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户部尚书姚启文,目光盯着内阁首相沈伯群。
他作为沈伯群的对手,考虑他提出的政策。
禁止通婚这项政策简单明了,他一眼就看出来。
国野有别这个政策,他无法预料,到底在什么地方有别,这项政策很模糊。
辽国内阁首相沈伯群,看到众臣思索的目光,他不急不缓的介绍,自己提出的政策。
“王上,臣提出来的这项政策,重点是国野有别。
先秦时期,各大诸侯国,国内分为国人和野人。
国人才是真正的民,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可以担任吏员,参军为国争战。
野人只是没有失去全部自由的奴隶,他们不享有任何国家赋予的权利。
蒙古入侵中原时,元朝也施行四等民制度。
蒙古人杀死汉民,只需要赔偿一头驴。
臣借鉴历史出现的制度,提出国野有别这项制度。”
辽国内阁首相沈伯群语气刚刚停顿。
辽国户部尚书姚启文皱着眉头站出来反对道:
“王上,臣不建议施行首相大人,提出的国野有别制度。
这项制度参考了蒙古人的四等人制度。
我们汉人深受其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王上作为汉人,却施行蒙古人的制度,这让大华皇帝陛下,怎么看待我们辽国。
这让数万万大华百姓,怎么看待我们辽国。
大华皇帝陛下产生不类己的想法,对我们辽国很危险。
还在萌芽状态的辽国,失去大华的支持,我们很难在这个蛮荒之地生存。
秦皇汉武唐宗,他们嫌弃长子或是太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类己。
臣认为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能在这种事情上栽跟头。”
辽国内阁首相沈伯群,他看到户部尚书姚启文与他针锋相对。
沈伯群眉头紧皱,姚启文是辽国国主李青木亲自邀请的治国贤才。
辽国文官现在两大派系,最大的一派是以沈伯群为主的外戚派。
可以与他们分庭抗礼的派系,那就是姚启文为首的闽党。
沈伯群也知道辽国官场的局势,那是他姐夫李青木在背后一手操作。
李青木作为开国国主,他的政治水平不高,但也知道国内文武两方,不能任由一家独大。
沈伯群愤怒的说道:“姚启文,你这个酸儒懂什么?这个国家让你来管理,那才会被大华皇帝陛下嫌弃,被大华百姓排斥。
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远在海外的蛮荒之地。
你们仔细看看外面那些土著部落,黑漆漆的宛若恶鬼。
王上,根据臣这段时间的调查。
这些土著部落之中有抢掠而来的西方女子,还有距离我们不远那个大岛上,长相类似我们的土著女子。
西方人的营地与大岛上,也有黑漆漆的女人。
只要父母一方是土著黑人,他们生下来的子女,无一例外都是黑人。
只要我们放任不管,我们辽国现在人口相对土著部落,非常稀少。
几十年之后,辽国的下一代,大部分是黑漆漆的人。
臣要问一句,到了那时,我们辽国还算是汉人的国度吗?
我们这代人故去之后,我们与大华最紧密的联系被斩断。
真到了那时,大华的汉人,还会把我们当成同类吗?
