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人,容貌相似,刚出声的人要年老一些,皆文士打扮,眼神清澈,不带一丝浑浊,举手投足之间,也是颇具大家风范。再看二人衣物,虽不是华贵绸缎,但也是大方得体,不染尘埃。
数人从门外一路走到客厅,期间,崔琰兄弟谈吐不凡,即便是一些小事,也能说出几分道理,由此可见,此二人对小事情,也是拿捻得恰到好处。
对于崔琰兄弟的表现,郭嘉可谓是惊为天人,暗道,这两人,从刚才的谈论来看,深知民间疾苦,又处事刚正,可为一方官吏。
待众人坐下后,崔琰也得知杨家军只是占据了一门,并未大军入城的事情,当下心生感动,其实,崔琰此举,也有考验郭嘉的意思,世人常言,杨帆求贤若渴,唯才是举。
而郭嘉他们的举动,却正中崔琰下怀,一边展现了强军的自信,一边又向崔家伸出了橄榄枝。
席间,众人相谈甚欢,大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味。
崔林羡慕地说道:“杨相国的文才武略,堪比在世明君,他执掌并州不过数年,就让并州百姓丰衣足食,而袁本初出身名门望族,又坐拥冀州这等富庶之地,然,他所做的事情,却是令人不敢苟同,若是杨相国执掌冀州的话,不知会如何对待冀州的百姓,与世家?”
郭嘉笑道:“自然是人人平等,我主曾言,百姓苦难,多是因为世道黑暗。百姓手中无地,谈何富足?谈何丰衣足食?故而,我主曾下令,只要是我军治下的百姓,人人皆能有地可种,世家手中多余的土地,朝廷也会按照适当的价格收回,再分与百姓或授予有功将士。”
崔琰不解道:“听闻每人所拥有的土地,都有一个限量?”
郭嘉点头回道:“正是,此举可防止一些居心叵测之人,肆意兼并土地。”
崔林问道:“一个世家的传承,最依靠土地,若是土地被朝廷收回,那谈何传承?这不是把世家的命脉给斩断了吗?如此一来,天下间,哪个世家还敢投靠杨相国?毕竟,天下大部分的土地,都在世家手中,杨相国这是在与天下为敌啊!并州自张毅阵亡后,就是一片混乱之地,杨相国的贤政能在并州取到效果,在其他州郡却不一定啊!”
郭嘉笑道:“当初的秦皇,文韬武略,乃是天下之最,他曾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然,随着焚书坑儒,天灾人祸,辉煌一时的秦朝,不过传承了两代而已!我大汉自高祖斩白蛇起义,统一天下后,至今已有四百年之久,可最近数十年间,灵帝当政后,天下各地,兵灾不断,世家豪强,巧取豪夺,丝毫不顾及百姓的死活,这样才有了张角的黄巾起义,诸侯拥兵自重,若不是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谁又会做这掉脑袋之事?”
崔琰疑惑道:“郭先生,你此言何意?”
郭嘉回道:“不管是当初的高祖起义,还是现在的张角起义,都是因为,百姓看不到希望,就连活着都成为了奢望,那谁还会在乎自身的一条性命?自从我主执掌并州后,可曾有百姓不满?可曾有山贼横行?可曾有昏庸的世道?”
崔林摇头道:“即便是打压了以往的世家,随着杨相国占领的地域越大,那他手下的重臣,权利也就越大,只要过个数十年,就会有新的世家诞生,如此一来,还不是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做那无用之功?”
郭嘉摇头笑道:“德儒先生的担忧,嘉,能理解,但是,以往的世家,不止垄断了土地,还垄断了知识,百姓无知,自然任由世家摆布,而我主却不同,他在并州广开书院,凡是我主治下的百姓子女,只要年满六岁,那就必须进入书院学习,待所有人都学到了知识,明辨是非,那便会知晓其中厉害,从而保证自身的权益。”
崔琰闻言一惊,暗道,杨帆果真不同寻常,自古以来,当权者能一直站在社会的最顶层,无非就是因为他们的手中,掌握着两个东西,一是土地,二是书籍。若是杨帆真能做到为百姓开智,那这世家瓜分天下利益的时代,必将成为过去。
不过,崔琰的想法,杨帆若是知晓,定然不会认同,他始终认为,天下的利益,终将是被少数人所拥有,这个无法避免,毕竟,‘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天下人,何其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上进,始终会有一些不上进的人,成为社会的底层,而他杨帆的下一步,就是开科考试,让天下人都有一个机会,那便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平台杨帆已经开始搭建,待完成后,也只会有那么一小撮人,鱼跃龙门,成为人上之人。而更多的人,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来努力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杨帆坚信,只要天下稳定,不笨不懒的人,都能生活得很好,最起码,不被饿死。
想到此处,崔琰问道:“奉孝,即便如此,可是,拥有权力的人,只会是一小部分人,而他们的后代,也必将子承父业,这样一来,也会渐渐变成豪门世家,这不能避免,也避免不了,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传承下去!”
