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 第142章 项羽俘虏皇太极,局势骤变

第142章  项羽俘虏皇太极,局势骤变

    公元1634年,春。

    皇太极率领多铎等贝勒大军从大青山而来,攻打宣府。

    皇太极不知道,大明早就知道他今年会从这里而来,所以早就准备妥当。

    刘备,洪承畴,卢象升,  项羽(吴三桂)等人早就带领兵马在等皇太极来。

    皇太极大军来到宣府境内,气势是所向披靡。

    然而,却发现用火炮很难摧毁明军的防御工事!

    “这是怎么回事?”

    皇太极疑惑,不明白怎么会有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

    他们想要拔出沿途的防御工事,发现很难。

    “强攻!”

    没办法,火炮不管用只能强攻。

    强攻伤亡肯定很大。

    在宣府打了六七天,无法攻破,皇太极转而率兵攻打山西边境。

    然而,这里的防御工事依然坚固,只能强攻。

    来都来了,不可能空手而归。

    必须要带一些粮食,牲畜,人口回去。

    于是又是强攻!

    但十几日过去,推进依然不大,而且死伤不少。

    皇太极郁闷。

    他们不知道这些防御工事可都是用水泥和其他材料打造而成的,十分坚固,火炮难以摧毁。

    “明军似乎早有准备,这些防御工事都是新建的,目前应该不多,锦州那边就没有,估计是先在这边修建。”

    多铎说道:“要是让明军在边境都修建起这种防御工事,以后我们南下想要攻破就十分困难了,必须想出应对的方法。

    我们现在已经与明军交战近一个月,  伤亡很大,收获却很小。但不能继续耽搁下去,  不然前来支援的明军就要到了!”

    皇太极何尝不知道,  但很不甘心,“再强攻几日,看看能不能攻破明军的防线!”

    空手而归,他皇太极还没有遇到这种事,说什么也想撕下一块肉再回去。

    就在两日后。

    “不好,明军的援军到了!”

    刘备,秦良玉率领兵马前来与皇太极交战。

    “来得好,灭了这支援军再走!”

    皇太极心里憋着气呢,正好发泄发泄!

    双方交战!

    火炮首当其冲!

    “明军的火炮为什么变得如此强大?新的火炮?”

    双方火炮交锋,皇太极一方败了。

    火炮打完,双方就是短兵相见。

    可是,皇太极又懵逼了,因为与他们交战的明军战力不弱于他们。

    而且发现明军中有一些新的火枪,给明军带来一些优势。

    皇太极不知道这是燧发枪!

    “新的防御工事,新的火炮,新的火枪,将士战斗力不弱……”

    皇太极感觉眼前的明军以过往完全不同,似乎一下子全变了。

    不是说大明到处灾害,  民不聊生,  起义军四起,  官员腐败不堪吗?

    哪来的新防御工事,  哪来的新火炮,哪来的新火枪,哪来的这种战力?

    “撤!”

    情况不妙,皇太极果断选择撤退。

    北面的路被明军断了,他们只能朝东北方向撤退,没多久进入宣府边境。

    在宣府边境遇到了洪承畴的兵马,双方一番厮杀。

    在洪承畴的兵马中,皇太极依然见到了新的火炮,火枪,而且这支明军战力也不弱。

    无法战胜洪承畴的兵马,后面又有刘备和秦良玉的追兵。

    皇太极只能按原路退回大青山。

    经阳河进入大青山。

    “大明肯定有了我们不知道的新情况发生,必须派人弄清楚,不然以后如何入关?”

    皇太极很生气,因为情报不及时造成了这次的失败,损兵折将不少,而且毫无收获!

    多铎安慰道:“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我们知道了大明的不少新情况,接下来只要查探清楚,就有应对的方法!”

    皇太极点头。

    轰!

    突然间,周围的山中发出炮火声,声音不断。

    空中,许多炮弹落下。

    “不好,有埋伏!”

    皇太极惊慌。

    万万没想到会遭遇埋伏,这里距离大明已经有不少距离。过去来打大明回来的路上何曾遭遇过埋伏!

    周围的炮火声越来越多!

    对皇太极的兵马造成不小的伤亡,更重要的是打击他们的士气!

    “明军,我们被明军包围了!”

    “四周都是明军!”

    远处,四周的明军不断靠近皇太极的兵马。

    “可恶!”

    皇太极愤怒,“突围!”

