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没安好心
秋末。
今年有不少外国使者来京城向大明皇帝朝贺。
倭国,朝藓,东南亚诸国,以及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法, 英等西方诸国。
经大明朝廷允许,西方诸国使者各自带着一支千余人的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海域,来到大明朝贺。
今日荷兰的使者舰队渤海。
“这里这么多大明海军?”
舰船上问话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新的总提督,他还是第一次来到渤海,以前只是到过南海海域,去过苏州。这位也是这次荷兰派出的使者。
这支舰队的舰长回答道:“尼尔总提督,大明朝现在有三个新建的海军,分别是江南海军, 两广海军,山东海军。眼前的是山东海军,虽然没与我们交战过,但听说与倭国打过,倭国完败,丢了琉球群岛,战斗力应该和其他两支海军差不多。”
之前大明与倭国发生了一场战役,参与的是山东海军,倭国比荷兰等西方诸国更不经打,最终倭国战败求和,双方签订条约,倭国赔款割让琉球群岛。
大明海军已经威慑东海,南海。当然都是打出来的威严。
倭国屈服于强者,你打服了它,它就愿意当你小弟。
“以前我知道大明南海的郑家海军不弱, 没想到数年过去大明朝已经有了如此强大的海军, 不可思议, 我们败了, 就要吸取教训。”
尼尔总提督虽然是荷兰使者,来朝贺的,但更重要的是来深入了解大明,了解大明的皇帝,了解大明的都城。
来渤海前,他先到苏州看了看,相比八九年前他那次到苏州,现在的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尼尔难以相信,短短不到十年大明沿海就有如此巨大的变化,他在苏州看到了许多轻工业工厂,这些轻工业使用的技术比西方国家要先进许多,尤其是纺织业的“珍妮纺纱机”(当然在这里不叫这个名字),生产效率是西方国家的十多倍。
难怪这些年西方国家和他们的殖民地出现了许多低廉质量好的布料,原来大明有如此好的技术。
更让尼尔震惊的是,他在苏州看到了一架蒸汽机列车,这是跨时代的东西啊,他意识到这种东西可能带来时代的变革。
几个西方国家,他们现在对大明越来越好奇。刚开始是觊觎先进的火器技术,然后是蒸汽机技术,现在还有一些轻工业生产技术,比如“珍妮纺纱机”技术。
进入渤海后, 没多久他们到了天津港,在这里有礼部的官员负责接应这些外国使者团。
“这里也有蒸汽机列车?!”
在天津港看到双向的列车轨道,尼尔惊讶。
礼部的官员自豪道:“尼尔使者想必是在苏州港见过刚建成的蒸汽机列车,而天津港的蒸汽机列车已经使用几年了,我大明还有其他几条在建的蒸汽机列车轨道,将来会更多,甚至遍布整个大明疆域。
目前蒸汽机列车只是用来运输货物,将来会有专门运输人的客运列车……”
蒸汽机列车成了大明现在的一种名牌,是大明朝廷和百姓的骄傲。
尼尔试探的问道:“我们荷兰愿意与大明朝世代交好,建立盟友关系。这样的话,能不能获得蒸汽机技术?或者大明朝帮我们制造蒸汽机也行?”
只要拿到了蒸汽机他们自己就可以研究,仿造。
礼部官员脸一冷:“蒸汽机是我大明心血结晶,关乎大明未来,不会轻易交易。目前是完全禁止的,或许将来可以。”
有了更先进的技术,蒸汽机技术就可以转让获利嘛。
当然也要在其他国家可能研究出这种东西的时候,要尽量与其他国家拉开技术差距,越大越好。
“那,真是遗憾。”
尼尔一副失望的样子。
天津港到京都官道已经是水泥路,而且有来往的轨道马车,速度更快。礼部官员带着尼尔等主要人员乘坐轨道马车。
轨道马车技术含量主要在轨道上,尼尔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东西可以研究研究,回去后可以尝试制作。
轨道马车,尤其是在坡度不大的地方也很好用,拉人拉货物都比用一般马车要强许多。
长长的水泥路,路边有树木,这种东西也很新鲜,尼尔早有注意,但以前他们的商人都尝试过不好买,更不好弄到生产水泥的技术。
这个时期西方国家还没有出现水泥。
就是玻璃技术,大明现在也比西方国家先进许多。
这些水泥,玻璃等技术目前都是保密的,明里暗里都有监督。
最近几年不知道抓了多少间谍,但依然络绎不绝。
随着大明水泥,玻璃等工厂越来越多,控制越难,时间久了总会泄露一些技术出去。
“这就是大明朝都城,京城?”
从外面看,京城是一座宏伟古老的城池。
但进入京城后,画风就开始变化了。街道是水泥路,两旁有栽种树木,还有路灯。房屋虽然大部分都是古建筑物,但窗户大多换成了玻璃窗户。
“这是什么?”
此时已经黄昏,天快黑了,京城街道上的路灯亮了起来,尼尔震惊,以为是灯笼或者油灯,但根本不像。
“这是路灯,让京城夜里灯火通明。”
礼部官员没有多解释。
路灯现在已经是京城的奇观,不少人特意跑来京城就是为了看夜里的路灯,还出现了描绘举动的诗词,画作,歌谣。
朝廷在京城设立有招待国外宾客的地方,让这些外国使者团住在同一片区域,房间监督管理。
在招待馆,尼尔遇到了一些熟人,西班牙,葡萄牙,法,英等国的使者他都认识。
东南亚诸国,倭国,朝藓等国的使者也在这片区域的招待馆住。
除了这些国家,中亚,西亚也有一些国家的使者到来。
大明打败了鞑靼收复了西域,威慑中亚,西亚的国家。
当然这些来大明朝贡的国家使者,都是各怀心思,带着目的而来,都想从大明获得一些收获。
想了解大明皇帝和大臣们的情况,想试着收买一些官员,想获得大明的先进技术,想在贸易上获得更多好处等等。
反正没一个是安好心的。
但他们注定要失望而归,朱由检,李世民,秦良玉等人表现都十分强硬。
做生意可以,想要技术,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00266/4617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