竟只是临时统帅,因而于正延用了传统军制,却没一味去追随齐国军改后的编制。
有了这一卒四两人马,于正便将他们分开,散入难民队伍之中,将难民们也纳入体系之中。如此,一行人在一番休息整编之后总算可以再次上路。
此番队伍扩编,算上难民却有了七百余人的队伍。因而一路行来是烟尘滚滚,人声鼎沸。左近一些山匪们远远见了自是不敢再打主意,倒是有一些小股的难民,听了他人转述于正的蛊惑之言而纷纷加入。
于是等到众人出了郑国到达曹国时,不过三四天时间,队伍人数却是突破了千人大关。于正的步徙队伍也得以扩编到一百五十人,整整六两人马。
【作者题外话】:“曹”的姓氏起源: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曹姓子孙都发源于山东省境内,所以,早期的中国曹姓人都来自山东。
曹国之地处“雷夏、菏泽之野”,版图面积相当于今定陶区、牡丹区、曹县。其后又扩大,西南至今开封市以东,东南至今巨野县以南。
(https://www.biquya.cc/id100408/7617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