我们是为子孙后代,打下一片栖息地。
在我们没有成长起来,在这种强敌环视的地方,失去大华的支持,下场会怎么样?大家都有所预料。
难道姚大人想看到自己的孙子,是一副恶鬼模样。
姚大人同意自己儿子,娶一个土著女人,那我无话可说。”
沈伯群语速极快,喷的姚启文哑口无言。
辽国国主李青木,看到沈伯群和姚启文因为这件事情争吵,皱起了眉。
他想看到两方势力互相制衡,但不想看到他们互相拖后腿,影响辽国的发展。
辽国国主李青木开口说道:“大家认真讨论政策,沈首相先把相关政策说完。
有什么差错,你们在进行讨论。”
辽国户部尚书姚启文,他听到辽国国主李青木的发言。
本就被挤兑的有些词穷,立刻借势退回了本队。
辽国内阁首相沈伯群继续说道:“王上,臣在来的路上,就考虑这个政策的雏形。
臣在了解到当地土著部落之后,就已经认清楚,我们很难同化对方。
我们华夏是一个包容的文明,但想要同化对方的前提,那就是长相类似。
只有这样,同化的成本才最低。
长相差异太大,事半功倍,不值得我们这么付出。
利于同化的人群,经过几代人之后,这些人的后代被我们渐渐同化。
我们和这个地方的人,长相差距极大,再怎么进行同化,那也收效甚微。
我们无法同化这些土著部落,只能采取隔离措施,让他们为我们所用,拒绝他们融入我们的群体。
为了保证这项政策的持续,必须要严格区分国人与野人。
对于国人的相关政策,我们只需要照搬大华对百姓的相关政策。
辽国对国人的唯一限制,那就是禁止与野人通婚,只要触犯这个律法,自动失去国人身份,成为野人。
野人就是不反对我们统治的土著,给予他们有限制的自由。
对于反抗激烈的土著部落,臣建义对这些部落的青壮,实施阉割,把他们贬为奴隶,以震慑其余的土著部落。”
辽国内阁首相沈伯群简单介绍国人与野人的相关政策。
他已经和手下制定出,这个政策相关的配套政策。
辽国国主李青木与辽国的官员经过讨论之后。
他们对这个政策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之后,下令辽国实施这项政策。
辽国国主李青木知道,他所在的地方与南洋、美洲都不同。
那里的土著部落,至少在外表与汉人相差不大,经过数代通婚之后,有可能同化这些土著部落。
他们辽国就没有这个条件,为了保证辽国的纯粹,只能实行国人和野人隔离的政策。
随着辽国国人的增多,辽国的野人会逐渐减少,辽国国主李青木的最终目标,就是辽国没有野人。
炎黄日报特派记者欧自寻,他编写的辽国开国记录,其中有一个篇章,专门讲述辽国的国人与野人。
这篇报道影响力极大,大华王朝今后的藩属国,制定的相关政策,或多或少都受到辽国政策的影响。
………………………………
辽国国主李青木,走到码头旁,他看着逐渐成型的巨大混凝土炮台。
这三座装有15门325毫米岸防炮的炮台,就是辽国最大的保障。
他已经安排部分军舰带着货船返航。
海图制定好,又有军舰进行护航,航道已经打通。
只要有利可图,大华的商人们,会源源不断前往辽国。
辽国国主李青木对旁边跟随的内阁首相沈伯群说道:“沈爱卿,码头和炮台建设的太快,这才过去多长时间。
现在码头和炮台已经建造好,大辽城也初见规模,我们辽国发展的越来越好。”
沈伯群笑着说道:“臣要感谢范有名大都督,辽军抓捕了大量的奴隶。
辽军震慑了其他土著部落,我们也收拢了很多野人。
这些经过阉割的奴隶,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干活非常努力。
精细的活他们干不了,搅拌混凝土搬石块,这种最耗体力的工作,他们还能胜任。”
辽国国主李青木好奇的问道:“这些野人和奴隶能听得懂我们的话语吗?”