    伏击他们的明军不少,而且士气受到打击,无法与明军正面厮杀,只能选择突围。

    埋伏在这里的是项羽(吴三桂)和卢象升率领的兵马,眼前对皇太极进攻的是卢象升的兵马。

    至少之所以没有急着将皇太极赶出大明,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好给卢象升和项羽(吴三桂)设伏的时间。

    皇太极全力突围!

    最终卢象升没有拦住皇太极,让皇太极带着数千兵马逃到了大青山中。

    此时的皇太极十分狼狈,他不甘的怒喊:“啊!五万精锐啊,现在只剩数千,此仇必报!”

    若是惨重,差点全军覆没。

    多铎等贝勒眼中都是愤怒,对大明的恨:“我们已经逃出来了,这笔账以后跟大明好好算!”

    夜晚,他们在大青山中稍作休息。

    轰!

    忽然响起炮击声,炮弹落到他们休息的地方。

    “有埋伏!”

    “明军追来了!”

    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明明已经拜托了追兵,怎么还有明军!”

    皇太极想不通,但也只能仓皇而逃。

    在这里的是等候已久的项羽率领的一万千精锐伏兵!

    皇太极再次遭遇伏击,数千兵马没多久就所剩无几,他与多铎等贝勒跑的最快。

    “皇太极,你跑不了!”

    项羽带着一千兵马拦住了他们。

    一番厮杀,项羽活捉了皇太极,多铎等人。

    “你是谁?”

    皇太极沦为阶下囚,但却想知道是谁抓了他,看着项羽问道。

    “我?”

    项羽笑了笑:“姑且算是吴三桂吧!”

    “你是……吴三桂!”

    皇太极惊讶,因为去年他在宁远城折损了数千兵马,事后调查发现就是这个吴三桂造成的。

    “你不是在宁远吗?”

    皇太极不明白为什么吴三桂会跑到这里来。

    项羽(吴三桂)笑道:“过来就是为了伏击你,你这次的行动我们早就知道了!”

    怎么可能!

    皇太极震惊,晴天霹雳一般。不敢相信这次的行动会提前泄露,自己一方肯定出了内奸!

    可恶!

    皇太极愤怒,不甘。

    项羽特意放了几个皇太极的士兵回去报信。

    很快后金上下都会知道皇太极,多铎等人被俘虏的消息,肯定会震动,内乱!

    而朱由检他们要做的就是蓄势待发,做好大战的准备。

    最好的结果是后金大乱,自我削弱。

    最坏的结果是,有人迅速统合后金力量来救皇太极。

    不好不坏就是,后金有人稳定局面,然后与大明谈判迎回皇太极等人。

    当然,趁着皇太极等人被俘消息传回后金国内引起的动乱时机,朱由检会安排兵马进攻一番。

    想灭后金,短时间应该不可能,但要收回一些地盘还是可能的,比如辽东那边,至少可以把锦州夺回来,打造坚固的防线。

    要不是国内天灾拖累,还有一些起义军没剿灭,这样的机会,全力灭后金是有可能的。

    可惜,时机不好。

    大青山大捷,俘虏皇太极等人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

    随即大明报进行全国宣传,振奋人心!

    证明大明变得强大起来了,会让一些人安分下来,会让还没剿灭的起义军寝食难安。

    “哈哈,项羽竟然俘虏了皇太极,太好了!”

    朱由检得到消息很意外,原本只是期待重创皇太极,没想到还有如此大的惊喜。

    他马上召集内阁议事。

    之前准备的方案需要做出调整。

    朱由检下旨,命秦良玉,洪承畴率军北上攻打后金,命卢象升和项羽(吴三桂)率兵从辽东攻打后金。

    让他们抓住机会消灭更多的后金兵马,夺回失去的土地,但不能贪功冒进,不指望能灭后金,那不太现实。

    让李世民和杨嗣昌筹备粮草,军械。

    现在内阁首辅是李世民,次辅杨嗣昌,周延儒在坐冷板凳。

    李世民掌管户部,吏部,工部,杨嗣昌掌管兵部,徐光启掌管礼部,周延儒掌管刑部。

    大明第一次向后金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攻!