郭嘉点头笑道:“季珪所言不错,这点我主早有考虑,我主已有解决的办法!不过,现在时机并未成熟!”
崔琰问道:“如何解决?老夫也一直在为这个难题所困扰!”
郭嘉笑道:“季珪所担心的,不过是每个权利极大的人,让他们的后背继承他们的爵位以及官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子承父业’,对吧?”
崔琰点头应道:“不错,若是一个人,能久居高位,那他便会有自己的一套为官方法,而他的子女,也必将会有一位优秀之人,替他传承下去,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考虑,他们的子女,也是最为合适的继承者。若是想要杜绝这种情况,那必须要有其他人来顶替,或者与其竞争,然,高官的子女,条件优越,关系深厚,寻常人等,如何竞争?若是老夫所料不错,杨相国在并州广开书院,教化万民,也是有这般考虑的吧?接下来,是不是就要开科考试,从百姓中选拔人才,让那些高官子女与普通百姓,一起考试,这也算是比较公平与公正的办法了。”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个时代,能如此看待事情的人,少之又少,而崔琰却能从中找出关键所在,尤为难得。当下笑道:“不错,待我主统一北方后,便会实行科举制度。”
崔林疑声道:“什么官都可以考?那样的话,岂不是要乱了套?”
郭嘉此时的心中,已经对这崔家兄弟,佩服不已,在郭嘉想来,这二人虽然学究天人,才学不俗,但深受旧识,陈旧观念必然沉重。可如今看来,人家的想法很是超前,似有改革旧派制度的意思。
崔琰摆手笑道:“德儒,实行科举,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然,那些学子才初出学堂,经验不足,定然不会委以高官,既然杨相国决定启用秦时的科举制度,那自然会看出其中的弊端所在,若是老夫所料不错,通过科举的人才,最多也只会被任命为县令等一些官阶比较低的职位,然后再往上提。”
这一制度,在汉朝有被沿用,不过,随着世家树大根深,也就渐渐不是那么回事了,到了灵帝这一代,更是只要有钱,就能当官,故而,官吏在百姓心目当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这个时代,只要当官的不贪,那他在百姓的眼中,便是清官,好官,然,百姓的这种评价,杨帆却不认同,他始终认为,当官不贪,不过是为官的最低原则,若是用这么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官的好与坏的话,也太那个了一些。
然,这就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现象,别说是贪官,即便是贪了,只要不作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百姓都会认为你是个好官,这就是乱世的常态,能否活命,已经是百姓的最高要求,谁还敢去奢望其他的东西?
随后,郭嘉又是与崔家兄弟相谈了一阵,最后,郭嘉发现,崔家兄弟也想效仿先贤,想要改变这个混乱的时代。
吕布在一旁听得昏昏欲睡,不耐烦地说道:“既然二位大才都有心为百姓做些事情,而且又极为认同我主的治世理念,那何不干脆投在我主麾下,以二位之才学,我主定会委以重任,到时候为官一方,也好实现心中的理想不是?”
崔琰早有投靠之意,如今听到吕布的话后,也就索性放下了架子,直接投靠了杨帆,而郭嘉也不敢怠慢,连忙书信一封,快马送与杨帆,告知他这个情况,毕竟,崔家兄弟的才学,足以担任一州别驾或直接坐镇一方,如此大才,郭嘉自然不会随意对待。
随着崔家的投靠,清河国境内,还未被杨家军攻下的县城,就全部投入了杨帆的怀中,吕布在这机缘巧合之下,不费吹灰之力,平定了清河国,让随后赶来的张郃,是又气又无奈。
(https://www.biquya.cc/id100324/10440441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