辽国内阁首相沈伯群语气平淡的说道:“他们不需要听得懂我们说什么?只需要认识馒头和鞭子。
吩咐这些奴隶做事情,做对了给馒头,做错了打一鞭子。
只需要三天时间,所有人都明白该怎么做。
我们还让野人管理奴隶,这些人对待自己的同族,表现极为狠辣。”
辽国国主李青木望向远方建城的人群。
他看到野人监工拿着木棍,在指挥其他同族奴隶干活。
这个场景,像极了他小时候,地主家的家奴在监督佃户干活。
没想到他建立的国家,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但这是极为节省成本的统治办法。
辽国国主李青木看向大辽城北方。
“民以食为天,我们辽国必须保证食物自给。
我们从大华购买粮食,成本实在太高,根本没办法长时间承受。
随孤去看一看姚爱卿开荒的进程。”
辽国内阁首相沈伯群心里极为矛盾。
他不希望户部尚书姚启文做好开荒这件事,又希望户部尚书姚启文做好开荒这件事。
他们在辽军的保护下,乘坐马车来到大辽城北方,这里与大辽城有一条水泥路连接。
辽国这里多雨,开荒土地还必须运送大量物资,辽国优先组织人手,修建联通农场的主干道。
户部尚书姚启文迎接辽国国主李青木。
他欣喜地汇报道:“王上,我们已经开荒出五万多亩土地。
最先开荒出来的土地,种植的豌豆和红薯,它们都长势很好。
这些土地产出的粮食,基本能满足大辽城现在的消耗。
之后开荒的土地,用于养活新增的人口。
这次开荒的国人积极性很高,我们辽国不设置土地上限。
国人能种植多少土地,我们就给他们分配多少土地。
除了按时交税,只能种植粮食,不允许撂荒之外,没有其他的限制。
第一批跟随我们的移民,已经全部分配完土地,每人至少分配了一百亩。
户部还给每一名种地的国人,分配了十名野人,协助他们开荒种地。”
李青木看着田地里长势很好的红薯,他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非常好,这应该是大华王朝科学院新培育的良种红薯。
我当年带兵时,帮老乡收过红薯,从没见识过长势这么好的红薯。”
户部尚书姚启文感慨道:“王上,这里真是膏腴之地,土地的肥力极强。
臣从来没有见识到,肥力这么强的土地。
咱们华夏的土地,已经耕种了上千年,土地肥力极差。
王上可能不清楚这些红薯,还以为他是新品种。
臣种植的红薯,就是普通的红薯。
在这里种植的红薯,长势普遍都比大华王朝壮硕,臣预计产量至少能提升五成以上。
这片膏腴之地,被土著部落占据,真是太可惜了。
这些土著部落,他们只摘摘野果,进行狩猎。
有聪明的部落,最多在地上撒点种子,完全靠天吃饭。
要不是这片土地太肥沃,采果子就能吃饱饭,根本养不活这么多土著部落。
刚刚开荒的土地,只能种植红薯、玉米、高粱这种粗粮。
等到这些土地养成熟地,才能种植小麦等作物。”
辽国国主李青木看到这一大片良田,他兴奋的说道:“姚爱卿,你再接再厉,开出更多的土地。
你能给辽国开出百万亩土地,孤封你为侯爵。开出千万亩土地,孤封你为公爵。
这是世袭罔替不减等的爵位。”
姚启文听到国主李青木的许诺,他激动的保证道:“臣一定会完成王上的要求。”
李青木语气和缓的说道:“姚爱卿不要急,这件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
开荒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孤会尽力帮助爱卿解决。”
“王上,臣遇到了很多难题,但都被臣一一化解。
唯独有两个难题,超出了臣的能力之外。
一个是水土不服,到来的移民很多都生病。
在海边还好,我们深入内陆之后,这些人病情渐渐严重,其中最严重的症状就是腹泻,陆续有人脱水而死。
臣已经让医生看过,服用了很多剂汤药,都没有治好这些人。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开荒缺牛,用人力耕地速度非常慢。”
姚启文没有客气,把他遇到的难题说出来。
辽国国主李青木听完之后,道:“开荒缺牛,孤也没办法解决。
现在大华牛价不高,但运到辽国,在海上的死亡率极高。
只能多买一些种牛,靠牛群的繁衍,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只能多依靠人力。
腹泻这个问题,孤应该有解决办法。
那时还在军中,苏河陛下就告诉我们,观音土砸成粉,可以治疗腹泻。
这个在灾年能撑死人的观音土,它在肚子里吸水膨胀,人无法排便,很快就把人胀死。
但少量服用之后,却是治疗腹泻的良药。
军中都会备一些观音土,其中海军经常吃到腐败食物,会备大量的观音土。
医生应该是不知道军中有大量的观音土,要不然他肯定会开这味药。
孤这就通知范有名大都督,调来一批观音土,这剂良药能解决现在遇到的腹泻疾病。”
辽国国主李青木的命令很快执行,大量粉末状观音土分配给移民。
很多移民不敢吃,由医生亲自示范,指导移民服用,腹泻问题很快解决。
辽国国主李青木看到移民恢复健康,他脸上才露出笑容,每一个国人都异常珍贵。
他尽量保证国人在辽国生存下来,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繁华的辽国。
(https://www.biquya.cc/id100327/7929392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