    皇太极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回后金国内,顿时引起慌乱。

    代善,多尔衮等人争权夺利开始,后金陷入混乱。

    如此,怎能抵挡明军的反攻,被打得节节败退。

    鞑靼抓住机会也对后金发起了攻击。

    两面受敌,生死存亡关头,代善等人做出妥协,推举多尔衮出来主持大局,暂时接替皇太极的位置。

    如此后金开始整合兵力,全力抵抗鞑靼和明军。

    此时,项羽,卢象升已经打到建州。后金兵马在松花江以东。

    秦良玉,洪承畴率军攻下从大青山到大兴安岭的地区。

    也就是说现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以及辽宁,吉林等地区被明军夺回来了。

    鞑靼夺回了东面被后金占据的一些土地。

    但没多久,后金就与鞑靼联合起来,与明军交战。

    战争持续数月,最后三方逐渐停下了攻势,僵持住了。

    最终明军在察罕儿到建州一带驻防,后金在富余到松花江一带驻防。

    鞑靼在哈刺莽来一带驻防。

    三方有意谈判。

    鞑靼想要拿回原来的土地,后金要大明退回宁远,并愿意用锦州来换回皇太极等人。

    简直是痴心妄想!

    谈判不急不慢的进行,各方都在准备。而且多尔衮本来就没有迎回皇太极的意思,趁着谈判的时间好好巩固自己的地位,让以后皇太极回来了,也无法夺权。

    今年,陕西,山西没有旱灾和水灾,但却有了很大的蝗灾!

    而河南洪涝,山东,河北两地大旱。

    南方地区夏天不少地区出现了洪涝,少数地区出现了干旱。

    整个大明依旧多灾多难,抗灾赈灾依旧是重中之重。

    所以没有继续攻打后金,而是用谈判拖延时间,等秋收后看看钱粮的情况,不能因为战争拖垮抗灾赈灾的步伐。

    陕西,山西很大的蝗灾,好在早有准备,朱由检可是知道每年会有那些灾害的,提前准备了应对措施,对于如何对付蝗灾,张昊提供了一些办法,在大唐时积累了一些经验。

    所以蝗灾虽然规模不小,但造成的损失可以承受,至少陕西和山西今年产的粮食基本能自足。

    河南遭遇洪涝,粮食大幅度减产,山东,河北两地大旱,徐州等地也是如此,这些地方都需要赈济。

    但因为水库等水利修建不少,玉米,土豆,红薯等推广种植很不错,因此需要赈济的量不大。

    秋收后,朱由检发现今年国库收入不少,除去明年预算开支,还有足够的钱粮为维持对鞑靼和后金的战争。

    多亏了刘备,武则天,张昊,李世民等人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南京,浙江,福建等地的灾情稳定下来,最大程度的推广了玉米,土豆,红薯的种植,还有及时调度各地的钱粮,才有现在的成果。

    秋收后,后金联合鞑靼南下抢粮食,与明军交手。

    秦良玉,洪承畴,卢象升,项羽(吴三桂)等人率军迎敌,打得焦灼。

    草原上作战,火器的优势不好发挥,拼的还是骑兵厮杀,后金和鞑靼占优势。

    朱由检他们明白这些,因此已经在打造防线。有水泥,可以修建牢固的城池,防御工事。

    大明内,没剿灭的一些起义军出来抢粮食,围剿他们的事情现在主要是孙传庭,曹文诏等人在做。

    山东总兵叛乱,孙承宗,祖大寿,武则天等人率兵将其镇压。

    张昊在浙江,福建沿海围剿海盗和倭寇。

    各方面拖累,让朱由检没办法全力对付后金。

    与后金和鞑靼交战越余,各方损失都不少,又进入僵持,然后入冬了,三方继续谈判。

    这样打打,谈谈的情况,恐怕短时间难以改变。

    冬天朱由检了紧裤腰带全力修建北方工事,做好防御的准备,担心国内万一发生意外,没有强大的防御是难以抵抗后金和鞑靼联合进攻的。

    这一年南京,浙江,福建三地也彻底稳定下来了。张昊没有调任,继续在三地做总督,发展这里的经济,打造强大的海军。

    湖广,江西,两广等地的官员一直担心张昊会调任到这些地方。

    面对如今的形势,其他地方的官员已经老实收敛了许多,老老实实做事,消除以前的证据。他们只要做好了,张昊就没必要过来他们的地方,如此就能免遭一场灾祸。

    起义军再次遭受到重创,几乎是全灭了。只要灾害不加剧,相信起义军就会彻底消失。

    孙传庭被调任山东总兵,招募训练兵马,做好随时北上作战的准备。

    曹文诏调任河南做总兵,防止起义军死灰复燃,随时出兵围剿。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00266/4401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